殖民主義歷史開啟「英文浪潮」

撰文:楊瀅瑋
出版:更新:

「英文」猶如語言系統中的「美元」,認受性高、全球通用。它由港英殖民時期開始進入以華人為主的香港社會,自此成為上流精英的語言,更是香港作為「國際城市」的身份認證;即使香港回歸後特區政府推行「兩文三語」政策,確定「中文」和「英文」是地位相若的「法定語文」,但中產或以上階層仍對「英文」相當狂熱。然而,很少人願意反思這股過份崇拜的「英文浪潮」是否合理,更加遺忘它的痛苦殖民起源。

港英殖民是香港推崇英文的起源。(資料圖片/高仲明攝)

語言系統中的「美元」

美元在全球貿易結算中佔八成,是當之無愧的「國際貨幣」;英文則有近14億人應用,更是82個國家及地區的「法定語言」,自然也是名副其實的「國際語言」。不過,正如美元並非天生就能雄霸世界一樣,在五個世紀以前,英文本來只有400萬人使用。

「英文源自現在的英格蘭(England)——大不列顛島的一部份。」澳洲人文科學院院士、麥覺理大學語言學系傑出教授英格麗·皮勒(Ingrid Piller)早前在雲南大學主辦的網絡講座上,發表以「英語的前世今生」為主題的演講,當中談及英文發跡於一個遠離歐洲的小島,當時小島在地理上被其他國家孤立,英文的使用同樣「不值一提」。

「殖民主義」則是英文從「不值一提」變成「全球通用」的關鍵。英格麗整合北印度語言學家Braj Bihari Kachru的「世界英語」同心圓模型,解釋英文的三次「傳播浪潮」(見圖一)

圖一

香港在英殖中失卻自我價值

在十七至十八世紀,英格蘭人開啟「定居者式殖民」(Settler Colonization),前往北美、澳洲、南非等地定居,並將英文帶往這些地區。這些國家組成「全球英文」核心「內圈」,特點是以英文作為母語或第一語言,因為他們都是英格蘭人的後裔。

至十八至十九世紀,大不列顛帝國在世界開啟「榨取式殖民」(Extractive Colonization),即「通過軍事佔領來榨取當地的資源和商品」。隨着殖民管治,英文亦被傳至亞洲和非洲,例如印度、新加坡、香港等地,形成「外圈」——當中的國家和地區會把英文作為與當地語言(母語)並行的法定語言之一,並廣泛運用於法律、政治、經濟等精英領域。

步入二十世紀,「殖民時代」已吿結束,但「英文浪潮」並未停止。隨着美帝國主義(U.S. imperialism)、全球化和荷里活文化(soft power of Hollywood)的盛行,「很多沒有被殖民的國家也開始參與這場『英文遊戲』」,英文因而成為「全世界教育系統中一門重要語言課程」,便形成最外層的「拓展圈」。中國正處於「擴展圈」當中,有一億人口使用,是全球第五多的國家,會透過教育、經貿、科技以及軟實力項目,多層次、多角度地應用英文。

時至今日,英文的傳播的確無遠弗屆,但有趣的是,除了香港之外,無論是處於「外圈」還是「擴展圈」的國家和地區,在推崇英文的同時都不會失卻自身文化價值,但只有香港會在這場「語言漂流」當中迷失了自己——偏見的國際化和盲目的精英化可謂箇中癥結。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