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齡科技|與其要求長者克服數碼鴻溝 不如用心關顧長者所需

撰文:王寧慧
出版:更新:

政府提倡安老服務以「居家安老」為本,然而社區照顧服務長期不足,接連發生的獨居長者家中失救事故更是令人痛心。於是,包括立法會議員在內的許多人,都將目光投向科技領域,期待藉由樂齡科技產品緩解老人面臨的困境。然而,他們所推崇的,似乎只是由政府資助長者購買更多輔助設備以適應科技產品,卻忽略了科技本身就應該具備「適老化」的基本功能,否則只會淪為消費主義的產物。其實很多長者所需要的並不是尖端科技產品,而是施政者能夠設身處地思考他們的需要。

立法會議員議案政策分析系列

樂齡科技產品旨在便利長者日常生活。(資料圖片)

社創基金設50樂齡科技項目

由於人均壽命上升、生育率下降,香港人口老齡化問題日漸嚴重,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推算,65歲及以上長者佔整體人口比例將由2022年的20.8%繼續上升,2039年會達到31%,2069年更上升至35.1%。換而言之,未來每三位香港人中就有一位是長者。聯合國也預測在人口超過100萬的地區中,香港在2050年會成為人口老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對治港者而言,樂齡科技是「人口老化」的良方。立法會周三(5月24日)辯論及通過由選委界議員吳傑莊動議,經建測界謝偉銓,及選委界嚴剛、尚海龍、鄧家彪和馬逢國等修正的「加強推動樂齡科技,提升銀髮族生活質素,應對人口高齡化」議案,促請特區政府進一步推動樂齡科技普及化,​​提升銀髮族的生活質素,亦減輕照顧者的負擔。

樂齡科技是老齡學與科技的結合,利用大數據和雲端技術監測老年人的醫療及健康狀況,並在日常生活中和遇到危險時提供援助,改善長者自理能力。常見的樂齡科技產品包括智能手錶等穿戴產品,主要用於監測和記錄老年人的健康狀態,例如心率、血氧水平和步數等;助聽器、放大器和文字朗讀器等輔助器具,讓聽力和視力下降的長者更方便地進行日常生活;智能家居設備如智能照明系統、智能門鎖和智能溫度控制系統等,可以讓他們更輕鬆地控制家中各種設備。此外,還有遠程醫療服務、智能語音助手等。

近年特區政府亦有發展樂齡科技,成效見仁見智。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在議案開場發言中表示,政府設立的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已經資助超過50個運用科技改善長者生活的項目,例如協助中風病人加強居家復康訓練的機械手和建立網上軟餐訂購及送遞平台。不過,在議案辯論中,多位議員批評政府應用樂集科技產品的支援不足。民建聯新界西南地區直選議員陳恒鑌指出,政府各個部門之間缺乏統籌部署,做法不一;此外,相關配套政策落後,樂齡科技的應用無法完全符合現行安老服務機構的指引。

近年特區政府亦有發展樂齡科技,成效見仁見智。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政府設立的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已經資助超過50個運用科技改善長者生活的項目。(歐嘉樂攝)

科技正在拉大長者「數碼鴻溝」

根據民建聯家庭事務委員會今年1月公布的「家有長者公屋戶對樂齡科技意見」調查結果,有71%受訪者表示沒有聽說過樂齡科技;另外,76%受訪者表示價格太貴是他們使用樂齡科技產品的主要障礙,48%擔心購買後不會使用,41%不知道如何購買。面對「資訊鴻溝」,多位議員都建議政府擴大醫療券和社區照顧服務券的使用範圍,讓長者可以透過醫療券購買和租用樂齡科技產品,減低長期病患對醫療服務需求的壓力。

不過,即使長者有能力購入樂齡科技產品,在實際使用上依然可能會遇到問題。經民聯選委界議員梁美芬便表示,有長者購入全屋智能家居系統,但是卻低估了智能設施的靈敏度,半夜起身去洗手間時發出聲音,結果整個屋子的燈都亮了。這並非罕見例子,也引發我們不得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樂齡科技產品難道不需要達到「適老化」的要求嗎?為什麼反過來需要長者購買輔助設施、提高數碼素養,盡力適應科技?

實際上,在科技被我們視為安老的救命稻草的同時,它也悄悄拉大了長者與社會的「數碼鴻溝」。以色列開放大學教育與心理學系主任Avner Caspi在一項研究中,讓50位老人在使用平板電腦預定酒店前後,分別回答他們認為自己現年多少歲;結果顯示,老人的平均主觀年齡由使用平板電腦前的65.48歲增加到了84.16歲,而且使用了不熟悉App的老年人的變化更明顯,其主觀年齡從平均62.97歲增長到87.80歲。

對於獨居長者而言,在疫情下突破數字鴻溝亦是不小的難題。(劉夢婷攝)

長者需求體驗才是產品核心

新自由主義傾向於將問題歸結於發展不足,並以創造和消費解決問題。然而,相對於讓長者額外購入輔助設備,當局更加不能忽略的是,「適老化」本來就是科技應有的科技功能。如果數碼產品都能達到無障礙使用,長者又何必購入屏幕放大器或朗讀器?當然,並非所有樂齡科技產品都是因為科技「適老化」不足而創造的新消費,但我們不應忘記長者的需求和體驗才是樂齡科技產品的核心。正如選委界議員譚岳衡在辯論中所指,「樂齡科技的發展應該是科技適用老年,而不是反過來,老年人去適應科技。」

「適老化」不僅是科技的基本功能,也是一個文明社會的必要。長者很多時候需要的不是高精尖的科技產品,只需要一些小小的改變就能夠改善他們的困境,這需要設身處地思考他們的需要。例如上海長寧區江蘇路街道曾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如果水錶在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系統便會自動向居委會發出預警。這種智能水錶的技術難度不大,成本也不高,實現的難點只是在於施政者有沒有關懷長者的思路。

有時候老人需要的甚至不是科技產品,而是日常生活的基礎設施。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講師何志森早年在香港進行項目研究時,意外地在油麻地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道路上沒有椅子,但有許多行動不便、走幾分鐘就需要找個座位休息的老人,都收藏着一幅屬於自己的油麻地「椅子地圖」。地圖上標示了各種各樣椅子的位置,有些椅子是店家放在門口的,有些是被遺棄的,有些並不是真正的椅子,只是一個可以坐的物件或城市設施。實在沒有椅子的地方,老人們會自己放置一張椅子並用鎖拴住。如果我們的城市尚且無法為長者提供充足的椅子,發展樂齡科技產品聽起來似乎有些急功近利了。

老人們的油麻地「椅子地圖」上標示了各種各樣椅子的位置,有些椅子是店家放在門口的,有些是被遺棄的,有些「椅子」並不是真正的椅子,只是一個可以坐的物件或城市設施。實在沒有椅子的地方,老人們會自己放置一張椅子並用鎖拴住。(何志森mapping工作坊)

安老服務要令長者活得有尊嚴

如何讓樂齡科技更大程度上發揮所用,也是可以精进的思路。根據外媒報道,美國同樣面臨安老服務從業者收入不高、任務繁重、工作壓力大等問題,當地安老機構長年處於人力短缺的尷尬境地,曾有照護經理指出,儘管很多產品都將服務人群直接對焦老年人,但在應用上有局限性。問題仍是在於產品的「適老化」不足。既然如此不如改變思路,與其勉強長者直接學習應用科技,不妨思考如何讓利用科技減輕護老者的負擔,比如在護工的工作設備里安裝一些智能系統,幫助他們從瑣事裡解脫出來。

美國醫療保健公司Cambia Health的調查顯示,超過60%受訪護工表示他們正在使用至少一個科技產品協助工作,超過40%受訪者同意使用科技產品能夠幫助他們更快地聯繫到醫療專家尋求實時幫助。相比之下,香港的照顧者使用科技產品的情況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香港理工大學顧問團隊去年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儘管大部分照顧者視輔助科技為有效減輕壓力的工具,但只有 37%的照顧者有使用輔助科技的經驗。

正如馬逢國在修正案中所言,「政府應利用網絡為長者搭建友善互助社區,加強信息流通及推動助人自助精神,讓銀髮族有尊嚴地在熟悉的社區生活。」安老服務的目的並不只是單純地延長長者的壽命,而是讓他們能夠有尊嚴地度過老年生活,而這最終指向人文關懷,科技只是輔助手段。自由黨選委界議員李鎮強表示,即使我們將樂齡科技推展得十分成功,但也只是一種輔助工具,無法代替人與人之間的愛和關懷,所以大家應該設身處地去思考家中長者究竟需要什麼,多抽點時間陪他們聊天。譚岳衡亦指出,樂齡科技產品要發揮作用必須要有可持續的服務支持,例如有些智能產品具有健康檢測的功能,但是最重要的是當長者有需要的時候,能夠得到迅速、有效的、線下的響應。

社企「銀杏館」於網上發文分享一單社會悲情事件,有名伯伯租住板間房10多年,原因是「在這裏起碼有人跟我講句說話」,令聞者心酸。(「銀杏館」fb圖片)

尤其需要關注長者孤獨感

那麼,長者究竟需要什麼?社企「銀杏館」曾於網上發文分享過一宗社會悲情事件:職員和義工到大角咀探訪板間房住戶時,遇到一名聲稱已租住板間房10多年的伯伯,他並沒有申請公屋,原因是「在這裏起碼有人跟我講句說話」。伯伯的肺腑之言,提醒了社會對長者情緒健康的忽視,而孤獨正是常常伴隨他們的問題。香港城市大學去年6月發表的一項電話調查顯示,在第五波新冠疫情期間,由於長期隔離及缺乏社區支援,長者的孤獨感大增,而社福機構的上門慢性病管理計劃有助減少他們的孤獨感。

IBM商業價值研究院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老年人的孤獨問題,幾乎總是由某種形式的「失去」所引起,無論是個人層面還是社會層面的「失去」。他们不只「失去」健康的身體,還會產生隨着視覺和聽覺障礙、行動不便、身邊朋友老去等事情所增加的社會隔絕感。荷蘭政府就有針對人口老化制定「打擊孤單」計畫,荷蘭的連鎖超市Jumbo超市推出「聊天結帳」櫃檯,讓動作較慢的老人不需要在結帳和收拾東西時感到煩惱,不必擔心會被排在後面的其他顧客不耐煩催促,並且可以與收銀員閒聊幾句家常。

這樣的需求,相信不是政府加強推廣樂齡科技,就能簡單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