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社科院黃平:中美共同利益仍在 應尋共存之道破局

撰文:李淑瑤
出版:更新:

中共二十大會議閉幕之後,外界普遍關注中國將會怎樣展開新形勢下的「大國外交」。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黃平近日(12月19日)在香港發表演講,指出中美之間存在結構性分歧,加上雙方缺乏互信,長此以往難以回到「蜜月期」。不過,他認為兩國仍有很多共同利益,同為泱泱大國更要主動承擔國際責任,只有攜手並肩應對全球問題才是出路。他又提醒處於中外交匯之地的香港,必須慎防把內部問題高度政治化,以免成為美國遏華的工具。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黃平發表演講,結構中美關係。 (李淑瑤攝)

中美未見明顯好轉
香港仍然荊棘滿途

事實上,自從2019年反修例風波以來,香港已經無可避免地捲入中美博弈。在「中美貿易戰」最為激烈的2020年7月,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用以制裁香港的《香港自治法案》,不但取消對港特殊貿易地位,而且要求香港出口商品必須以「中國製造」取代原有「香港製造」標籤。不過,其實香港的自由港和獨立關稅區地位是受世界貿易組織(WTO)確認和保護,特區政府故於同年10月向WTO投訴,WTO就此成立「爭端解決專家小組」。兩年過去,WTO終於日前(12月21日)裁定美國對港規定違反世貿規則,因為美國與香港之間的形勢不構成「國際關係緊急狀況」,所以美國不應對香港產品採取帶歧視性的不公平對待。不過,美方已經表明反對裁決,堅拒撤回相關安排。

可以說,只要中美關係一日未有明顯好轉,香港仍要面對不少風浪。

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所長的著名社會學者黃平,近年專注「一國兩制」發展,日前在港發表「百年大變局下以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從中美關係回顧和展現視角的解讀」專題講座,從內地學者視角為香港上了一課。他先剖析中美之間的結構性分歧,再推演兩國關係的可能走向,最後點出香港所應扮演的重要角色。

香港既要作最壞打算,也要繼續發揮自身營商優勢。﹙路透社﹚

結構性分歧嚴重
陰謀論愈演愈烈

黃平認為中美政治外交一直存在結構性分歧:美國強調「霸權不容挑戰」,主張「零和遊戲、勝者為王」;中國則認為「主權不容挑戰」,推崇「多元一體、和而不同」。在他看來,隨著中國經濟、科技、軍事等力量節節提升,美國對其崛起感到惴惴不安,擔心將會步步擴張、到處結盟,改變全球政經結構,最終衝擊由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但黃平相信,今天的中國不過是努力探索如何和平崛起,提倡更加符合世界可持續發展的「多邊主義」而非只符合美國利益的「單邊主義」,例如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正是以「結伴」取代「結盟」,以「共贏」取代「零和」,冀與多國「共同富裕」。

黃平解釋,這種結構性分歧,有些源自中美兩國本身截然不同的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道路,有些則是因為雙方缺乏互信,所以在美元、石油、金融市場、高科技領域等方面出現激烈競爭。從博弈軌跡可見,無論是貿易戰、科技戰或冷戰,主要在特朗普執政期間展開,並延續至現任總裁拜登,而儘管雙方關係稍有緩和,但未見有明顯好轉。

以「晶片戰」為例,目前正燒得如火如荼。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晶片進口市場之一,同時也致力研製高端晶片以達至「中國製造2025」所制定的半導體自給率目標,要由9%提升至70%。對中國來說,這是邁向「製造強國」的重要戰略;但在美國眼中,這將對其在科技領域的競爭和國家安全的風險構成威脅,所以先後於今年8月及10月,簽署《2022年晶片和科技法案》( Chips and Science Act 2022),投入527億元美金支持該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對中國發出10年禁令,擴大與美國有關企業禁止出口給中國的晶片成品和製程設備的範疇,並且禁止美籍人士在中國境內開發、生產先進半導體。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聲稱,當局正在「築起圍欄,以保證那些接受了芯片資金支持的公司不能損害國家安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則批評,這種做法阻礙國際科技交流和經貿合作,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和世界經濟恢復造成衝擊。

美國向中國發起的「晶片戰」燒得如火如荼。(來源:REUTERS/ Ann Wang)

博弈危機全球發展
共同利益不減反增

國際輿論普遍認為,美國對華晶片禁令相當嚴苛。中國則已就此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訴訟,反對美國濫用出口管制以維持「其在科學、技術、工程和製造業領域的領導地位」,明顯已經威脅「全球工業供應鏈的穩定」。不過,美國對此不以為然,表明WTO不是解決「國家安全問題」的「合適平台」。但無論「晶片戰」如何燃燒,可以肯定的是,受新冠疫情和中美貿易戰的影響,自2020年以來,全球晶片製造已經出現嚴重短缺,導致全球半導體產業鏈陷入供應危機——而在「晶片戰」下,相信危機愈演愈烈。

不難預見,若然中美無法重建互信,或會影響其他領域的危機管控,導致全球政經局勢持續緊張。黃平擔心,中美關係難以回復「蜜月期」,希望雙方正確看待對方的內外政策和戰略意圖,確立「對話」而非「對抗」、「雙贏」而非「零和」的交往基調。

今年8月,美國眾議長佩洛西訪台並與蔡英文等台灣執政當局人員會談一事,不但令中美關係陷入冰點,更加觸發自1996年以來最大的台海危機。中國一度發出嚴正警告,指出如果美方一意孤行的話,將會帶來包括軍事回應在內的嚴重後果。經過三個月的沉澱,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終於上月在印尼峇厘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G20)上破冰會晤。黃平認為,兩國元首隻字未提佩洛西訪台一事,可見他們從長遠戰略審視雙方關係,不被眼前單一具體事件阻礙,正在逐步推動中美關係重回正軌。

據官媒新華社報導,習近平提到「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希望拜登堅守不支持「台獨」承諾,拜登則表示「會致力維持台海和平與穩定」。不少分析認為,儘管雙方對於台灣問題沒有新說法,但整體言辭交鋒轉為和緩,願意尊重對方核心利益。會談後,美國白宮發聲明指兩國領袖同意安排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於明年一月初訪華,跟進習拜會談的後續討論。

11月1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峇里島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晤。(新華社)

避免成為遏華工具
香港仍有重要角色

黃平續指,當前形勢下,中美兩國共同利益「不是減少了,而是更多了」,當中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的利益:首先,中美不衝突、不對抗、和平共處,這是兩國最基本的共同利益;第二,中美兩國深度嵌入彼此經濟,均需從對方發展中獲益;第三,全球經濟疫後復蘇、應對氣候變化、解決地區熱點難點等問題,全都離不開中美的協調合作。

黃平解釋,全球化的深入發展,更加需要兩國經濟相互依存,休戚與共,共同參與治理全球。尤其是中美作為兩個大國,有責任保持建設性關係,縱然彼此存在根本性的制度不同,而這些「不同」今後將會繼續存在,所以雙方需要搭建一個互學互鑑、共同發展的平台,才能取長補短、和諧共處,而不應把「不同」視為中美關係發展的障礙,更不應試圖強行改變甚至顛覆對方成為自己,鬥個你輸我贏、你死我活。

最後,黃平提醒,香港作為國家的一個特區,要防止把內部民生問題高度政治化,以免成為美國遏華的工具。他提到,由於香港曾是中美博弈「犧牲品」,因此香港既要作最壞打算,也要從三方面繼續發揮自身營商優勢:首先,鞏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航空、創新科技、創新科技、文化旅遊等領域的地位;其次,與各個國家和地區保持更加開放、更加密切的交往合作,重構香港在區域、亞太甚至全球的競合格局;最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發揮最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