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報獨家精選|行會定位是什麼?值得保留嗎?
作為協助行政長官決策的機構,行政會議具備憲制地位和協助決策的權力——行政長官作出重要決策、向立法會提交法案、制定附屬法規和解散立法會前,須徵詢行會意見,再會同行會作出決定。社會對行政會議存有不同想像與期望,冀能協助政府施政達至「良政善治」;然而,政府在修訂《逃犯條例》時錯判社會形勢引發空前管治危機,今年第五波新冠病毒疫情又因防控不力造成9,100多人死亡,凡此種種都令人質疑行會未能發揮應有作用。候任特首李家超揚言強化政府治理能力,他又會否就此改革行會?具體而言,行會到底存在什麼問題,又是否值得保留?
系列報道:
國情教育不只教師責任 還須學校、家庭、社會合力完成
鑑於2012年「反國教運動」、2014年「佔領行動」、2019年「反修例風波」都是由青年學子主導,社會不時掀起年輕人國家意識淡薄的討論,而前線教師則被視為未能成功普及愛國教育的一大阻力。立法會上周三(6月1日)通過選委界議員鄧飛提出「優化師資,有效落實愛國教育」議案,其間多名議員對教師的入職、管理、培訓以及失德懲處的力度提出修正。不過,加強師資就能讓愛國教育全面落地嗎?對此,有「愛國學校」之稱的創知中學校長黃晶榕指出,家庭及社會也肩負不可或缺的責任。
請按此閱讀全文。
高校學生接連抗議 「打倒官僚主義」敲響警鐘
自上海疫情爆發以來,隨着中國之外的國家和地區接連在傳播力更強的Omicron變異株面前選擇「與病毒共存」,中國鞏固早期的防疫成果,以及維持「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正在遭遇愈來愈大的考驗和挑戰,加之各地在落實防疫政策時的一刀切、層層加碼、形式主義等問題,更加劇了民眾的反彈和不滿,社會面不斷曝出規模不一的群體抗議事件。
請按此閱讀全文。
戰事超過百日 俄烏之爭已成韌性競賽
本文發表之日,自2月24日開展的俄烏戰爭已持續超過100天。一場外界原認為會以閃電戰形式結束的戰爭已變成了一場持久戰,俄軍緩緩推進,烏方步步力守。在戰事百日大關之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就指出,如今有兩成烏克蘭領土已落入俄軍手中,雙方交接戰線超過1,000公里,而在烏東頓巴斯的主要戰場,烏軍每日有近百人戰死、近500人受傷,可見戰爭消耗之烈——值得留意的是,烏方已實行了全國動員,而俄羅斯的動員令則依然留中不發。
請按此閱讀全文。
AV2.0技術崛起 自動駕駛終於找到正解?
多間科技巨頭研發多年的自動駕駛技術,近年似乎陷入瓶頸。多數自駕車仍只能在預先熟習地圖的單一城市中有限度運作,也有些「全自動駕駛」不過為輔助駕駛之流,更有些業者已經離場。然而,近來一些較新興的業者如Wayve、Waabi、Ghost等,標榜「自駕車2.0」(Autonomous Vehicle 2.0),試圖以另一種人工智能(AI)進路,突破既有自動駕駛發展困局,受到資本市場支持。到底兩種技術有何差異?AV2.0是否終於能夠令自動駕駛成真?
請按此閱讀全文。
敬請留意2022年6月6日出版的第320期《香港01》電子周報。你亦可按此試閱電子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