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寶海鮮舫移離香港|以經濟衡量保育——難怪香港被嘲「文化沙漠」

撰文:劉彥汶
出版:更新:

停業逾兩年的香港仔「珍寶海鮮舫」,因未能找到第三方營運,加上香港沒有泊位、保養價值不菲,母公司決定於下月把船隻移離香港。消息傳出後,有不少市民感到不捨,但明明承諾推動海洋公園與非牟利機構協作活化這個香港地標的特首林鄭月娥,竟然以旁觀者姿態表明假如雙方無法達成共識亦是「無可厚非」,又以「尊重私有產權」為由重申特區政府無意動用公帑介入。新冠疫情肆虐之下,旅遊業確實重啟無期;然而,除了經濟利益之外,這艘具有漁村歷史文化痕跡的畫舫,難道不值得當局花點心思好好保存嗎?對政府來說,保育的意義到底又是什麼?

香港仔珍寶海洋舫因不敵疫情,於2020年宣布停業,如今又宣布移離香港。(鄭子峰攝)

檢修耗資600萬元
沒有一方願意承擔

珍寶海鮮舫自1976年開業,至今已有半百世紀歷史,於2020年3月不敵疫情結業。同年11月特首林鄭月娥發表《施政報告》時在「建設宜居城市」主題下建議推行「躍動港島南」計劃,希望將南區打造成一個「充滿活力、魄力、勁力」的地方,而其中一個重點項目就是活化珍寶海鮮舫。她稱海鮮舫業主已同意無償捐贈給海洋公園,政府則會推動海洋公園和非政府機構以非牟利方式合作營運,將南區變成富有歷史文化的旅遊景點。

可惜,這項計劃在上月底(5月30日)正式夭折——珍寶海鮮舫母公司香港仔飲食集團發聲明指,海鮮舫自2013年起已入不敷支,再加上疫情對飲食及旅遊業的衝擊,累積虧損超過1億港元;儘管集團有意無償捐贈予有意接手的機構,包括海洋公園,但各方均認為經營成本高昂,而海洋公園又未能尋獲適合的第三方機構,活化項目最後未能成事。

當初提出「躍動港島南」的林鄭月娥,則在聲明發佈翌日(5月31日)再「潑了一盆冷水」。她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時回應事件指,如果各方無法達成完美方案亦「無可厚非」,政府無意動用公帑營運。有傳媒披露珍寶海鮮舫每隔三年需要進行全面檢修,涉款600萬元,但沒有一方願意承擔這筆費用,當局也是袖手旁觀。當晚深夜,海鮮舫旁的廚房船疑因入水傾側,船身半邊陷入水底,彷彿反映着珍寶海鮮舫的命運多舛。

林鄭月娥回應珍寶海鮮舫移離香港一事,稱若相關單位無法找到完美方案,她不會因曾表示會保留而勉強耗用大量公帑介入。(梁鵬威攝)

牢築自身文化根基
才能說好香港故事

林鄭月娥於今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撰文,稱香港要鞏固和提升國際地位和競爭力,必須在重要的國際和區域舞台,講好「香港故事」。「講好香港故事」——所倚靠的除了香港的硬實力外,文化同樣是關鍵。然而,林鄭月娥就珍寶海鮮舫保育的應對手法,似乎與「說好香港故事」的意向相互矛盾,亦未能認清珍寶海鮮舫的重要性。事實上,珍寶海鮮舫的價值在於,它不僅能保留本地情懷,其存在甚至能夠向外推廣香港文化。

「一百多年來,香港從偏安一隅的小漁村一躍而成舉世矚目的國際大都市,也因緣際會架起了中國與世界相互了解交流的橋樑,在時代的風雲際會中涵養出自己的城市文化氣質。」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去年7月21日出席「融通中外·文明互鑒」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高峰論壇,發表以《讓「文化」成為香港未來發展關鍵詞》為主題的主旨演講時,談及香港文化在對標國際之餘,也要「苦練內功」,牢築自己的文化根基。

這段小漁村發跡史,相信香港人皆耳熟能詳。自香港成為國際都市起,那個小漁村的生活風貌已盡數洗去,所剩無幾,除了大澳這個僅存的水上鄉之外,還留有漁村概念的地方莫過於香港仔。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仔漁業發展最為蓬勃,根據1961年港英政府人口普查,當時漁民人數多達9,462人,奠定當地成為香港漁村的代表。時至今天,即使是未曾經歷殖民時期的年輕一代,談及昔日漁村風光,都會不自覺地想起香港仔。

不過,由於特區政府向來不太重視自身文化根源,所以大多數香港人應該只知道香港仔曾是漁村,並不了解相關生活歷史。「80後」水上人後代鄭錦鈿所撰寫的《一個水上家庭的故事:從水上人空間運用的生活文化尋找被遺忘的歷史》一文提到,上世界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是香港漁業的全盛時期,漁船設備及航海技術有所提升,但亦正因如此艇戶及棚屋居民都被現代化漁業淘汰,加上漁民居住環境惡劣,令他們及其下一代放棄水上生活,選擇搬遷上岸。這段歷史隨着他們上岸而漸漸變得模糊。不過,今時今日的香港仔依然保留着不少漁民生活痕跡及歷史脈略,而珍寶海鮮舫就是其中一項重要景點。

香港以漁業起家,但現時還從事漁業或居於水上棚屋的人已所剩無幾。(高仲明攝)

珍貴歷史「記憶碎片」
國際形象媲美維港景色

珍寶海鮮舫的歷史意義可追溯至酒樓開業之前。整個珍寶王國本分為珍寶海鮮舫及太白海鮮舫兩個海上畫舫。太白海鮮舫建於1950年,是珍寶王國中歷史最為悠久的部份。昔日的海鮮舫被稱為「歌堂躉」,起源於1920年代水上人家開設的酒樓,通常只接受預約酒席。在1950年代的全盛時期,香港仔避風塘曾有十多艘「歌堂躉」停泊,而太白海鮮舫則是十多艘船之中規模最大。它本是木造的登陸艇,直至1960年擴大成能容納800多人的畫舫,促使當時業主王老吉於1960年代末再建造「珍寶海鮮舫」,卻不幸在開業一個月前發生大火被焚毀,造成34死42傷。王老吉無力繼續投資,輾轉之下,海鮮舫業權就落在富商何鴻燊和鄭裕彤手上,珍寶王國亦得以在1976年正式落成開業。

由此可見,珍寶海鮮舫是香港十分重要的文化載體,除了見證香港仔居民的情懷之外,還能紀錄香港那段漸被遺忘的輝煌漁村歷史,可謂非常珍貴的「記憶碎片」。

除此之外,珍寶海鮮舫曾獲眾多國際電影取景,包括1955年荷里活電影《生死戀》(Love is a Many-Splendored Thing)、1973年由李小龍進演的《龍爭虎鬥》;除了電影外,不少國外遊戲同樣把珍寶海鮮舫放在遊戲背景當中,例如2012年由日本遊戲公司史克威爾艾尼克斯(Square Enix)發行、以香港作為背景的冒險動作遊戲《睡犬》(Sleeping Dog),以及全球熱門喪屍遊戲系列《生化危機》(Resident Evil)第6集同樣出現海鮮舫的身影,甚至成為遊戲的關鍵任務地點。從國際形象而言,珍寶海鮮舫就是極具代表性的香港文化及香港地標,甚至可以媲美維港景色。

可惜,這艘對香港歷史文化極具價值的海上畫舫,在從政者眼中則被視之為無物。林鄭月娥不但認為珍寶海鮮舫移離香港是「無可厚非」,她日前(6月9日)出席任內最後一次立法會答問大會被問追保育後續時,竟以「尊重私有產權」為由重申當局不會動用公帑介入,又指即使兩年前藉《施政報告》提出「躍動港島南」也不是要將海鮮舫納入官方活化計劃,並形容海鮮舫只是「『躍動港島南』裏面一個非常之小的項目」。

由日本遊戲公司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於2012年發行的遊戲《睡犬》,以香港島為故事背景,遊戲地點曾出現珍寶海鮮舫的身影。(Square Enix網頁截圖)

以「資本」凌駕「保育」
香港繼續被嘲「文化沙漠」

在90位立法會議員當中,只有7名立法會議員曾經去信政府促請保留海鮮舫,包括陳家珮、李鎮強、陳學鋒、姚柏良、霍啟剛、管浩鳴、黃元山。回望5月11日的立法會大會討論「制訂未來5年文化藝術政策及發展藍圖」議案,各個議員都十分認同設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稱要說好香港故事、中國故事,又有部份議員提出應要保育具中華文化特色的建築、開設廟宇和佛寺導賞團等讓市民學習中華文化。但是,在保育海鮮舫議題上,那些立法會議員似乎突然失去宏揚香港及中華文化的「熱情」,例如經民聯主席、工程界盧偉國認為要從現實考慮,而有關營運從來只是視乎商機。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身為古諮會委員的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何鉅業同樣以營運為本去看待事件,更稱海鮮舫「年紀」太細,仿建宮廷式建築原真性不大。

無論是特區政府、立法議員、還是政府諮詢機構的精英,時時刻刻都把「經濟利益」掛在嘴邊,難免令人質疑他們往往將「資本」利益凌駕於「保育」之上,更突顯出他們對於「保育」及「說好香港故事」的概念只是徒有空殼,未能真正了解保育的真蹄。

事實上,文化是一種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要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15年發表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更指出,每個國家和城市都有責任去「保護和推廣世界文化及自然遺產」,而文化氣息越為濃厚的地方,其氛圍會令環境更宜居。更重要的是,要斷定該項建築或物品是否有保育價值,並不是如何鉅業般單看歷史及美學價值,而是要看它的社會價值,如果該建築或物品具社會意義或用途,社會便有責任予以保留。保育文化不只是將舊有事物留下,而是在發展下依然能夠貢獻其文化生活,要達到這個目標,政府的積極參與必不可少,可是,過去有數項古蹟活化計劃就正正因政府態度消極,非牟利機構生怕難以營運而令活化計劃多次流標。

單看珍寶海鮮舫的「命運」,可預視的是,若當局繼續以這種「利益為本」的態度處理文化相關事宜,即使未來設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文化保育的情況亦不會得到顯著改善,而香港也只會繼續被嘲為「文化沙漠」,又何能說好「香港故事」?

立法會議員均同意政府要說好香港故事、中國故事,卻以營運問題認為珍寶海鮮舫難以保留。(梁鵬威攝)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