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未來|首證月球土壤能種植 離太空農業不遠了?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本月中,美國有科學家利用阿波羅(Apollo)登月任務帶回地球的月球土壤,首次成功實驗種出植物。到底在太空種植要面對什麼困難?隨着美國、中國、日本、印度等多國正密切部署載人登月,是次實驗成果是否預示了殖民月球、甚至火星,並非遙不可及?

1969至1972年間,美國太空人從阿波羅任務共帶回了382公斤月球表岩(regolith)。科學家早已對這些土壤樣本「虎視眈眈」,從十幾年前起向NASA申請索取土壤作研究之用。NASA兩度拒絕後,約一年半前終於批准了第三次申請。

NASA的阿波羅樣本策展人Ryan Zeigler向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園藝學家和地質學家借出了共12克、約莫2茶匙份量的月球土壤,它們是從阿波羅登月11號、12號和17號任務收集得來的。團隊成員、佛羅里達大學園藝科學家Robert Ferl說,他們希望回答兩個疑問:月球土壤可否種植,以及有朝一日如何可以幫助人類延長在月球逗留時間。他們月中於《通訊生物學》 (Communications Biology)期刊中發表實驗成果,宣布首次成功在月球土壤中種出擬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thale cress)。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科學家成功在月球土壤種出植物。圖為實驗第16日,種在月球土壤的擬南芥(右),相比種在以地球火山灰模仿月球土壤的對照組(左),明顯生長得較差。(NASA)

研究團隊把擬南芥的種子分別放在三個阿波羅任務取得的樣本中栽種,在對照組則使用了一種模仿月球土壤的替代物質,並混入地球火山灰。樣品經灌溉,置於通風的環境和LED生長燈下。48至60小時後,所有種子開始發芽。研究者之一、佛羅里達大學園藝科學教授Anna-Lisa Paul說,這表示月球土壤並沒有中斷植物發芽所涉及的激素和訊號。

實驗展開六日後的另一項觀察發現,擬南芥在不同土壤中的生態狀況各異。最理想的是對照組,發芽迅速並長出寬闊而健康的葉。種於在月球土壤中的擬南芥幼苗則相對細小、生長較慢、大小不一,根部也發育不良;長出葉需時較長,部份還出現黑色或紅色色素,反映出代謝壓力和整體健康欠佳。阿波羅17號任務的樣本沒那麼差,其次為12號,最差是11號。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318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2年5月23日)《首證月球土壤能種植 離太空農業不遠了?》。按此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318期《香港01》電子周報其他獨家精選內容:

香港在大學國際化中迷失了自我

不問政績肥上瘦下——公務員調薪機制還不改變嗎?

中國「閉關鎖國」? 改革開放的大門不可能輕易關上

澳洲工黨上台 中澳關係難見轉機

數百萬發燒病例背後的朝鮮式「躺平」

「不計一切代價救經濟」 中國開始實踐MMT?

「離滬潮」的背後:為何人們不再相信正能量?

首證月球土壤能種植 離太空農業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