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發展・三|社科教學也在轉型 重視理論實踐

撰文:劉彥汶
出版:更新:

人類文明每一次重大發展,都離不開社會科學的變革和思想先導,但隨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來,社會都把焦點放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突破和創新應用上,相對而言忽視社會科學所應發揮的理論思維和解難作用。然而,修讀社科真的毫無用處嗎?香港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認為社科教育有助培養學生的思維、溝通、判斷能力,促進全人發展;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志裕則認為,社科發展同樣處於轉型時期,需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相信學生會有更廣闊出路。

趙志裕認為,一個良好的社會科學教育,必須能夠容許學生有更多發展空間。(歐嘉樂攝)

「如果你問修讀完社科之後究竟有什麼前景,其實隨着世界潮流的轉變,我們都會期望一個良好的社會科學教育是能夠容許學生有更多的發展空間。」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志裕這樣理解社科教育的意義和價值,但他也坦言,全球都在面對學位通脹的問題,無論大學修讀什麼學科,畢業後都未必能夠找到一份條件可觀的工作。

根據他多年的觀察,有些社科專業較容易讓學生接駁到明確的就業路向,例如中大社會科學院的建築系、心理學系、新聞系、社工系等,工作路徑固定、職業結構清晰。當然,也有一些學科沒有特定路徑,例如社會學、國際研究等,學生難免擔心:讀了有沒有用?

然而,「有用」或「無用」這兩個概念,對任何人而言都是主觀的。有人認為修讀社會科學對於個人或社會「無用」,因為相關專業面對就業困難,本就難以貢獻所長,即使成功找到工作,薪酬待遇和工作內容都未如其他專業理想;尤其是在這個「創科至上」的社會,礙於課程設計未有跟上時代發展,多數社科學生根本無法掌握相應的程式編碼和研發技能,也更難免令他們意志消沉,對修讀社科失去興致。當然,總有人深信修讀社科「有用」,但多數是以個人喜好凌駕就業現實,純粹基於社科價值觀和他們相契合,希望能夠幫助社會。

人才培育政策局限於世俗價值

不同人對「有用」與「無用」的主觀判斷,可以「理性化」作進一步解釋。「理性化」由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Max Weber)提出:人類能夠從原始社會過渡至現代社會,是因為人類運用智慧愈來愈得心應手,而這個過渡的過程便是「理性化」的過程。台灣學者林大森的論文《當今大學教師的政治、經濟、社會地位解析:Weber學派的觀點》提到,理性化有別於傳統社會所信奉的巫術和宗教,其着重點是目的性、邏輯性、系統性、可計算性與可控制性,而這也是現今社會越趨向科學與工業化的原因。當人類做出任何社會行為前,多會對行為的目的與手段作為考量,這也是一種「理性」。韋伯將這種「理性」區分為「工具理性」及「價值理性」,而這兩種概念會協助人們思考什麼是「有用」,什麼是「無用」。

當人們使用「價值理性」時,他們會相信該種行為無條件的價值,強調統正的動機以及選擇正確的手段去實現自己的目標,結果並不是重點,重點是手段能否與他們的價值觀一致。因此,有些人會認為修讀社會科學「有用」,是出自他們與學科的價值觀一致,如修讀政治系是因為學生期望未來能夠從政,希望這個社會能夠成為他們所期望的模樣,所以他們不會去計算修讀學科後能否有高薪厚職、是否有前途無限的工作前景。「工具理性」則相反,他們會以結果作為行為的考量,並以功利動機驅使行為,單純從效益最大化的角度考慮,正如有些人會認為修讀社科「無用」,因為從結果而言他們所得到的客觀利益較少。

可以說,沒有一種學科絕對「有用」或「無用」,只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如果社會所重視的是學生能否達成自己的理想,社會科學或人文學科絕對有其用處,若然社會只重視自身或短期利益,例如經濟價值上的考量或就業市場的人手等,就會被看低一線。儘管以功利定義所學未免過於膚淺,但香港人才培育政策就是如此着重「中環價值」,令學生得不償失。

何順文成為恒生大學校長後,便致力在學校推動文理兼備的博雅專業教育。(歐嘉樂攝)

例如,當局自2015年開始計劃「一條龍」的創科人才培訓,提出於中、小學推動STEM——即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教育的建議和策略。根據2015年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文件《推動STEM教育:發揮創意潛能》,其中一個發展原因是為了保持香港的國際競爭力,認為香港在不同層面上面要具備不同能力的多元人才,以滿足現今世界在經濟、科學及科技發展上的需要。無可否認,香港的確需要提早裝備學生,但從另一角度來看,政府彷彿將香港教育變成了「兵工廠」,學生從小學開始已經以「職業導向」為前提接受教育,將來成為政府所需發展工具的其中一員。

香港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對於職業導向的教育政策感到不齒。他絕對明白資訊科技發達,而香港亦確實比較缺乏創科人才,所以商界會希望增加商科、創科勞動人口,「但我認為這個問題已受到歷史教訓,每個潮流都會興起某些學科或工種,或許以前這個方式都是可行的,可是,社會已經改變了,不再是單一學科就指向單一工種,會將不同的學科連結起來。」

何順文尤其對STEM的教育感到疑惑,因為中學教育已不再分開文、理、商,而是合為一體,政府卻又要求中、小學生多讀有關於STEM的課程,「我相信中、小學的基礎教學永遠都應該鼓勵平衡、文理兼備,美國的大學很多時都會將文、社、理放在同一個學院中。」他質疑,現時政府對於STEM教育的經費支出,都變成了「交功課」,是因為社會希望推行STEM教育才去推行,卻沒有深思這套發展戰略。當然,中、小學的教育動機應該保持單純,是為了引起他們對不同事物的興趣及思考,而非早早將他們所學與工種及職業掛鈎。

何順文不會對任何學科存有偏見,鼓勵學生依照自己興趣選擇本科,而不應是只為了前途。事實上,有不少學生和家長會希望自己或子女能夠選擇一些貼合市場需求的學科,何順文亦留意到有不少年輕人在選擇本科方面容易受朋輩、家長或前輩影響,他演講時都會提醒學生別受他人或世俗目光影響,而應遵循自己的性格、專長及志趣,「除非你在小時候便有明確的目標知道自己要修讀什麼學科,要不其實沒什麼關係,最重要是找到自己的興趣。即使修讀完本科,學生希望轉變工種或學科,多修讀一個文憑其實已經可以轉變到。」

社科訓練思維及判斷能力

何順文秉持這種教育理念,八年前出任恒生管理學院校長後致力推行博雅專業教育,大力推動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本科就是修讀社會科學的他,相信社會科學訓練能夠為學生帶來一定好處,例如社科人通常有較佳的思維、溝通能力、判斷能力,晉升至中高層便會發現並不「蝕底」,「確實,英國有數據證明就讀社會科學比起就讀STEM、工商管理、法律、工程等學科較遲就業,通常會遲兩至三年,薪級點也比起就讀實用學科低,但美國學院及大學協會的研究報告指出,當工作達至收入的高峰期,即大約55歲左右,讀任何學科已無關係,甚至發現有人文學科或社會學科的背景,薪酬比起其他學科高。」

坊間對於社會科學的其中一樣刻板印象,是過於着重理論的學習而輕視實踐。事實上,社科課程也的確要求學生閱讀較多論文、撰寫論文。對此,趙志裕承認這種教學模式或許需要改變:「現時香港的社會科學教育依然是一個轉接期,大家對於社科的理解,在傳統上依然會認為它是文科,如果是文科的話,自然需要學生閱讀更多論文、撰寫文章及考試,然後儲夠學分便可畢業。」他指出,傳統社科教育模式十分重視理論,整個學術領域也是以研究理論為主,因為人們相信理論可以解釋現象,但礙於研究方法所限,所以忽視理論未必能夠解決實際問題,所以將理論和實踐切割開來。

不過,九十年代後,整個社會科學界都有着翻天覆地的改變,「我們現在說的是數據科學、大數據,我們會以電腦模擬去預測社會變化及人類的行為變化,例如中美貿易戰的結果,我們都能夠以電腦模擬的方式進行預測。」趙志裕說,當研究方法出現轉變的時候,研究的重點都出現了改變,從前學者會研究有什麼理論可以解釋一些社會現象,而現時會研究到底甚麼理論可以解決這社會的問題,可以順利解決問題的理論便是一個成功的社會科學理論,亦即是「solution oriented social science」(解決性社會科學)。

香港正值非常關鍵的社會轉型時期,社會科學的發展同樣如是。(資料圖片)

上世紀九十年代前後出現的研究轉變同時帶動了教學的轉變,當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係改變了,必須有機結合,而學院亦需要以另一種方式去進行教學。趙志裕舉例,現時閱讀文章的環節會改為要求學生自己在家中進行,在課堂上便會要求學生將讀來的理論用以實踐,例如他所教授的一門課程「Managing Creativity and Group Dynamics in Innovation Teams」(管理創新團隊的創意及團隊動力)便會在課堂上要求學生設計一些創新產品,將論文中理論放到實踐之上,功課亦由傳統的學期論文改為設計產品樣本。

不過,趙志裕也坦言,社會科學發展同樣處於轉型時期,「大學聘請教授時只要一上任便可留任三十多年,所以大學發展『新陳代謝』的過程還是很漫長。有些(教授)會比較傳統,有一些會比較新派,學生需要自行選擇。」他又認為,學生剛從中學升到大學,教學模式如果與他們在中學的教育過於不一時,他們可能難以接受,也需要時間適應,所以不論是教授還是學生,都處於一個轉折期,過程並不容易。

「有關於課程上實踐與理論的教學比例,如果是一些教得較為靈活的教師是不存在分野的。」話雖如此,但趙志裕坦言香港的社會科學教育改革比起美國及新加坡的進展是比較緩慢,他在美國及新加坡工作過一段時間,發現新加坡有很多教師都已是用到新派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學以致用。相反,他在香港兩所大學任教的經驗來看,還是有不少「癡心」於傳統教學模式的教授,但隨着更多年輕教學人員的加入,他相信氣氛會慢慢改變,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

雖然教育不應與市場需求掛鈎,但確實有學生希望可在本科畢業後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因此,趙志裕為了增加社會科學系畢業生的競爭力,他亦依照市場上所需要的人才設計了一些綜合學科的課程供學生選擇,「我們觀察到很多科研發展機構會聘請很多人才,推動未來以科技為主的工業,如果看看微軟公司的招聘廣告,他們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及不同群體的工作經驗。」他認為學生不只需要在大學讀書的經驗,還需要實際在企業上工作的經驗,所以他指出一些良好的社會科學學位都會盡量安排學生進行交流,或給予他們進行實習的機會。

除此之外,趙志裕亦介紹到中大社會科學院一個獨特的副修課程,學生如報讀了這個課程,便會在第一年修讀設計思維及管理創新團隊,並思考一個他們想去解決的社會問題,然後他們需要在往後三年內選修任何一科可以解決這個社會問題的學科,最後會完成一個「度身訂造」的計劃,以解決他們在一年級想到的社會問題。趙志裕稱,這些學生並非「單打獨鬥」,他們會與不同學科的學生共同想出解決方法,又會邀請相關的業界人士成為學生的導師,協助他們解決問題;學生在畢業後便可與他們有興趣加入的公司,或升學時的研究院提出這個經驗,令他們在就業市場上較有競爭力。

「現時已經不再是上課看完一疊論文,考個試,儲夠學分就畢業的學習模式,因為大多數的社科課程都能夠給予你這種體驗,問題就在於我們如何能夠讓學生在四年內擁有一些體驗,並將其變成學生將來可用作貢獻社會的知識。社會科學就是用來改善社會和解答社會問題。」趙志裕重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