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新政」可做什麼?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特首候選人李家超上周六(4月30日)出席電視答問會時表明要坐言起行,定下百日施政目標。「百日新政」這個現象源自經濟大蕭條與二戰時期的美國總統小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他在美國亟需由亂入治的歷史時刻入主白宮,以三個月為期、雷厲風行地推出了一系列經濟政策,成功紓緩了美國社會危機。「百日施政」也成為後世評估美國總統上台表現的一個指標。

李家超的「百日新政」主要針對土地房屋行動與籌劃組及為公務員設定行政關鍵績效指標(KPI)。(資料圖片/美聯社)

李家超的「百日新政」主要針對土地房屋行動與籌劃組及為公務員設定行政關鍵績效指標(KPI),要求政府部門在他上任百日之時提出初步方案,這些規劃與羅斯福不可同日而語。今屆特首選舉給予參選者的準備時間短了許多,社會也許真要給予新特首更多時間,不能倒過來對他開出不切實際的「空頭支票」。更何況「百日」事實上僅佔一屆美國總統百分之七的任期,對五年一任的香港行政長官來說,更僅佔約百分之五,本就無法作為評斷施政成效的客觀因素。

羅斯福之後歷任美國總統的成績單也早已讓「百日新政」淪為後無來者的「魔咒」。正本清源,他之所以能夠歷史留名,不是因為開創了「百日新政」,而是其施政實實在在改變了美國的面貌,留下了長遠的影響,而這一切立足於他在執政思維上突破意識形態框架,正面積極地看待政府對經濟運作的務實干預作用,以只爭朝夕的決心付諸行動。

認清問題的本質,才是使執行有效發揮、帶來結果的關鍵。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315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2年5月3日)《「百日新政」可做什麼?按此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315期《香港01》電子周報其他獨家精選內容:

打擊黃牛飛的政治哲學

審計報告揪出兩大施政缺失

三問中國防疫

俄烏衝突恐將陷入持久消耗戰

人民幣國際化未見明顯突破 取代美元言之尚早

居家安老配套不足 樂齡科技必須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