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曾是殖民地 港澳身份認同意識大不同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社會及政治發展研究主任鄭宏泰在其著作《香港身份證透視》記載,港英時期的身份證明,既是將香港人和中國人區分成「自我」和「他者」,又是香港華人建構「本土」身份認同的第一步。
反觀同樣曾被殖民的澳門,儘管1992年之前仍然缺乏一套身份證明制度,導致「澳門市民身份」的身份認同長年缺乏良好基礎,但澳門人也因而不像香港人般抗拒原有的中國人身份。
系列報道:
港英政府簽發身份證的原意是用作管制市民,但此舉同時也促成本土意識和身份的形成。香港華人領取身份證後,他們在法理上屬於香港的「合法居民」,他們的身份便有了「中國人」(他者)和「香港人」(自我)之分。這種區分亦隨着「別人的對待」而深化,內地政府自1950年開始,加強海陸邊防管制,要求入境內地的港澳居民需要取得通行憑證才可放行,特別對香港華人更是諸多限制。港英政府發放的一紙身份證,讓移居香港的華人,開始萌生「以港為家」的情愫,強化「自我」──本土身份認同。
而澳葡時期的澳門社會,由始自終都以民族主義情感和愛國主義情懷為主流,加上澳門的基層社會組織以認同新中國政府的佔較大優勢,而澳門在經歷「一二.三事件」後,這種愛國主流變為「絕對優勢」,澳門華人大多以「中國人」自居。而兩大源流學校(傳統華人社團主辦的學校和天主教學校)都本着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作為一項基本的倫理,向學生灌輸「中國人」的國民身份認同,抗拒澳葡政府施加的身份認同建構工程。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311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2年4月4日)《港澳殖民政府如何透過居民制度建構身份認同?》。按此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