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大爆發時 為何市民對專家之言總是半信半疑?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香港爆發新冠疫情兩年多,一眾醫學專家評估疫情,為抗疫提供建議,除了做研究、開會,還要到爆疫地方視察,接受傳媒訪問,可謂勞心勞力。可是,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與同袍日前撰文慨嘆疫苗猶疑、外防輸入走漏、偵測追蹤工作不足,導致第五波大爆發,截至上周六(3月26日),逾110萬人染疫,短短一個多月近6,900人染疫身亡。誠然,專家在第五波之前已忠告此等問題不解決,疫情難消,但為何問題久久纏繞社會,甚至出現不相信專家的境地?現時和日後要做什麼才可緩疫,避免再次出現死傷枕藉的場面?
政府和專家在評估第五波疫情時,由偏向樂觀到悲觀,有人認為專家言論模稜兩可、前後矛盾,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時的資訊不足,所說的是追蹤傳播鏈工作失敗。例如袁國勇先在1月13日說病情未有幾何式增加,顯示疫情受控,若果繼續找到傳播鏈,疫情應該在農曆年前後停下來。到18日,他回應如果所有確診個案都找到源頭,只要把所有密切接觸者檢疫,傳播鏈都會停止。到23日,他稱未來確診數字幾何級上升。
單看他的立場,會覺得他前後反覆,但其實如果細想,他想傳遞的訊息其實一致……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310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2年3月28日)《醫學專家嘆控疫時機錯失 如何避免一錯再錯》。按此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