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資醫院武漢抗疫 「香港之光」謝俊明:港府應統合公私醫療資源

撰文:戴小橦
出版:更新:

「為什麼救護車只送確診病患到公立醫院?因為醫管局只負責管理公院。那麼,公私營醫療資源誰來整合?一定要政府來做!」兩年前曾在武漢支援抗疫的港資亞心總醫院董事長謝俊明近日接受《香港01》專訪,一針見血指出香港當下出現「公院爆煲,私院被動」亂象的根源在於特區政府未有擔起統籌公私資源的主體責任。

謝俊明指出,集中調動醫療資源的關鍵在於政府整合好公私營醫療資源。(黃寶瑩攝)

「整合公私醫療資源」是關鍵

第五波疫情持續嚴峻,至今(3月12日)累計新增超過60萬確診病例,相較於公立醫療系統的全面崩潰,13間私家醫院早前未有參與抗疫工作。直到近日「兩會」期間,主管港澳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問及港區代表私院拒收確診病患一事,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終於周三(3月9日)正式向私家醫院提出四大要求,冀能分擔公院負擔:(1)盡量接收公立醫院的非確診病人;(2)合辦長者暫託中心、安排醫護駐場;(3)診治輕症確診病人;(4)提供熱線支援隔離人士。截至目前,中文大學醫院、養和醫院、港怡醫院、荃灣港安醫院、聖保祿醫院及明德國際醫院都表示願意為輕症確診病人提供治療。

部份私家醫院好不容易邁出一小步,但這在曾經帶領港資武漢亞心總醫院轉為定點救治醫院、參與收治當地800名新冠病患的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謝俊明看來,並不足夠。

「不能只是靠呼籲,要做好安排。」本身是香港亞洲醫療集團董事長的謝俊明指出,來港援疫的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新冠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建議,香港應該建立定點醫院以集中最優質醫療資源治療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而「集中醫療資源」的關鍵在於「整合公私醫療資源」,「這個統籌工作一定要由特區政府來做。」

謝俊明是第一批去武漢投資的港商,早在1985年已於當地開發湖北省第一個零售商品房項目「漢港大廈」,及後經營湖北省第一家四星級酒店「亞洲大酒店」,再開設兩家首屈一指的私家醫院——內地首家大型民營心臟病專科醫院「亞洲心臟病醫院」,擁有內地最大單體醫療單元和華中地區最先進直升機的醫療機構「亞心總醫院」。湖北人民這樣形容謝俊明:他是一個好人,他是來自香港的好人,他是來自香港的湖北好人。

謝俊明創辦的亞心總醫院是武漢收治確診患者最多的私家醫院,收治821名新冠病人,當中803人痊癒出院。(政協武漢市委員會網頁截圖)

三天改造病房收治800病患

作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會的謝俊明,早前並沒有前往北京參加「兩會」,而是特意請假留港抗疫。接受《香港01》專訪當天,身兼香港湖北社團總會會長的他正好到尖沙咀街坊福利會會堂的疫苗接種中心視察。那是湖北社團總會與尖沙咀街坊福利會、全港社區抗疫連線、工聯會、以及多個醫療機構,向政府積極爭取合辦的科興疫苗接種中心。

兩年前全國「兩會」期間,謝俊明同樣因為支援武漢抗疫而缺席會議。「當時對新冠病毒並不了解,也沒有疫苗,但好在政府及時將患者分流轉送,設立定點醫院收治重症病人。」謝俊明憶述2020年初武漢抗疫的成功,「在於政府及時統籌協調,將公立醫院、非公立醫院的所有資源整合到一起,再進行分派、監管和補充。」

根據內地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網站統計,武漢政府在長達67天抗疫行動當中,合共徵用51間私家醫院和醫療機構作為定點收治醫院。當中包含謝俊明創辦的那兩家醫院,其中屬綜合性三甲醫院的亞心總醫院是武漢收治確診患者最多的私家醫院,收治了逾821名新冠病人,當中除18名長期病患的長者不幸離世外,其餘803人全都康復出院。

謝俊明記得,早在2020年2月5日,湖北省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指揮部就下達了指令,要求對疑似和確診病患做到「應收盡收」,但因為公立醫院早已爆滿,武漢市提出將有條件的非公營醫療機構納入抗疫範疇中,從而提供更多的床位收治新冠病患。「在2月7日,政府相關部門找到我,詢問醫院的狀況,我當即表示可以將亞心總醫院的病床全部交給防疫指揮部。」2月9日,亞心總醫院正式被確定為第四批收治確診患者的定點醫院。

值得一提的是,亞心總醫院原本並不是傳染病醫院,也沒有充足的收治條件,「這並不是拒收患者的理由。」謝俊明表示,當時醫院根據政府指引,迅速開展改造工作,希望在短時間內達到收治病患的「三區(清潔區、污染區和緩衝區)兩通道(醫護人員通道和患者通道)」要求;到2月10日,亞心總醫院已經按照要求完成改建,隨即收治了逾300名病人,翌日院內床位全滿。

隔離病區改造完成之後,更棘手任務擺在謝俊明面前:打好疫情戰要有充足的人手。與公立醫院相比,私家醫院有著「先天劣勢」——醫護人員大多數缺少大型傳染病防控的實戰經驗,有的甚至不知如何防護;加上春節假期,值班人員較少,人手本就吃緊。

不過,形勢緊迫,謝俊明並沒有卻步,而是迎難而上,迅速成立疫情指揮小組和重症患者救治專家組,緊急制定《關於成立新冠肺炎危重患者急救插管小組和ECMO搶救小組的實施方案》和《輕症病患轉送流程》,當中將重症醫學科和呼吸科專家集中在重症病區,其他專業醫護人員經過系統培訓後,則安排在輕症病區進行診治工作;所有醫護人員的培訓,都是在呼吸科主任牽頭成立的「速成班」裡集中完成。

作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會謝俊明,當下並沒有身處北京參加「兩會」,而是特意請假留港抗疫。(黃寶瑩攝)

疫情當前沒有公立和私家之分

改病房、急培訓、收病患,到了3月7日,當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通知亞心總醫院停止新接收確診病患時,醫院總共收治超過800名染疫病人。謝俊明指出,在疫情面前,根本不應該有私家醫院和公立醫院之分,而武漢的成功經驗正好值得香港參考,特區政府可以考慮使用法律手段,徵用私家醫院分流病人、派出官員協助改裝病房。

無可否認,在中央的關注和港府的呼籲之下,私家醫院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參與抗疫,但如果特區政府遲遲不願擔起整合醫療資源的主體責任,仍然任由私營醫療機構隨心所欲,那恐怕難以發揮最佳效能——例如截至日前(3月10日),仍有5間拒收確診患者,聖德肋撒醫院(法國醫院)更進一步收緊,拒絕任何有上呼吸道感染徵狀的病人就診。

再者,由於缺乏特區政府的強力組織和制度安排,公私醫療之間對於新冠醫療的費用相差懸殊,導致有些願意接收確診病患的私家醫院仍然按市場規則提供服務。以「香港居民」為例,入住公立醫院治療新冠病毒病的費用全免,但在私立醫院,要先到門診接受快速測試及核酸檢測,收費介乎720元到2500元,隔離病房及負壓病房收費介乎1155元到4200元一天,按金則為6000元到70000元不等,更有醫院還要額外收取陪護費用。

有論者認為,私家醫院之所以「開天殺價」,主要是因為缺少政府補助,需要「自負盈虧」。但也有人質疑,無論公立抑或私營,醫院的存在目的就是救急扶危,故應該以病人的生命安全作為首要考慮因而,而非優先顧及會不會蝕本、能不能賺錢。謝俊明便提到,武漢抗疫初期,很多私院資金都是「只出無進」,因為無法享有和公立醫院一樣的財政補助,需要自行負擔幾千位員工的工資、房租、設備、改造病房等費用。

私家醫院的不菲叫價無疑會讓一般新冠病患卻步。在內地,國家醫療保障局會同財政部頒布了系列措施:對於確診和疑似患者全部實行先救治、後結算;患者無需提出補助申請,在就診或出院結算費用時,醫院自動扣除需由基本醫保、大病保險支付的部分,其餘則由醫療救助和財政承擔;異地就醫醫保支付的費用也由就診地區醫保部門先行墊付,疫情結束後全國統一組織清算。為進一步緩解私家醫院的墊資壓力,醫保經辦機構還向專治醫療機構撥付專項救治資金,用於新冠病毒病的醫療診治。

謝俊明認為,只有政府扛起統籌責任,才能解決私家醫院被動抗疫的問題,例如「詳細規定私家醫院應如何做,明確收治病人的費用,甚至如何安排患者和醫護的食宿及交通。」通過政府統籌,明確責任,及時動態調整就診費用,既能打消私院的財政顧慮,也不會讓確診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的同時,承受天價診療費用的「雙重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