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解.旅遊業|「老掉牙」的財政支援只能「吊命」無法「激活」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持續兩年有多,旅遊業早於2020年陷入冰封,本地生產總值從以往的4.5%跌至只有0.4%而已,儘管特區政府已為業界提供34.2億元的財政支援,但未見有太大氣色。生死存亡之際,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預留12.6億元以「重振旅遊業」,措施包括鼓勵業界推出文化、古蹟、綠色旅遊,以及對外推廣;然而,莫說10多億元資助只是杯水車薪、現階段談宣傳活動也是徒勞,特區政府根本未有決心和魄力改變客源結構和旅遊模式,又談何重振?
除了財政支援還是財政支援
傳統四大支柱之一的旅遊業,過去三年屢遭重挫。先受2019年反修例風波影響,旅遊業的本地生產總值(GDP)佔比由2018年的4.5%下跌至3.6%,即986億元;後遇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其產值佔比驟減至只有2020年的0.4%,即93億元。產值暴跌的直接原因是社會動盪不穩和公共衛生危機導致訪港旅客大量減少,由2018年的6515萬人次,減少至2019年的5591萬人次,再急挫至2020年的357萬人次,到去年只有9.1萬人。
在「三年連跌」之前,本港旅遊業有兩大特色:一是客源主要來自外地尤其是內地,二是旅客大多以消費購物作為旅遊活動。不過,由於香港與內地尚未實現雙向免檢疫的「通關」措施,而鑑於海外疫情同樣嚴竣,香港亦不敢放鬆海外旅客入境的隔離政策,兩年來持續處於「內外不通」的尷尬困局。當沒有了旅客,靠他們的消費購物所支撐的零售、住宿、餐飲行業全都大受打擊,不少商戶黯然結業——2020年2月第一波疫情初發階段,尖沙咀加連威老道有近30%店舖空置,女人街在周末也有150檔未有營業,而在2021年11月爆發的第四波期間,中環、尖沙咀、灣仔、銅鑼灣及旺角5個核心消費區的商舖空置率持續高企,分別是20.66%、17.15%、14.83%、11.65%和9.09%。
整個旅遊業界陷入「冰封」狀態,就業人口也由2018年的25.7萬人,減少至2019年的23.1萬人,再到2020年的4.86萬人,創下歷史新低。面對經營困境,特區政府自言「一直透過不同方法支持業界」,而主要做法就是提供34.2億元的財政支援,包括:(1)向持牌旅行代理商提供營運津貼,10名職員以下劃一派發10萬元,10人以上則按每人一萬元計算;(2)向代理商職員、導遊、領隊、旅遊巴士司機等從業員發放15000元和6700元的津貼;(3)推出「旅行社鼓勵計劃」及「綠色生活本地遊鼓勵計劃」,按旅行社接待旅客人數,提供每名旅客出境100元、入境120元、本地200元的鼓勵金。
儘管如此,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上月中出席立法會經濟事務委員會會議時透露,本港原有1700間註冊旅行代理商之中,已有約100間受疫情影響結業,但仍有不少旅行社維持商業登記,等待「寒冬」過後重新起步。不過,第五波疫情相當嚴峻,眼下這個「寒冬」不知道要捱到何年何月,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上周三(2月23日)發表任內最後一份《財政預算案》,繼續沿用「財政支援」的方式,預留12.6億元發展旅遊業,其中6億元設立為期三年的「文化古蹟本地遊鼓勵計劃」,並繼續支持「綠色生活本地遊鼓勵計劃」;另外6億元支持旅發局重振旅遊業及推行國家文化及旅遊部發布《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工作;餘下的6000萬元則資助旅遊從業人員培訓。
「吊住條命」無法「激活產業」
然而,這樣的「財政預算」,實在不知如何才能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城市旅遊樞紐的定位,更不知如何促成香港成為國家寄予厚望的「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首先,業界一潭死水,固然需要特區政府提供支援,但當局只是故伎重演一些既有的鼓勵計劃、宣傳推廣和人員培訓,恐怕只是「吊住條命」。以新加坡旅遊政策為例,當地政府推出觀光消費劵(SingapoRediscovers Vouchers),讓每名新加坡永久性居民皆可獲100元新幣(即港幣570元)購買當地旅遊景點門票、遊覽行程及支付酒店等。這項措施可讓推動市民積極參與本地遊,令當地旅遊活動不至於完全停頓,而連帶的消費效應也可促進經濟發展。反觀特區政府,即使去年向每名成年市民派發5000元電子消費券,但並沒有規定有關款項必須用於旅遊活動,例如博物館、主題公園,古蹟景點等等,至今年將會加碼至每人1萬元,但同樣未能做到「精準輔助」,自然無法激活旅遊產業。
其次,除了幫助旅遊業界恢復生命力,也應著手籌劃未來。事實上,上述提及的兩大本地旅遊特色——過度依賴外地旅客和購物消費活動,已經難有新動力,某程度上甚至變成旅業持續發展的「絆腳石」。正因為此,特區政府更加需要藉此「旅業寒冬」進行結構性調整,積極開拓以後的全新旅遊模式,同時改變以往那種過度依賴外地遊客的「高量低值」格局。不過,在結構重整之前,應先了解既有結構的成因,才能對症下藥。
檢視「死因」才能「重生」
2003年香港爆發非典型肺炎疫情(SARS),旅遊業首當其衝,當年4至6月,訪港旅客人次只剩165萬,比2002年同期大跌57.9%。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和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及時與業界溝通,推出推廣計劃、開拓新增景點,並獲內地開放「港澳個人遊」(自由行)。訪港旅客由2003年的1,554萬人次,增加至2013年的5,430萬人次(見上表),業界在那十年間迎來黃金時期。然而,這個「輝煌」,也使本港旅業客源結構出現翻天變化——在1997年,內地旅客佔香港整體旅客的21%,至回歸後到2002年,內地旅客佔比已逐漸增加至41%,及後再於2003年躍升至55%,至2018年已接近八成。
香港與內地關係緊密,旅遊業傾向內地市場亦屬自然,問題在於,香港對內地旅客來說,除了購物消費,其他並不吸引。據立法會秘書處文件,2016年的內地旅客中,有86%曾購物,只有7%及3%到訪文化景點及遊覽綠野風光。中銀香港經濟與政策研究主管王春新曾於2016年統計,2003年訪港旅客的購物金額僅335億元,到2014年已飆升至1,972億元,帶動本港零售業總銷售值從1,729億元增加到4,945億元。據他推算,這十一年間旅客購物對本港零售增長的貢獻率為 51.1%,即提供超過一半的零售增長動力。業界找到生財之道,更加依賴這種以消費購物為主的旅遊模式——問題是,特區政府同樣被動,完全漠視岌岌可危的結構危機。
第一,香港受惠於獨立關稅區的稅務優惠和四通八達的貿易關係,以產品應有盡有、價格公道、質量保證著稱,吸引中外旅客到此一遊;然而,隨著全球化發展的推進和國家對外貿易的開放,加上網絡購買服務的成熟和蓬勃,香港與海外及內地的商品差價越縮越窄,「購物天堂」的優勢也越縮越小。例如「智經研究中心」2020年10月發表的研究報告《未來之「旅」:回顧香港旅遊業20年的高山低谷》指出,在2014至2019年間,過夜旅客「購物」總額不升反跌,由1,364.5億元大跌超過五成至656.7億元。
既要「物質消費」也要「精神享受」
第二,這種模式形成了大量從事零售、餐飲及住宿行業的「低端」服務人口,佔香港總就業人口約15%,但其工資中位數卻只有1.3萬元,比從事金融、地產、保險等行業的2.7萬元低得多,可謂「高量低值」。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研究助理教授陳宗誠以往接受《香港01》訪問時曾批評,「高量低值」只可為香港帶來短期的經濟回報,卻沒有為香港的其他方面增值,甚至可能限制社會的長遠發展。他解釋,一個城市長期依賴某種旅遊主題和產品的話,一旦該類產品需求下跌,或受其他難以控制的外在因素所影響,旅遊業便會大受打擊,而該城市則可能因缺乏足夠靈活性或抗逆力作出及時有效的應對,導致旅遊業界和本土經濟急速下滑,絕對不是一種健康現象。
第三,特區政府大舉開放內地旅客來港消費時,既低估市民心理承受能力,亦未能因應需求擴展空間、增設配套、調整供應,導致人潮處處、物價上升,影響港人日常生活,衍生不少「陸港矛盾」,不但傷害兩地人民感情,而且破壞央港互信,為日積月累的「反對政治」儲備了不少「政治彈藥」,至2019年反修例風波一發不可收拾。
檢視了旅遊業的「死因」之後,就該據此進行一場結構性的「大手術」,而接下來需要繼續回答的是——除了一堆光鮮亮麗的營業額和GDP之外,「旅遊業」對一個城市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除了琳瑯滿目的商品和薈萃中西的美食之外,我們還希望為到此一遊的人們留下怎樣的人文體驗和精神享受?本地遊、綠色遊、文化遊、深度遊的方向全都正確,但如果政府缺乏總體旅遊方針和整存產業政策,光憑特首林鄭月娥成立一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或單憑陳茂波預留區區十數億元的「老掉牙」財政資助,以為可以任由一個就快斷氣的市場自然開發全新旅遊產品,恐怕只是癡人說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