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再次腰斬 距離信用破產還有多遠?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在美國聯儲局加息的壓力下,近期多個知名加密貨幣腰斬。1月31日盤中,總市值第一的比特幣價格在3.69萬美元上下波動,較去年11月8日創下的最高價6.75萬美元回撤了約50%,創2012年來最差開年表現。市值第二的以太坊報價0.24萬美元,較去年11月10日創下的最高價0.486萬美元回撤50.6%。備受馬斯克(Elon Musk)推崇的狗狗幣(Dogecoin)較去年5月最高價回撤80.9%。除此之外,加密貨幣總市值也一度接近腰斬。
根據金融數據網站TradingView的統計,加密貨幣的總市值在去年11月達到了近3萬億美元高位,但好景不長,各加密貨幣價格隨後接連遭腰斬,短短三個月時間,市值已被抹去1.3萬億美元。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近日在《紐約時報》撰文指,儘管1.3萬億美元的損失只相當於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暫時並不會對金融系統造成太大衝擊,但加密貨幣價格大起大落,波動似乎與基本因素無關,投資者買入這樣的投機性金融產品時往往沒有意識到其中的風險,因此,他把加密貨幣和十五年前的次按危機相提並論,直指在兩者之間看到了「令人不安的相似之處」。
加密貨幣大行其道不過是最近十年的事。靠高舉抗通脹大旗,比特幣吃了第一隻螃蟹,其後成百上千種加密貨幣被幕後資本推向市場。據Statista數據,2013年至2021年5月,加密貨幣的種類從不足100種發展至約5,400種,8年間增長82倍。加密貨幣是否真的如克魯曼之前所說,是一場龐氏騙局?未來又將如何發展?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302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2年1月31日)《加密貨幣再次腰斬 距離信用破產還有多遠》。按此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