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龍尾灘生態災難 看香港保育有多「離地」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大埔龍尾灘本是一個極具生態價值的泥灘,曾錄得管海馬、海龍、斑砂海星、海牛等逾400種海洋物種,而且是一個距離汀角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Site of Special Scientific Interest,SSSI)十分鄰近的地方,但現時卻成為一個供市民游泳的泳灘。龍尾灘變成泳灘的過程十分弔詭,先是由大埔區議會以「大埔缺乏泳灘」為由,倡議興建龍尾人工泳灘。
及後,時任特首曾蔭權將計劃納入2005-2006年度《施政報告》中的25項優先展開市政工程之一。當民政事務局於2012年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正式動工興建人工沙灘,便開始引起社會各界關注以及反對,侯智恒也是其中一員,「大學有不少成員都表示這個灘並不適合做泳灘,為什麼要強行在泥灘上興建泳灘?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政府如此堅決,根本是違反生態理論。」
「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最早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現,人類開始意識到經濟增長、城市化對環境造成巨大壓力,對於國家的發展模式感質疑。事實上,保護自然環境是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城市、每一個人類需要負上的責任,一個城市未必能逆轉現時的劣勢,但如果每個城市、國家都能夠就環境保育推行一些政策,造成的影響或許足以化解生態危機。環境保育有一句口號,「think global, act local」(國際思維,本土行動),每一個本地行動所影響的都是國際性,那麼香港在環境保育方面,又有何行動呢?它屬於建設的一群,還是破壞的一群?
系列報道: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297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1年12月28日)《「可持續發展」全球有責 保育政策不彰釀生態災難》。按此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第297期《香港01》電子周報其他獨家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