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選舉2021.專訪 | 科創界候選人吳池力:科研人闖政壇
「那個項目能做成,我就已經發達了,哪還需要來選立法會議員?」第七屆立法會選舉功能組別科技創新界候選人、香港科技大學副研究員吳池力談起自己的環保科技公司,開了個玩笑。
他口中的項目,是與香港某巴士公司合作建設四千套環保供電系統,令無法接駁電力的站台也能利用太陽能或風力供能,再運用物聯網技術傳輸巴士實時運行位置和時間。無奈的是,項目試點前夕,修例風波爆發,智慧燈柱成為示威者的攻擊目標,巴士公司因擔心社會反應也將合作擱置。
時也運也,2019年的修例風波關上了吳池力致富的「大門」,隨之而來的政治改革卻推開了他從政的「窗戶」。「如果是以往的情況,我肯定是不敢出來選的,會怕。」吳池力坦言,完善選舉制度後,候選人得以回歸政綱本身,「想著如何去幫香港發展,去幫科技創新行業發展」,他於是勇敢報名參選。
界別從「IT」變「TI」
範疇闊了,選民少了
吳池力所參選的科技創新界,前身為資訊科技界,吳笑言是從「IT」變為「TI」(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科技創新),拓闊了選民界別,納入了大學科研平台和專業機構,也拓闊了科技內涵,「除了資訊科技以外,還有像生物科技、新能源、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等很多不同的方向,這次就包含在內了。」
儘管如此,科技創新界卻也成了選民人數最少的一個組別,由原本的11,082個選民(包括375張團體票和10,707張個人票),減少至只有73個登記團體選民。在小而專的界別中,吳池力與慧科資本董事、香港資訊科技聯會會長邱達根之間的競逐也不受普羅大眾關注。
當記者問及吳池力如何評價對手時,他謙卑地回應:「他是位優秀的科技投資人,擁有多年國際投資的經驗。創投固然重要,但現在科創行業才剛起步,更重要的是做好前面的基礎研究、產業化研究和科創企業發展。」爾後,他補了一句,「我還是更合適未來香港科創界發展。」
泉州來港15載
手握47項專利
「合適」,是吳池力在整場訪問中說得最多的一個詞。從經歷而言,吳池力在香港科技創新產業的各個位置都所參與,積累了一線經驗。他自2006年從福建泉州來港攻讀科技大學研究生學位,到2012年取得博士學位後,留校從事科研工作,先後擔任副研究員、研究助理教授、研究中心經理、研發部總監。在基礎研究方面,他手握著47項專利。在應用研究方面,他將研發基礎孵化成了兩間科技初創公司。
吳池力亦介紹,科技大學綠色建築及環境研發部下有五個研究中心和幾十個教授,「他們跟香港企業、內地企業、兩地政府的一些合作,都是我在幫忙協調,所以我非常熟悉香港和內地的業界」。
經驗固然是一部分,但吳池力作為一位初涉政壇的「素人」,更強調科研經驗所造就的「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擅長學習和創新
自信「年輕」是優勢
「不瞞你說,我最近才剛做爸爸。我去報名參選的時候,孩子剛好滿月。」吳池力談起家庭新成員,臉上露出笑容,「我現在要做新手爸爸,之後可能會做新手議員,這當中很多都是要去學的。」沒有誰天生就懂得做議員,吳池力相信,只要他能秉持一路走來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能力,就能做好議員。而他研發科技,創立兩間企業的過程,則培養了很強的創新思維能力。
吳池力認為,這兩大能力對於科技創新界議員尤為重要,因香港過去有很多束縛這一界別發展的問題,需要新的思維、新的視角去「打破」。現年37歲的他又補充,「年輕」也是他的資本之一,皆因科技創業者大多都是他的同齡人,共享同一套思維邏輯、問題視角,將有助他更深入了解業界所需,以此監督和問責政府,「這也是我未來希望帶進議會的東西」。
「我這次的政綱叫『真科創』,希望未來能督促政府實實在在、真真切切地提出真正的科創政策,而不是流於表面、做了卻沒有實際效果的東西。」吳池力總結道。
內部觀察總結教訓
四大方向推動「真科創」
圍繞著「真科創」,吳池力的政綱談及四個「真方向」:真投入、真匯才、真接地和真機遇。四大方向的提出,是基於吳池力在香港科技創新界「摸爬滾打」十多年的內部者觀察和思考。
「真投入」,針對的是香港科創投入力度不足的問題。吳池力引用2019年數據,香港政府在2019年的科技創新投入為263億元,佔GDP的0.93%,而新加坡的科技投入則佔GDP的1.84%,鄰居深圳的投入更是2%以上。「我們在基礎研究上就沒有大量的投入,而這實際上是科技創新的源頭,最基礎的一步。」科研投入的長期落後,到了每個科研人才的頭上,便是「項目資助不足」和「年輕教授申請難」的現象。除此之外,他還為這一數字定下KPI,若能進入議席,他將會建議提高科研投入,「按年增長20%,2025年增至500億」。
而如今僅20億元的創科創投基金,吳池力也希望能爭取增加到100億元。「100億元其實不是很多。」吳池力引用近期的一份統計,目前共有18間具有「香港基因」的獨角獸企業,即10億美元、80億港元估值左右的初創。吳推演,假設政府僅為每間企業提供1億元的扶持,20億根本不足以支持太多初創,「更何況我們要培育一些龍頭企業,讓香港科創界有『榜樣』,如果只投那麼少,效果完全沒有達到。」
吳池力又拿新加坡和深圳作比較。新加坡的特點是「廣」,由新加坡政府持有、運營的淡馬錫基金不止投資本地科創,也投資國際科技企業,為財政收入「開源」。深圳的特點則是「多」,科創基金投出的金額已逾三千億元(人民幣),「20億元,說出去真是被人笑死」。
與此同時,吳池力也注意到申請資金中的行政障礙。他以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TSSSU)為例,且不論該計劃需經嚴格遴選,拿到資助的創業團隊只是鳳毛麟角。當中的資助更是需要團隊先行墊付,事後再審計報銷。「如果有創業熱情卻沒有經濟條件的團隊就會被拒之門外。」
面對這一座座壓在科技創新人才上的大山,吳池力還提出加快審批流程、放寬申報項目、成立產業化基金,爭取內地科研經費來港等優化行政的政策方向。
香港有人有才獨欠人才
「香港有人,也有才,但卻沒有『人才』。」吳池力在談到第二個方向「真匯才」時說,據他觀察,各大專院校本科學生中,本地學生佔八成,但在碩士和博士學生中,本地學生僅佔了兩成,可見本地學生對從事科研工作、繼續深造的意願不足。
在外地學生方面,而香港雖然吸引了不少海內外的高學歷人士來港,卻因為香港人才政策的滯後與低效,並不能成功挽留他們。「每年大概有兩萬名學生來港讀書,但留在香港的卻只有不到一半。」吳池力感歎,香港應為國際科技人才提供稅務、保險、出行、住宿補貼及工作居留政策,以吸引人才,也可以通過增加科技人才引進配額、拓寬優秀人才引進名額,來解人才流失之痛。
「優秀人才引進計劃面向的都是有多年工作經驗,在業界有很強聯繫的人,我們可以吸引他們來港,在這裡快速建立一個優秀的科創企業,打造科創環境生態系統。」吳也建議,可以為國際科創團隊來港落地提供稅務優惠及辦公空間。
在本地學生方面,本地年輕人向來對金融及專業人士行業「趨之若鶩」,而對科技行業的「避之不及」。吳池力坦承,「哪個行業薪水高,大家肯定是喜歡去哪一個行業的。」但他強調,在大部分發達經濟體,工程師待遇其實非常高,所以更應把香港的科技創新行業的發展起來,讓更多人在行業中拿到高薪資、培養更多估值高的獨角獸企業,才能吸引年輕人來到這個行業。此外,他認為科技本身不是一個「孤立」的行業,而是企業提高生產力的一種方式,故建議可以通過加強專業在職培訓的方式,解決企業科技人才短缺的問題。
大學欠缺科技轉化激勵機制
第三個方向「真接地」,則是針對學界、業界都反復提起、未見改善的「香港科研成果轉化難」問題。吳便從他在高校十多年的工作觀察,總結出深層成因:「高校沒有充分建立科技轉化激勵機制。」於是,教授一味去做研究、發論文、上堂,卻忽視了與業界對接,忽視了去解決現實社會中的科技痛點。
吳以自己作為例子,「我真是『出道即巔峰』!」他感慨,「我畢業就是副研究員,十多年過去了,現在去競選的title(頭銜)依然是副研究員。」他表示,「教授」的職業頭銜的評估體系依然以論文為主,反而應用研究人員在大學中並沒有完整的職業道路,其一直從事的科技創新工作、科研成果轉化工作,在申請教職上不具備認受性。
但他也表示,高校正在改變,例如科技大學近年在教授的績效評估裡增加了科研成果轉化的相關指標。
另一方面,長久歷史所形成的高校管治制度並不利於應用轉化。例如專利政策,教授研發專利的所有權屬於大學,若要與企業合作也需經過學校審批,從而導致應用研發又遇到不少行政阻礙,「我們應該鬆綁這些專利政策」。
以科技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系教授李澤湘為例,他是世界知名無人機公司大疆創新的創始人汪滔的導師。汪滔彼時在深圳創業,一時陷入低谷期,而李澤湘不止出面為汪滔引薦技術人才,還親自「下海」注資,介紹投資人,才造就了大疆這間估值過千億元(人民幣)的獨角獸。如今,李澤湘另一頭銜便是大疆創新的董事長。
「你知道嗎?18間有『香港基因』的獨角獸,有四家都跟李澤湘有關係。」吳池力說道,「我們要造就更多『李澤湘』這樣的榜樣,才能激勵教授們投入到應用研究,也能鼓勵更多年輕人加入這個行業。」
第七屆立法會選舉其他界別候選人請參閱香港01選舉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