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國家紛邁向工業4.0 中國如何走好自己的路?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中國現時工業出口執全球牛耳,近月報載,中國在2020年末更取代德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機械及設備出口國;聯合國工業發展組識統計顯示,這幾年來全球工業的年增長率徘徊於2-4%之間,中國則有6.7%,位居主要經濟體前列,為推動全球工業持續增長貢獻力量。在此發展過程中,中國湧現一批世界級企業。在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中,中國(包括香港)的企業佔124家,超過美國。
中國成功並非偶然,而是通過自己多方面努力達成。

工業互聯網的建設,保證了中國大量工廠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轉產,以生產防疫物資。這是經濟轉型的保障。圖為福建省多家企業緊急調配生產原料,轉產趕製防護服等衛生防護用品。(新華社)

早在2008年,曾鳴及威廉森所著的《龍行天下—中國製造業未來十年新格局》一書,已預見中國將首次有可能產生本土的世界級企業。該書指出,中國是以成本創新作為面向全球的競爭策略。成本創新是中國工業化成功其中一個重要推動力。何謂成本創新?

此外,除了成本創新,中國的工業化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策略,不斷改進才能有今日的成果。目前,先進國家正進入工業第四個時代,傳統製造業朝着智慧化、網絡化的方向轉型,融入網絡經濟浪潮。中國在2015年亦擬定了中國版工業4.0——「中國製造2025」。然而,要達至此目標面對的挑戰不少,羅文華於本文針對「中國製造2025」將有可能遇到的制約因素,提出六大建議。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288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1年10月25日)《中國工業化成功之路及進一步發展的方向》。按此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88期《香港01》電子周報其他獨家精選內容:

網絡虛假資訊氾濫 社會是時候嚴肅應對

陳同佳案了結以年計 死結在於玩弄政治的民進黨

活牛如奢侈品 政府莫視為等閒

中共探索超越西方的民主模式 展開話語權爭奪

歐盟正在推動印太戰略自主

貨幣體系百年變局 香港如何把握先機?

「60後」官員密集上位成主力 中共省級黨代會10月啟幕

核融合研發競賽升溫 「人造太陽」發電不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