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候公屋等到天荒地老 原因不止起得慢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上周日(10日)分享了「得意的想法」,說如果政府交付土地後建屋進度太慢,現時由政府發放給輪候公屋者的現金津貼應該由房委會支付,以創建問責精神。這個說法引起不少房委會委員反對,指房委會已經盡快把項目完工,反指要檢討的是失效的規劃過程。

在引發房委會反彈後,林鄭在急急澄清該言論不是建議只是「講笑」,亦指希望更能推動公營房屋的興建,可是建屋慢的事實始終需要正視。截至2021年6月底,香港人輪候公屋時間平均為5.8年,離「3年上樓」承諾仍差一大截。
事實上,輪候公屋時間愈來愈長,房委會的確要負一定責任,但是,運房局、發展局及其轄下部門,以至立法機關也難置身事外。更深一層的問題是,房委會的問題,其實也是政府的問題……
詳細內容請閲讀第287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1年10月18日)《公屋興建緩慢 不能只問罪房委會》。按此試閲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第287期《香港01》電子周報其他獨家精選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