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香港是刁難還是善待人才?

撰文:劉夢婷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去年為鼓勵年輕人到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高調推出2000個名額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但截至目前只有逾300人通過計劃入職。這不禁令人疑惑,到底是香港青年不願響應計劃,還是企業招聘不到人才?

特首林鄭月娥去年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以鼓勵香港年輕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資料圖片)

「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旨在鼓勵香港年輕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讓他們多加了解內地、把握發展機遇。根據計劃,持有2019年至2021年頒發的學士或以上學位的香港居民,都可參加。提供就業崗位的企業則須以月薪不低於1.8萬元的目標聘請畢業生,並派駐他們到內地接受在職訓練。港府會為企業提供每名畢業生1萬元的資助,為期最長18個月。

單看薪酬待遇的話,這對大學畢業生而言其實頗具吸引力;然而,計劃從去年底展開至今,只有逾300人成功入職,這到底原因何在?

人才市場供需失衡

一般認為,不少香港青年基於生活、文化及政治原因,都會抗拒前往內地工作。然而,以是次計劃為例,其實報名參與招聘的人數頗多,只是最後錄取得少。

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兼全國人大代表洪為民接受《香港01》訪問時,談及就業市場供需的問題:「經過勞工處報名參與應聘的人有5700多,就業需求是有的,但是企業想聘請的人不一定來(應聘),應聘的人未必是企業想要的。」

他舉例,某間中資公司香港分部在計劃中提供100多個職位空缺,有數千人前去應聘,但生物科技的職位連一個合適人選都沒有招到,「在香港學生物科技本身就很賺錢,肯定不願意去國企打工了。」另外,按照規定,參加計劃的機構須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均有業務,包括駐港內地企業,倘若機構不滿足同時在兩地均有業務的條件、抑或是機構的香港分部太小無法招聘,就無法參與此計劃。

有需求的企業未必符合招聘計劃,有供應的畢業生又未必符合企業要求,這是否意味,計劃未必能夠滿足就業市場中雇主及應聘者的需求?洪為民認為,二者之間的需求的確會有gap(差異),「有一些特殊領域,比如算法、人工智能的人才,市場需求非常大。內地也很需要這些人,兩邊都不夠。」

香港科學園訪客中心內有關本港金融科技發展的展覽。(黃寶瑩攝)

香港本就面對創科「人才荒」

其實,內地市場所需要的人才,正正也是香港所短缺的。計劃至今共有370多間企業提供超過2,800個職位空缺,主要來自商用服務業(超過400個職位空缺)、金融業(超過300個職位空缺)、電子製品業(超過300個職位空缺)、進出口貿易(超過200個職位空缺)、及其他製造業(超過150個職位空缺)。值得一提的是,當中有一半為創科職位,包括研究及開發、資訊科技、數據分析、系統發展、數碼營銷、工程、資訊保安、與科技相關的知識產權或技術轉移工作等。

問題是,香港本就面對創科人才短缺的問題。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6月曾在電台節目裡表示,去年疫情剛爆發時,科學園有1,000多個科技職位空缺,結果只有不足200個職位招聘成功;而今年3、4月職業博覽有270家公司招聘2,400個職位,空缺比去年多1倍以上,65%的空缺涉及人工智能、機械人技術、大數據、智慧城市、醫療科技等。除此,根據世界銀行統計,於2017年,香港每百萬人當中僅有約3,000名研發人員,滯後於韓國、日本及新加坡等地;而香港創科行業多為中小型企業,對外國人才的吸引力較小。

無可否認,「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用意良好,但特區政府在香港創科人才面臨短缺的前提下,不但沒有想方設法培訓、招攬、留住人才,反而把他們往外送。

港府招攬人才誠意欠奉

實際上,不單是創科領域,政府在人才培育方面的政策實施向來不夠積極,香港入境事務處曾統計,2018年各項人才計劃申請人獲批宗數總計66176宗,佔香港勞動人口1.67%。縱觀各計劃的申請條件,除卻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及輸入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計劃條件較寬鬆外,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優才計劃)及科技人才入境計劃條件都屬嚴格。例如,優才計劃每年設一定配額,以吸引世界各地高技術人才或優才來港定居,提升香港的國際競爭力,去年更是把配額上限由1000個提升到2000個,但獲批數目每年都沒有達到配額上限。根據立法會公佈數據,從2006年6月開始實施以來,該計劃下共有7127名申請人獲分配名額。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調查曾表示,除了宣傳不足以外,優才計劃的人才標準不透明、申請程式複雜,以及續簽嚴格等都是很大的限制,影響計劃的吸引力。

相比之下,不少國家或地區均十分重視人才吸納工作。就海外而言,新加坡以綜合策略全方位吸引外來企業、投資者和學生等世界各地的人才,並成立一站式平台,提供當地就業、生活、投資、創業、職位招聘等資訊。新加坡人力資源部網頁顯示,2020年獲批簽證的境外高階人才達17.71萬人,約佔新加坡總勞動人口的4.9%,去年新加坡外國勞動人口共計123.15萬,約佔新加坡總勞動人口的34%。

至於毗鄰香港的深圳,亦以上百萬的高額補貼吸引高層次人才,內地大學生通過人才引進方式落戶深圳,手續和流程相對簡單、高效,亦能享受高額住房及生活補貼。2016至2020年期間,深圳新引進人才120萬人;2020年,深圳市大學學歷及以上的人口佔比28.8%,為全廣東省最高;而2021年發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則顯示,深圳2020年常住人口數達到1756萬人,較10年前增加了713萬人,當中不乏高端人才。

反觀香港,不但把人才往外送,招攬人才誠意也欠奉。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兼全國人大代表洪為民接受《香港01》訪問時表示:「想走的人才始終都會走的,香港應該創造環境吸引這些人才,因為人才流動會增值,創造更多社會資本。」他指出,高企的房價、繁瑣的簽證審批流程,都像是在「刁難」人才。他憶及,有內地學者到香港來講課,獲批的工作簽證只允許他在某一間大學講課,如果要換學校就必須重新辦簽證,「這太麻煩了。」

什麼才是青年就業的真問題?

外地人才招攬不來,本地人才又培養不夠——這就是香港當下面對的人力資源困境,可惜特區政府卻未能對症下藥,甚至以為鼓勵青年北上發展就能突破困局。問題是,「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真的能夠解決本地青年的就業問題嗎?反過來問,特區政府真的明白港青面對什麼就業問題嗎?

洪為民曾經對《香港01》分析,若將香港青年分成三類,大灣區對各類青年的機遇是不同的:第一類是金融及專業配套服務出身的人士,大灣區可作為其目標市場,以拓展事業版圖;第二類是工科出身的年輕人,可在大灣區的科創產業找機遇,提高薪酬天花板;第三類是沒有進入大學的年輕人,可能在從事簡單勞動業,即便北上也不會有太大競爭力。

洪為民認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中有一半為創科職位,而香港的金融服務本身屬強勢,因此參與此次計劃的青年與上述三類大致相似,第三類會有所差異,「一些青年即便讀過大學,但由於所學專業是文史哲類(文學、歷史、哲學),在內地的就業機會並不算多,即便有工資也不高,也不能要求大灣區內地城市專門為他們提高工資。」洪為民續分析,大灣區內地城市的信息技術類工作崗位比香港機會多很多,而內地科技公司對英語能力要求並不高,適合動手能力強、技術過關,但英語水平欠缺的年青人。

至於計劃的目的之一是為加深香港青年對內地的認識,洪為民感嘆道,「香港所有年青一代人對內地的了解都太少了,這個計劃或許會促進他們的意願。」他指出,過去很多年青人持觀望態度,擔心在內地找不到工作、工資不夠高,計劃或將對他們有所幫助。

然而,若要增進香港青年對國家認識,這區區數千個名額的就業計劃,又怎會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