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願景》發布五周年 沙特能否擺脫「資源詛咒」?

撰文:盧偉文
出版:更新:

4月26日對沙特人有着切身且重要的意義。五年前的這一天,沙特阿拉伯《2030願景》計劃正式啟動,為一場聲勢浩大的改革大戲拉開了序幕。該計劃在沙特掀起摧枯拉朽的變革,令每一個國民都感到山雨欲來,尤其是女性和年輕人,更對計劃背後的「總設計師」、現任王儲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寄予厚望。上個月底,穆罕默德在《2030願景》頒布五周年之際接受當地電視台訪問,表示過去四年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不少觀察家指出,事實與其宣稱的有所出入,多項指標與計劃原本設定的目標仍有一段差距,意味轉型遠未成功。那麼,王儲主導的這場全方位改革到底存在什麼問題,又為何不被外界看好?

沙特《2030願景》已啟動五年,但多項計劃與原定目標仍有一段差距。(美聯社)

作為海灣地區最大的阿拉伯經濟體,沙特以豐富的天然資源著稱,其石油儲存量佔全球探明總量的四分之一,出口量則常年位居世界首位,在國際原油市場上扮演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沙特便憑藉「黑金」石油成功躋身全球人均高收入國家的行列。不過,在享受「石油恩典」的同時,該國也遭受到「資源詛咒」的困擾,由於經濟上長期依賴於石油出口,沙特的產業結構十分單一,社會趨於保守和僵化,政治氣氛極度壓抑,是典型的「食利國家」(rentier state)。

早在2011年「阿拉伯之春」席捲中東及北非各國之際,位處「中東心臟」的沙特王室已是如坐針氈,生怕推翻專制政權的抗議示威浪潮波及自身。當其時,沙特境內通脹高企,有近七成人無瓦遮頭,年輕人普遍找不到適合的工作,女性則近乎被剝奪工作機會,底層人民的不滿早已是暗流湧動,只不過缺乏政治渠道表達,才得以維繫表面的平靜。

面對隨時燎原的民間怒火,前國王阿卜杜勒(Abdullah bin Abdulaziz)立刻做了歷代沙特王室都會做的事—派錢施恩。他拿出國家年度預算的約85%、即1,300億美元(約10,090億港元),分給所有不滿或可能不滿的社會各階層,以作安撫。其中,有約2,500億沙特里亞爾(Riyal)(約5,170億港元)留給了宗教界、軍隊、學生和失業人士,另外一半則用來興建國民住宅。

油價持續下跌 國家不能不變

一系列的惠民措施確實為政權買到了一些時間,但從2014年開啟的油價下跌行情還是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節錄

上文刊登於第267期《香港01》周報(2021年5月31日)《《2030願景》發布五周年 沙特能否擺脫「資源詛咒」?》。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67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保釣運動50年 香港人還愛國嗎?

死因庭案件積壓 法院行政宜改革

【治港新勢力.三】泛民低潮期: 蓄力調整還是「自然流失」?

由汽車蔓延至手機、電腦、家電 全球晶片荒的沉痛教訓

搶電視觀眾爭奪話語權 沙特土耳其掀中東「劇」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