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的未竟之路・書評|一場民主化實驗 顧及多元方見未來
撰文:曾柏川
出版:更新:
對外人而言,緬甸軍政府時常被描繪成社會進步的最大阻力,但史學家兼緬甸政府前顧問吳丹敏(Thant Myint-U)卻將國家的不幸上溯至殖民時代,批評英國離開時沒有把問題帶走,反而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埋下近七十年來民族矛盾和衝突的種子。今年2月軍方在敏昂萊(Min Aung Hlaing)領導下再度發動政變,似是歷史的輪迴。
身為聯合國前秘書長吳丹(U Thant)的外孫,吳丹敏在其博士論文《現代緬甸的形成》中,已對十九世紀緬甸社會過渡至殖民統治的過程有深入研究,其後在撰寫《失落足跡之河:個人的緬甸史》時,他更明白矛盾之源不只有軍事獨裁統治,還有導致戰爭、孤立、貧困的獨特民族主義。這名愛國份子因此在本書屢次疾呼,緬甸需要的「不是簡單的政權更迭,而是更徹底的轉變」。(節錄)
只要是能擺脫軍事獨裁統治的作為都可取,但這麼做的同時必須進行會真正造福老百姓且會以公道方式結束數十年內部衝突的經濟改革。
上文刊登於第266期《香港01》周報(2021年5月24日)《緬甸的未竟之路 顧及多元方見未來》。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