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家全拿・書評】以慈善奪取世界的假面菁英

撰文:羅乃智
出版:更新:

提到「慈善」,總有種偉大、光明的感覺,畢竟當有資源的人無償地為弱勢人士付出,豈非妙哉?但或許,有時事情並非如表面看來那麼簡單,如果慈善只是手段,而非出於慈善家的真心,我們又應該如何看待這種行為?

根據考據,慈善(charity)一詞源於古法語charite,起源於caritas,也就是「愛」的意思。據《聖經.使徒行傳》4章32節記載:「那許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沒有一人說,他的東西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這顯示慈善活動在較為早期的時候,有濃厚的宗教味道。到後來封建皇權確立,「行善」成為貴族的活動,例如在糧荒時派米賑災、疫病時贈藥救人等,而現代社會慈善活動的目的,當然不止於幫助某個特定的宗教信徒,而是進一步旨在解決社會問題。這就是慈善活動的演化。

如果富人對窮人的善舉只是手段,而非出於真心,我們又當如何看待這種行為?(Getty Images)

在二十一世紀資本主義社會中,慈善活動的宗教意味明顯退卻,也因在民主政制下,再沒有實然的皇室貴族,換了的主角是一眾大資本家、科技巨頭、政客等。紐約大學新聞系講師、前《紐約時報》國外特派員阿南德.葛德哈拉德斯(Anand Giridharadas)在其著作《贏家全拿:史上最划算的交易,以慈善奪取世界的假面菁英》(Winners Take All: The Elite Charade of Changing the World),就分析了這個充滿現代社會特色的行善現象,並冠名為「慈善資本主義」(philanthropic capitalism)。只是,這種慈善資本主義的要旨似乎並不是解決社會問題,反而是把問題控制在一個微妙的平衡裏,好讓富人繼續高枕無憂地賺錢。這顯然充滿矛盾。

阿南德認為,慈善背後的邏輯是避免窮人組織起來對抗富人,以富人對窮人的慷慨抵消社會真正需要正視的不平等及權力分配問題。福特基金會總裁沃克就是一個好例子。

沃克在黑人家庭長大,母親和一個不給她名份的男人生了兩個孩子,令她意識到必須努力改變自己和孩子的命運。因着洛克菲勒家族響應政府的政策,沃克幸運地成為可以參加「啟蒙」計劃的孩子,並成功地譜寫「知識改變命運」的故事,入讀德州大學,畢業後任職瑞銀集團,更成為洛克菲勒基金會的一員。但與此同時,沃克身邊的同齡表兄弟,無不是進出監獄,甚至落得在獄中自殺收場。

沃克在福特基金會的日子裏,才意識到其實這些社會不公義、不平等,往往源於權力階級爭取為自己減稅,而這收回來的稅,原本也可用之於改善教育、社會問題等須由政府策動的計劃。沃克的覺醒,令他成為參與「矯正」社會問題的一員,可惜的是,根據阿南德的觀察及描述,似乎就算去到基金會總裁的級數,沃克也無法撼動權貴的既得利益......(節錄)

阿南德指出,大部份慈善演講或座談會中,均不會聽到尖銳的話題和觀點間的衝突,整個畫面相當「和諧」。圖為蓋茨(Bill Gates)夫婦及「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一場新聞發佈會上。(Getty Images)

羅乃智
主修公共政策,現居倫敦

《贏家全拿:史上最划算的交易,以慈善奪取世界的假面菁英》;作者: 阿南德.葛德哈拉德斯(Anand Giridharadas);譯者: 吳國卿;出版:聯經出版公司(台北);出版日期:2020年7月

上文節錄自第265期《香港01》周報(2021年5月17日)《贏家全拿 慈善讓富人高枕無憂》。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65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少干預」人口政策 「少子化」後患無窮

政府購入奧運轉播權 推廣體育不能單靠電視

以色列衝突管理失敗告終 不解決以巴矛盾 和平只是表象

治港新勢力蓄勢待發

從鐵路到「蠻驢」 中國物流大爆發

「終審法院」續封特朗普帳戶 網上言論該由Facebook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