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問題折射出平視外交觀 內地不再「崇洋」 港人如何自處?

撰文:周萱
出版:更新:

從歐盟、美國、英國、加拿大上周一(3月22日)聯手以新疆人權問題制裁中國,引發後者即時強力反制,再到H&M、Adidas等跨國品牌被揭發出以「強迫勞動」為由拒用新疆棉花,激起內地民眾集體抵制,新疆治理問題成為上周的輿論焦點。該議題之所以能引起中西方如此激烈交鋒,正反映了雙方在治理文化上的根本差異,也透視出中國官民對西方的視角轉變。
觀乎中國官方的強力回擊及民眾的自發抵制,這已不能以「戰狼外交」或「民族主義狂歡」等簡單概念去理解,其所實質體現出來的是中國上下對治疆模式的大體認可,同時拒絕接受西方將自身標準當作唯一是非對錯準繩、並據以制裁他國的做法。
這意味着,無論是內在心態,還是外在姿態,中國已能「平視」西方,而非像過去般不知不覺地抬頭「仰視」,而中國政府和人民因而愈發要求西方尊重中國的制度與文化。在此愈加明顯的變局中,處於中西外交風波之中、卻與內地有不同歷史背景的港人,顯然需要重新審視自己對中對西的視角。

H&M、Adidas等跨國品牌被揭發出以「強迫勞動」為由拒用新疆棉花,激起內地民眾集體抵制。(新華社)

上周一,當中方在中美會談時擲地有聲的「平視外交」引發的餘震猶在之時,歐盟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黨委副書記張君正等四名官員及新疆建設兵團發起制裁,英加美隨後跟進。此前,中國正與歐盟代表團商議來訪新疆的行程,不過,歐盟堅持要探訪被定罪入獄的維吾爾族學者土赫提(Ilham Tohti),中方則指這種要求「恕難接受」,導致計劃3月16日觸礁。對中國來說,歐盟在未到新疆「走一走、看一看」便施加制裁,反映了其「居高臨下」的說教姿態。

因此,中國當天就宣布反制裁,名單包括十名常在新疆和香港等議題上鼓動制裁中國的歐洲議員及學者,以及歐盟理事會政治與安全委員會、歐洲議會人權分委會等四個實體。外交部副部長秦剛當天深夜召見歐盟駐中國代表團團長郁白(Nicolas Chapuis),提出嚴正抗議,次日又召見英國駐中國大使吳若蘭(Caroline Wilson)表達譴責。即使歐洲議會批准《中歐投資協議》的議程因此暫時脫軌,中國外交部也強調「是歐盟挑釁在先」,拒絕讓步。中方後在上周五(3月26日)對英國發起對等制裁,名單包括九名對華鷹派英國保守黨議員,以及保守黨「中國研究小組」等四個實體。

2021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與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抵達阿拉斯加,準備與美方官員面對面會談。(資料圖片/美聯社)

上周一,當中方在中美會談時擲地有聲的「平視外交」餘震猶在之時,歐盟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黨委副書記王君正等四名官員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公安局發起制裁,英加美隨後跟進。此前,中國正與歐盟代表團商議來訪新疆的行程,不過,歐盟堅持要探訪被定罪入獄的維吾爾族學者土赫提(Ilham Tohti),中方則指這種要求「恕難接受」,導致計劃3月16日觸礁。對中國來說,歐盟在未到新疆「走一走、看一看」前便施加制裁,反映了其「居高臨下」的說教姿態。

因此,中國當天就宣布反制裁。

上文節錄自第258期《香港01》周報(2021年3月29日)《內地走出「仰視西方」心態 港人如何自處? 新疆問題折射出的平視外交觀》。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58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港人該怎樣調整「仰視西方」視角? 新疆問題折射出的平視外交觀

中央重塑從政規則 泛民政黨何去何從?

歧視、套丁、土地房屋 重重隱患下的丁屋政策

當西方心理學遇上東方佛學 疫下悟道 探尋心靈慰藉

從亞洲富豪到亞裔歧視 新「東方主義」之風吹向何方?

從瑞士禁蒙面法說起 「同化合流」抑或「多元分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