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殺記者案重評 拜登沙特政策利用反王儲情緒?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上周五(2月26日)一如預期公布了對沙特異見記者卡舒吉(Jamal Khashoggi)於2018年土耳其沙特使館遭殺害一案的「沙特政府角色」評估,指掌握沙特實權的王儲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批准了「在土耳其伊斯坦堡拘捕或殺害」卡舒吉的行動,首次將此次事件責任歸於穆罕默德,一改特朗普政府的「包容」態度。
其後,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公布所謂的「卡舒吉禁令」(Khashoggi Ban),對76個疑在海外威嚇異見人士的沙特國民實施簽證限制;而財政部同日也宣布制裁一名作為穆罕默德左右手的沙特前情報高層,以及被指曾參與卡舒吉案的王儲私人衛隊。拜登還指,3月1日會就美沙關係發表聲明。不過,明顯缺席的是針對穆罕默德個人的行動。
採取漸進主義的考量
拜登的沙特政策主要受到四種考慮所左右。兩種是政治考慮:一方面,拜登着意重建美國在國際社會上的道德高地,對於穆罕默德種種備受關注的違反人權行為須予以回應;另一方面,國內自由派意見領袖的施壓,使其行動不得不有一定力度和象徵性。其餘兩種是策略考慮。
首先,中東遠非拜登外交政策的重點—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早前就引述匿名拜登顧問稱,中東連美國頭三大外交重要地區也算不上—因此拜登的政策目標就是在盡可能不必插手的前提下保障該區不會發生大動盪。然而,另一點考慮是,美國必須能保持其區內局勢操盤人的地位,避免留下權力真空,讓諸如中國、俄羅斯等對立勢力過度介入。
利用反王儲情緒?
拜登的漸進式關係重整,從沙特國內政治的角度看來也有其合理性。「親國王而遠王儲」的手段,長遠而言真的有可能在沙特引起另一波權力再平衡。穆罕默德自2017年正式被選為王儲後,在國內以一連串強壓手段去清掃自己的潛在挑戰者,從同年將數百位皇親國戚拘留,到去年將前王儲穆罕默德納伊夫(Muhammad bin Nayef)收監並控以叛國罪。
這些行動已成功將原來以家族共識為基礎的王室變成對穆罕默德個人的「定於一尊」,引起一眾王室成員的不滿—去年8月,埃及阿拉伯語媒體Arabi 21在遍覽超過250位王室成員的私人社交媒體帳戶後,就發現他們全都曾暗示反對穆罕默德掌權。
如果美國當局針對穆罕默德的行動有時間逐步升溫,從如今不再視穆罕默德地位與拜登對等,進而要求在奧巴馬時代與美關係密切的穆罕默德納伊夫獲釋,甚至暗中支持薩爾曼之弟艾哈邁德(Ahmed bin Abdulaziz)重拾沙特傳統上的「兄終弟及」制。長遠而言,穆罕默德的地位並非沒有被動搖的可能,而這個過程若能成功,將鞏固美國在沙特的影響力,且能除去這位近年多次引起區內不穩的領導者。
上文節錄自第254期《香港01》周報(2021年3月1日)《謀殺記者案劍指王儲 拜登沙特政策是險棋一着》。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