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上市 新舊經濟在港大對碰
繼「螞蟻」之後,「快手科技」(下稱「快手」)又成城中熱話,截至上周五(1月29日)上午9時,快手公開發售部份已超額認購465倍,市場凍資逾萬億元。香港未來三年可能迎來40隻中概股龍頭回歸,當中不乏快手之類的新經濟概念股。然而,這股熱潮卻令人憂喜參半:「喜」在市場熱錢不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憂」在這些新經濟概念股中竟無一間港企,反映這座城市經濟模式的守舊與滯後。新經濟來勢洶洶,除熱烈認購新股,香港人或許還需有更多思考。
摩根大通估計,快手上市後,總市值達620億美元(約4,800億港元)。以香港市值最大的「藍籌股」之一「新鴻基地產」為例,上市將近四十年,如今市值不過3,000億港元。然而,以業務表現來講,「新地」去年撥歸股東溢利為235.21億元;快手目前卻連年虧損,由2017至2020年頭九個月累計虧損1,495億元人民幣(約1,794億港元),招股書更寫明,「日後未必能達到或維持盈利水平。」為何擁有成熟業務體系和穩定資金流動的龍頭地產集團竟然不敵一家連續三年虧損的創新媒體?
縱觀港交所上市企業的市值排名,過往被金融、地產等傳統行業霸佔的排行榜,如今已被新興科技企業所佔據,騰訊和阿里巴巴兩大內地科網巨頭輪坐港交所「第一把交椅」。截至上周五,騰訊控股市值高達六萬億元,是金融龍頭股中國建設銀行的四倍,可見金融市場的經濟秩序已然洗牌,以科技企業為代表的新經濟正挑戰傳統企業所代表的舊經濟。
快手何以超過新鴻基?
什麼是新經濟?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向《香港01》解釋:「狹義上講,新經濟以前指『信息經濟』,但現在的信息經濟已經更廣了,不止是電郵之類的互聯網經濟,而是從互聯網到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到智慧工廠、智慧社會。這些是廣義上的新經濟,也指新興產業。」
快手正是新經濟裏的典型代表,本來是一間「媒體」,但業務又完全不同於僅靠廣告和內容賺錢的傳統媒體,而是融合大數據技術,加入電商、網絡遊戲、直播等新興業務。廖群分析道:「電商行業當中,最大的是阿里巴巴,但行業不斷創新,快手的業務範圍更能朝着『智慧型方向』發展。」
快手的主營產品並非實體產品,而是手機應用程式,且是內地近年最火熱的媒體細分市場—短視頻。根據數字產業研究諮詢機構「艾瑞諮詢」估計,2020年,內地短視頻市場收入將達到2,110億元人民幣(約2,532億港元);短視頻日均活躍用戶數達6.29億,而在2015至2019年間的複合年增長率高達98.6%,相當於每年翻一倍(圖1)。另據快手招股書,截至2020年11月,該平台的日均活躍用戶數高達2.63億,電商成交額則達2,041億元人民幣(約2,449億港元)。凡此種種,皆可見快手擁有極大的發展空間,難怪會成為市場新寵。
快手只是「中概股赴港潮」中的一員,香港作為全球交投最活躍的國際金融中心,既是新興科技公司上市的首要選擇,也是在美上市的科企巨頭回流中國的落腳點。據證券公司「富途牛牛」統計,2020年共有九隻中概股回港上市;而集資金額達100億港元以上的11間企業中,有六間為中概股二次上市(表)。這只是開始。摩根大通近日表示,最新統計,仍有22隻美股符合港交所第二上市資格,包括拼多多、百度、嗶哩嗶哩等新經濟公司。
中概股為何偏好香港?
「中概股本身就很有潛力,且是從一個被壓抑、被遏制的市場到了一個相對開放的市場。」廖群指出,近年美國投資環境愈來愈差,「中美貿易戰,包括金融戰和科技戰都會打下去。中概股在美國市場很『不舒服』,被迫回流。」他續指,背靠祖國的香港對企業而言有很大吸引力,「大家都看好中國經濟,看好中國新興產業發展,實際上,投資者很願意投資這些行業,也就造成中概股的『火熱』。」
隨着國際形勢巨變,從國家戰略角度,作為中國境外市場的香港,正好能為對外資需求強大的中國新興產業提供融資功能,分擔上海和深圳交易所的上市需求。廖群表示,深圳有創業板,上海也有科創板,「但畢竟內地上市要排隊,資本市場不是很成熟,要慢慢來,不能太快,所以肯定是滿足不了需求的」,相較之下,「香港市場還有很大空間來接收中概股。香港在國際化方面肯定較A股市場有優勢,也吸引了更多的外資。」
有了「天時」和「地利」,又怎少得「人和」?事實上,中概股之所以能夠回流香港二次上市,與香港交易所(港交所)自2018年展開的股票市場改革—開放「同股不同權」架構不無關係。改革後,公司發行普通股份和特權股份,兩者擁有不同的投票權,後者每股最多有十票,前者則只有一票。過往,港交所對於上市公司的審核停留在傳統企業的標準,且實行「同股同權」制度,即無論是公司主席還是小股東,手上持有的每一股都擁有同等投票權,這一度阻礙不少中概股來港上市,例如2014年赴美上市的阿里巴巴就是典型例子;至2018年改革制度後,容許未錄得收入和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以及採用「同股不同權」架構的新經濟公司來港上市,從此改變港股融資生態,阿里巴巴也於2019年回流。
借力內循環方能救港
金融市場的蓬勃自然令股民欣喜,但除了「借孖展抽新股」之外,香港要思考的實在不少。首先,除了中概股回流,北水湧港同樣勢不可擋,相信將對恒指成份和資金來源帶來結構性的改變,而這無疑驅使香港需要重新尋求作為金融中心的定位—不僅是「國際的香港」,更要做「中國的紐約」。其次,當金融市場的蛋糕變大了,除了要求提升這類巨企公開發售股份佔比、讓更多散戶一嘗甜頭之外,是否應該考慮徵收相關稅項,好讓政府積極透過「財富再分配」,令每一個香港人,尤其基層市民,都能分享繁榮成果?最後,舊經濟備受衝擊,新經濟又不成氣候,在這場金融狂歡當中,未來香港該怎麼辦?
「如果一個經濟體只靠金融一個行業是撐不起來的。」廖群強調,香港只有「四大支柱產業」(包含金融、貿易物流、專業服務和旅遊業),本身已不足夠,「當然還有一個房地產,不過大家好像比較『憎恨』,就不怎麼提,實際上它的經濟佔比還是很大。」他續說,「傳統支柱中,金融還是很有前景,且會愈來愈蓬勃,但其他行業就在走下坡。」
來港或正打算來港上市的這批新經濟公司正正提醒香港,傳統舊經濟已受到挑戰,而停留在傳統舊經濟模式的香港,必須摒棄「積極不干預」的「佛系」思維,着力向新經濟轉型。同樣以「新地」和「快手」為例,前者仍然停留在地產、物流及實體零售,預計至2022年才分期落成一間數據中心;而後者成立不足十年,目前已在全國搭建了21間互聯網數據中心,當中有超過27萬台伺服器支援平台運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早前提出的「雙循環」戰略,正正有助香港經濟轉型。廖群近日發表網誌,強調香港應該重新思考如何在「外循環」做好「超級聯繫人」,繼而更加積極融入國家的「內循環」中。他接受《香港01》專訪時,從兩個維度提出香港發展新經濟的方向。
首先,透過驅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實現產研結合,打造新興科創企業,因為香港有基礎研發優勢,可與深圳合作促進科研產品落地入市。其次,推動服務業產業升級,將法律及會計等專業服務的企業客戶從傳統產業拓展到內地和香港的新興產業,尤其是信息產業,此舉可助港建立自身的信息科創企業。
廖群認為,除了市場力量,香港必須學習內地的新興產業政策,做到引導、容忍、規範。另外,港府也應設法營造「創業氛圍」,既可提升本地生產總值,又可為年輕人找出路,「不要老做中低檔(行業),他們做得不高興。如果開辦科創企業,對年輕人而言會非常吸引,一定程度上也能緩解社會問題。」
上文刊登於第251期《香港01》周報(2021年2月1日)《「快手」上市 新舊經濟在港大對碰》。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 瀏覽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