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了解後做出選擇 才是對自己負責
德國BioNTech核酸疫苗預計會於本季度首批抵港,然而,「是否注射」成為本港輿論關注的問題。日前,民建聯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近七成市民願主動接種新冠疫苗。而另一邊廂,Now新聞台在街頭進行的民調則指,有七成三的人因擔心疫苗技術未成熟,故表示不會接種。關於疫苗的爭議,有針對國產疫苗的否定,也有對疫苗副作用的擔憂。其實,是否接種是個人的自由選擇,政府並無要求強制接種。但是,若能放下偏見,真正去了解疫苗的各項信息,相信會對市民選擇有所幫助,也對自己更加負責。
如何正確看待「有效率」?
據外媒報道,政府採購的3款新冠疫苗之一的,中國科興疫苗,於巴西時間1月7日公佈了第三期臨床試驗數據,顯示有效率為78%,t並且100%可以防範重症。至此,3款疫苗的三期數據全數公佈。
本港採購的三款新冠疫苗來自不同的廠家,使用的是三種不同的技術平台:復星醫藥、德國BioNTech和美國輝瑞藥廠(Pfizer)共同研發生產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以下稱「mRNA疫苗」),英國阿斯利康藥廠(AstraZeneca)與英國牛津大學共同研發的不可複製性病毒載體疫苗(以下稱「線病毒載體疫苗」),以及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新冠滅活疫苗(以下稱「滅活疫苗」)。在三期臨床數據中,3款疫苗的有效率分別為95%、70%以及78%。
相信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疑問:有效率高是否就意味着最安全有效?有效率70%的病毒載體疫苗是效果最差嗎?其實,世界衞生組織對新冠疫苗有效性門檻定為50%,即超過此門檻的保護效果都算合格,專家也表明超出70%已算是理想。而且,本次新冠疫情中出現許多無症狀患者,這對實驗的監測和結果也有着一定影響,況且,受測者的數量、本身身體素質等因素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試驗結果產生影響。故有效率的高低不能被單純視為疫苗效果的唯一標準。
3款疫苗技術平台如何選擇?
專業範疇為免疫學及病毒學的中大生命科學學院講師彭珏琁,為《香港01》介紹了本港採購的3款疫苗的不同技術平台。她指出,傳統來講,疫苗是為了製造抗體。抗體會對激發人體對病毒抗原的免疫反應,而中和抗體則透過與病毒結合,阻止其進入人體細胞。抗原則是能夠刺激機體產生免疫反應的物質。
滅活疫苗使用傳統的疫苗製造技術,從病人身上抽取病毒樣本,在實驗室培植與複製病毒,然後殺死它們,即是「滅活」,然後加入疫苗佐劑——這是傳統疫苗的常規佐劑,且此項技術也用於季節性流感多年。
腺病毒載體疫苗是拿到新冠病毒的S抗原的DNA,加入猩猩腺病毒的基因中,組成合成的病毒,打入人體中,便可激活免疫系統。這項以腺病毒作為載體的疫苗技術在2019年的伊波拉病毒疫情中應用過。
mRNA疫苗是全新的製造方法。彭珏琁指出,其實它和上述腺病毒載體疫苗有相似之處——都是使用人體遺傳信息,只是此款疫苗使用的是mRNA。不同於向體內注射弱化或已滅活的病毒,從而刺激免疫反應,mRNA疫苗是透過教人體細胞製造抗原蛋白質,刺激免疫系統去生產抗體。
彭珏琁介紹,新冠病毒的樣子很像個球,除了外面的一層S抗原,還有其他的抗原。腺病毒載體疫苗和mRNA疫苗只針對S抗原,而滅活性疫苗則涵蓋所有的抗原。但她表示,所針對抗原「diversity」(多樣性)的不同,還未能見到與疫苗有效率有無關係。
通常來看,mRNA疫苗常被認為有較高的安全性,因為它並非一個毒株,只是一段序列,包在一個安全的載體裏面,並無傳染性。滅活性疫苗的傳統技術則已在多种疫苗中得到應用,故可能具有較小的副作用。
彭珏琁分析,mRNA疫苗及腺病毒載體疫苗不僅能夠製造中和抗體,還能激發更強的T細胞——對抗病毒的主要淋巴細胞的回應,有機會令人體免疫反應效果更好,但副作用的反應可能會比常見的頭痛、疲憊等「勁啲」。故她建議,若以往對注射疫苗有敏感反應,或易對藥物、食物敏感的人士,穩妥起見,可以選擇注射傳統的滅活性疫苗。詳情應向醫生了解及查詢。
需配合分批注射安排
新冠疫苗需接種兩次以加強效用。那麼,在兩次接種中,可以使用兩款不同的疫苗嗎?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早前在電視節目上表示,理論上來講,若兩種疫苗產生抗體的抗原相同,便有機會混合接種,但因目前未有確切臨床科學數據證明,故不鼓勵市民這樣做。
對此,彭珏琁解釋,第二次注射是為了令體內細胞「記住」自己應抵抗的病毒抗原。若第一次注射滅活疫苗激活了對新冠病毒每種抗原的抗體,但第二劑注射了mRNA疫苗只能夠喚醒、保持身體對S抗原的警惕,恐會影響免疫效果。
疫苗的到港批次、數量、以及注射安排等也是需要考量的關鍵因素。如運輸和儲存條件就是其中因素之一,mRNA疫苗的核糖核酸易降解,所以需要超低溫——攝氏零下70度儲存,其他兩款則只需常規冰箱溫度。之前,德國巴伐利亞州就因運送mRNA疫苗的冷卻溫度或不符合規定,導致多個城市推遲交貨。
彭珏琁指,政府需緊迫的時間裏早作計劃:「如第一批來港的疫苗為100萬劑,是計劃為100萬名市民接種,還是接種50萬人,其餘一半留下作為這些人的加強劑呢?如果選前者,那麼這一百萬人能否來得及在第二劑接種時間內,按時拿到下一劑呢?第二劑又會是什麼品牌的呢?這些都要考慮。但在眾多不確定下,可以確定的是:打一定好過不打,打兩劑一定好過打一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