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一|心理衞生教育的缺失 港人精神有病不自知

撰文:黃舜煬
出版:更新:

人人期望身體健康,精神健康亦是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據醫院管理局估計,全港每七名市民,便有一位患上常見的精神障礙或疾病;可是,每當提起精神病、精神問題,不少人都避而不談,甚至對患者敬而遠之,更甚的是,即使自己出現精神問題,通常也不會求醫。為何大眾的求助意欲偏低?是否心理衞生教育存在什麼缺失?

東華學院及香港心理衞生組織在去年5至8月間,在網上向516位18歲或以上的市民進行問卷調查,了解他們在疫情下的精神狀況及求助情況,其中近四成半受訪者為35歲或以下。調查發現,近五成受訪者出現焦慮或抑鬱徵狀,值得注意的是,意識到相關徵狀後,願意主動求助的人只有不足兩成。即使求助,對象也以家人(60%)及朋友(24%)為主,向普通科醫生求助的受訪者只有約20%。東華學院副校長(學術)林德明曾在記者會上表示,這些數字不但反映港人的求助意欲低下,基層醫療系統亦未能在市民有需要時發揮作用,故有需要在基層醫療層面加強精神健康服務,同時加強公眾教育推廣。

污名化阻礙求助

林德明接受《香港01》訪問時,特別提到受訪者求助意識偏低,反映社會缺乏「精神健康素養」(mental health literacy),當中涉及識別能力、認知能力及態度三個層面的問題:

.識別能力:個人及群體識別精神健康問題的能力;

.認知能力:對構成精神健康問題的危機意識、對病因的了解,以至自我調節和尋找專業幫助的能力;

.態度:個人、群體和社會對精神健康問題和就此尋求幫助的觀感。

「本港整體精神健康認知能力一直偏低。人們經常不理解自己的精神狀況、不能及早識別病症、不知道自己有精神健康風險。」他形容,患者往往需要幫助而不自知,家人也每每未能察覺。

另一方面,友善對待精神病患的社會氛圍可鼓勵患者盡早求醫,但港人的有色眼鏡長年未曾摘下。「社會存在對高風險(精神健康問題)人士的污名化問題。香港人經常講,『係咪青山出嚟㗎』,令患者不敢承認;即使知道家人有精神問題,也不會尋求幫助,因為家醜不出外傳。」林德明以感冒為例,指患者不介意向他人說明,還會佩戴口罩,保護自己和別人,但大眾卻對同樣可以痊癒的精神疾病患者存避忌,明顯觀念錯誤。

不過,大眾患上感冒的話,可以到隨處可見的診所求醫,但若是精神健康和情緒出了問題,卻不知道應該打哪個電話、找哪家診所。為什麼會這樣?擁有最多資源、理應致力促進市民精神健康的特區政府,究竟有何作為?

本港每七名市民便有一位患上常見的精神障礙或疾病,可是,人們卻往往對精神問題避而不談。歐嘉樂攝

精神健康素養的識別能力、認知能力及態度所衍生出來的問題千絲萬縷。早於十年前,政府已在社區開設24所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為精神健康復原人士、懷疑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士及其家人提供社區支援。港府曾檢討精神健康政策,由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領導的精神健康檢討委員會於2013年5月成立,歷時四年研究後,在2017年4月公布《精神健康檢討報告》,當中提出40項建議措施,包括制定長遠的心理健康推廣策略、加強一般精神病服務、探討公私營協作的可行性、成立常設諮詢委員會等。

在公眾教育及推廣方面,衞生署於2016年1月推行為期三年的全港性心理健康推廣計劃「好心情@HK」,普及精神健康知識;現在計劃已由「陪我講Shall We Talk」計劃接替。可惜的是,市民普遍對計劃認識不深,只停留在電視廣告和港鐵站張貼的海報,令人懷疑這些推廣計劃的成效,而計劃網站以提供資訊為主,近年的活動亦未廣為人知,又能否打破長久以來忽視精神健康的社會現象?

林德明不忘補充:「其實,政府一直積極投放資源建立平台,通過媒體向社會強調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作為教育界人士,他有感中小學以至大專院校在精神健康教育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學校)將預防性的精神健康知識教給學生,在其成長階段培養他們的認知能力,即使出現精神健康問題的徵兆,學生都可以知道尋求幫助的途徑。」

近年衞生署與教育局合作開展「好心情@學校」計劃,透過「優質教育基金」向超過400間學校撥款;大學亦推展連串與健康學校運動相關的計劃。林德明關注的是,從校園走進職場後,如何保持精神健康?

東華學院副校長(學術)林德明 受訪者提供

企業大多不重視

香港早已被評為全球工時最長的城市,港人工作壓力大,部份人有嚴重的精神困擾;而突如其來的疫情更叫不少市民難以適應。事實上,在人生的任何階段,都需要預防性的精神健康教育,因此,相關教育需滲透至職場和社區,才能逐步打破對精神健康問題的污名化。

「Workplace mental health(職場精神健康)在國外很普遍,但在香港卻很視乎公司是否願意承擔這個責任。」林德明指出,本港職場精神健康起步較晚,近年政府雖有推廣和宣傳,但大部份企業都不重視,對「職業健康責任」的認識往往流於「職安健」,只有小部份公司願意負起責任。

事實上,衞生署及職業安全健康局早在2016年開始開展「好心情@健康工作間」計劃,通過提供「到會式」職場精神健康工作坊、講座、個別機構諮詢服務、精神健康急救訓練證書基礎課程、健康課程等一系列活動(見表),提倡心理健康、健康飲食及恆常體能活動。截至去年11月底,有1,953間機構參與計劃。但很多項目參與名額有限,次數少、時間短,滿額還要機構自費參與。以「到會式」工作坊為例,每間機構兩年間只有一次免費參與機會,名額和人數也有限,如超過限額,需要抽籤決定或自費參加;至於精神健康急救訓練證書基礎課程,每間機構兩年間最多可派三人報讀,實際成效和受惠人數存疑。

政府亦在2019年11月推出新一輪的《精神健康職場約章》(下稱《約章》),倡導建設正面工作環境、培養精神健康意識、建立精神困擾者友善的工作環境。機構若承諾完成職場推廣心理健康任務,如舉辦員工家庭聚會和交流活動、精神健康講座等,便可獲得「精神健康友善機構」稱號。但簽署《約章》屬自願性質,不具約束力,一來無法保證企業如實推行承諾項目,二來只有472間機構簽署,當中包括政府機構,參與程度之低,難言成效。 「如果僱主不明白關注員工健康是企業的義務,看不見背後的好處,缺乏資源的中小企或看重即時回報的企業,自然不願意參與。」

不過,林德明認為,這些介入性項目不宜強制推行,始終需要企業真心為員工着想,才有效用:「不是說員工聽講座、參加工作坊便可看見成果。這是一項長線投資。」

除了職場和校園,政府還有必要建立一套全港性的精神健康推廣計劃。

避免陷惡性循環

林德明認為,現時本港社區層面的精神健康教育以非政府組織為主導,仍然欠缺一套全面、系統性的普及精神健康計劃,亦缺乏科學的評估工具,檢視措施的成效。他建議政府參考澳洲推行的「forty-five up」跟蹤性精神健康調查,透過收集數據掌握精神健康政策對整代人的實際作用,同時持續反思、修訂和推行更為完善的政策。

精神健康認知能力或會令眾多輕症個案未能及早治療,惡化成重疾,一來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康復,二來加重醫療負擔及輪候時間,形成惡性循環。林德明建議政府參考海外做法,加快推行精神健康急救教育課程(Mental Health First Aid),將精神健康教育滲透到不同年齡層。課程最早是由澳洲墨爾本大學倡導,起初只面向成年人,後來逐步推廣至各年齡層,在校園、職場、社區提供課程。

課程是為提升社會整體的精神健康認知能力而設,以幫助個人、群體識別精神健康風險和徵兆, 在嚴重疾病未成型之前,從聆聽、鼓勵及轉介等層面介入,並由相應的專家及早診斷,比如臨床的憂鬱症病人需要藥物治療,就盡早轉介到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獲得藥物。林德明重申:「如果政府不從源頭提升社會整體精神健康的認知能力,惡性循環只會更加嚴重。」

上文節錄自第246期《香港01》周報(2021年1月4日)《心理衞生教育的缺失 港人精神有病不自知》。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47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羅馬式蓄水池險被拆毀 政府保育思維亟需更新

莫加深兩地矛盾和消極情緒 黎智英保釋之爭

法庭已經依法判案 政治操作還需摒除 理清「12港人案」始末

心理衞生教育的缺失 港人精神有病不自知

「霸主地位」代價日大 美國自墮「美元陷阱」

央行數字貨幣落地 香港有何角色?

「後新冠」地緣政治新戰線 大國押注生物醫藥發展

「細胞肉」獲准上市 下一步,人造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