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總中國2020 預示2021︰從對外輸出到內部進化

撰文:李照興
出版:更新:

在這次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國的反彈和復蘇最快,普遍城市生活也近乎回到正常,然而,疫情帶來的改變還是顯而易見的。總覽而言,2020年,一個希望自給自足、並從傳播及銷售方式中尋得移動網絡技術突破的中國市場已近形成。問題只是:它將成為一種今年一直討論着、往下墮的「內捲」現象,還是可扭轉方向,成為一種「內進」─因資源回流及市場保護而得到提升的內部進化?

在這次波及全球的新冠疫情中,中國的反彈和復蘇最快,城市生活也近乎復常。圖為聖誕期間北京一個商場。(Getty Images)

在短期內(可能是一兩年),對於中國而言,就只有中國以內和中國以外之分。基於疫情的推波,中國出現的向內轉向將全方位改變中國國情。出國、貿易、經濟、資金、文化吸收或輸出等等,都因中國以外的關係停頓或放慢,直接造成的影響已快速浮現。

由於擔心內部資源競爭過大,早前是擔心惡性循環,引致社會向下「內捲」;但另一方面,又有觀點認為,反而可藉此將往日流往國外的資源及人才留於國內,或會因此激發新的資本與創新潮流,引發內部社會發展的進階演化。

內地疫情回穩,民眾的消費能力也逐步回升。(新華社)

總括這股「內化」的趨勢,還有兩個方向特色是:科技化和中國式。我們可察覺,起碼是在普及化程度(未必是創意技術程度上)走在全球最前面的中國民間科技應用,通過這次疫情考驗,正式佔據了全國民眾的日常生活圈。這是指消費及生活方式而言,而在消費的內容選擇上,則是中國式的,即廣義上的國潮天下—這裏不再限指年輕人潮流,而是一種帶有對國家號召的首選國貨產生共鳴的內循環式消費生活觀(繼續購買國際奢侈牌子產品則可算是最明顯的例外,同時顯示頂級時尚產業仍是中國原創的最大短板),配合也只能在國內消費的客觀現實中。

科技全面進入生活

先從生活方式入手,將會發現,中國的民間生活是如何高度地被新技術滲透。不知不覺中,每一刻就是和科技的接觸。首先要理清一點的是,在內地,微信不再只是社交媒體,它簡直成為了生活必需品;手機也一樣,它不是一個通訊工具那麼簡單,特別在疫情嚴重、處處要呈報安全碼期間,沒有它,你就寸步難移。人們當然會在手機上作社交互動,但同時間,他們也在各種群組中工作、查詢、獲得資訊(哪怕是多糟糕的各種不同流言和不專業媒體)、付費交易、得到娛樂。中國已變成一個無智能手機就難以生存的地方,2020年像一次蓋章一樣,宣告了這項中國特色的無可逆轉。

疫情加速了內地民眾對手機的依賴。(Getty Images)

疫情加速了對手機的依賴,使之深化成常態。從電商層面,最大突破發生在今年農曆年之後,因到處封閉式管理,網上消費、送貨到宅成為了維持正常生活的必要手段。那些以往總勸年輕人不要太沉迷於網購的非網購用家,發現大家都紛紛「下海」,在盒馬等生活食品平台上下單等貨到—他們好像突然體驗到那種驚人的便利,在大部份服務範圍內,無論是送一桶水還是一整頓晚飯的原材料菜品,送貨時間一般可在一個小時內(倉庫中的自動化選品、補貨及派工等智能技術是重要的後台支援)。而有趣的是,網上訂購食物帶來的衝擊,竟然不是實體菜市場的結束,而是升級。年中開始,各地的菜市場陸續出現翻新、升格潮,通過非常時期的關停,順勢作出升格的改造。

網上消費、送貨到宅成為了維持正常生活的必要手段。(路透社)

與此同時,出於健康追蹤的需要,更富爭議性的個人行程追蹤技術,結合中國本身已有的分區到戶管理,你會發現,2020年之後,個人的行蹤基本上無所遁形。當上海浦東一個小區變成中級疫情區後,一位由上海飛返廣州的朋友,回到廣州的家後不久,就收到街坊區委的來電,知道他剛從上海回來,並隨時上門為他檢測。

內地不少地方進入前必須出示健康碼。(視覺中國)

因為手機的定位記錄,資料同時被提取作為一個人的行蹤證據。支付寶功能當中,有一個便是查核健康碼,每去一個須出示健康碼的地方,大部份情況下,你出示這健康碼,若顯示為綠碼,就可放行(其實也可知當中的漏洞,比如,可用其他人的帳號登入或將手機卡停用一陣),這意味着這種手機和個人的高度捆綁亦將成為新常態。更不用說有朋友提及,就算去到嚴格查證身份過關的地方,人臉識別技術甚至已適用於戴上口罩的人,過安檢根本不用脫下口罩,也可識別到你的臉。

由科技演變再去到出行革命,未來五年也會有翻天覆地的轉變…

李照興
長駐京滬的知名文化人

上文節錄自第246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2月28日)《匯總中國2020 預示2021 從對外輸出到內部進化》。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46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撕裂、動盪、疫情、衰退⋯⋯香港人累了

港府防疫失能 袁國勇也累了

教育界爭議不斷 動盪過後走向何方

疫情下三度停課 雙職家庭倍辛酸

【上樓.寄生族】首爾樓價升幅冠全球 房地產市場亂象頻生

疫中溯流追源 歐洲人在孤絕中過聖誕

知名漢學家傅高義逝世 拋開西方偏見,平實看待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