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農業】往昔輝煌 細說你所不知道的香港名物

撰文:曹民偉
出版:更新:

從頭香港開埠之初,居民都是自耕自足,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去新界旅行可見稻田處處,當中更有不少漁塘、菜田及瓜棚。隨着工商業發展,現時全港僅餘700公頃的活躍農地,只足夠供應本地約2%的蔬菜。

系列文章:【本土農業】疫情持續擾亂糧食供應鏈 復興農耕提上日程

根據1986年香港布政司署經濟科資料,當時香港擁有500萬人口,種植蔬菜佔全港食用量的三分之一、飼養家禽佔四成多、活豬佔兩成、淡水魚佔一成多,多年來維持相近的生產量。當年港府沿用戰時的「食物政策」,資助本土農業,以防颱風、戰爭或災害引致外來運輸中斷而導致糧食不足。

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時,政府強收菜園村土地。(資料圖片)

至2000年,香港有5,680公頃土地被規劃作農地,其中活躍農地約1,430公頃;時至今日,活躍農地僅餘700公頃,新市鎮發展、道路網絡擴充,農地面積不斷縮小。

若然棄耕的農地得以復耕,本地蔬菜可以成為香港食物供應鏈的一道防線。可惜香港以經濟發展為先,大量荒廢農地變成貨櫃場或工業用途的棕地。回歸以後,因爆發口蹄症及禽流感,政府對飼養禽畜的管制日益嚴格,愈來愈依賴入口,並減少對本土農牧業的資助,地產商乘時收購大量農地,甚至出現先荒廢作棕地、再等候發展的情況。

社會不重視農業,一直相信工商業創造香港的經濟奇蹟,直至2009年出現保衛菜園村及反對新界東北迫遷等運動,啟迪了年輕一代關注本土農業發展。

曾幾何時,香港也有自己的在地農產名物。(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在地農產名物逐漸消失

也許新一代不知道,香港從前也有許多著名的農產品。元朗、流浮山、西貢等都是盛產這些農產品的地方,有些更會出口至外國,詳情請閱讀《香港01》周報電子刊全文。

上文刊載於第242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1月30日)《往昔輝煌 本土特產細說從頭》。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42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施政報告》有心無力 339位「AO黨」該擔何責?

獨家專訪「金融沙皇」任志剛: 貨幣創造功能不應落在商業機構中

專訪港大新晉經濟學教授鄧希煒 赴美廿年初回流 寄望香港「再工業化」

劉鶴高調提「零容忍」 中國金融改革必動真格

疫情持續擾亂糧食供應鏈 復興本土農業提上日程

中國航天史上最具挑戰的月球探測任務 嫦娥五號升空:載人登月的超前預演

疫下迸發新創意 建築師玩轉空間

拍賣上線 槌聲不絕 世局動盪下之藝術巿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