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聽經濟】當看書變成聽書 高度濃縮內容是褻瀆了閱讀?
這種類近於台灣「谷阿莫」式的聽書方法也非毫無缺點。坊間最主要的批評是,這對真正喜愛閱讀的人而言,無異是對閱讀的「褻瀆」。
在彼岸台灣,的確有人提出類似的想法,並希望台灣文化部可與谷阿莫合作,推出「五分鐘看完一本經典小說」系列。著名台灣文化人楊照便對此極度不滿,認為「谷阿莫的方式只適合處理爛片」,更反問提議者:「你們真的都不懂嗎?你們這樣對得起書、對得起圖書館這項人類文明事業嗎?我的信念是『50小時讀完一本經典小說』……你一輩子讀過多少經典小說?有哪一本是應該被你們這樣糟蹋的?請你告訴我,如果你有這種無知的勇氣的話!」措辭之嚴厲,反映他對將書本高度濃縮再演繹出來的方法甚為不滿。
毫無疑問,要將一本四、五百頁的書「取其精華,去蕪存菁」,再轉化為約10至20分鐘的演辭,必要高度簡化、濃縮及裁剪,對於真正想了解書本內容的讀者,明顯不太理想。《大英百科全書》編輯指導莫提默.艾德勒(Mortimer J. Adler)在其著作《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a Book)中提到閱讀的四個層次—基礎閱讀(elementary reading)、檢視閱讀(inspectional reading)、分析閱讀(analytical reading)和主題閱讀(syntopical reading)。在分析閱讀的層次中,就有提到如何證明作者的知識不足、資料錯誤、邏輯謬誤及分析的不完整等,這是閱讀技巧中較為高層次的追求。
然而,如果純粹依賴聽書,就容易忽略作者寫作的論證過程,亦有將個人見解建築在別人的消化結論基礎上之嫌,難以再作思考,以提煉出自己的觀點,再進行討論。艾德勒曾言:「一個人如果說他知道他在想些什麼,卻說不出來,通常是他其實並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說書人為達商業效果,固然可以輕鬆歸納出書中要點、個人見解,但聽者接收後,是否說得出個所以然來?似乎成疑。
亦有人認為,聽書可能會改變個人的閱讀習慣,或許會減少閱讀時間。對此說法,卻是眾說紛紜,起碼對於聽眾Kim(聽書年齡兩年左右)而言,閱讀時間並沒有減少,「我一般是在通勤路上、出差途中、做飯的時候聽書,還有就是,我不喜歡看小說,但如果有某本非常火的小說,我會選擇先聽一下,如果真的很吸引,才會閱讀。」如此說來,聽書反而有助提高閱讀量。
取巧還是便利 在於用家心態
在知識分享平台「知乎」上曾經有此提問:羅胖(羅振宇)的「羅輯思維」和後來的「得到」App到底有沒有用,是不是一場騙局?其中一個精彩的答案如是說:「妄想自己不讀書,自己不一點點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而想吃別人咀嚼的知識長胖,這是一種自我催眠和自我安慰,這樣非但不會讓你提高,還會麻痹你的神經,讓你喪失真正的成長機會。」
在內地網上論壇中,亦有論者認為聽者總是在聽了經過提煉的「精華」後,感到滿足和充實,有更加依賴這種方式的傾向,結果形成浮躁的自滿,投機取巧,反而削弱了人們閱讀的慾望。也有人質疑,如果愈來愈多人聽書,會否少了人真正讀書?樊登曾在訪問中為其自辯:「用德蘭修女的一句話概括就是: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能讓他們變得更好,那就去做吧,否則,就請搭把手。」
西方有句諺語:You are what you read,意思就是你讀什麼樣的書,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閱讀往往造就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和氣質,因此古往今來,大力推廣閱讀者不計其數,然而,如果過度依賴他人消化過的知識,最終又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節錄)
上文節錄自第241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1月23日)《夜聽經濟新選項 有聲閱讀漸成風氣》。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封面報道】從「港口一哥」到「夕陽行業」 如何拯救香港航運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