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版BLM對抗警暴 社交媒體輿論操縱惹關注
在人類漫長的發展歷程中,通訊科技已被視為是改變一個國家的面貌和人民生活方式的重要元素之一,非洲亦然。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如果不計算較發達國家南非,尼日利亞是擁有最多人造衛星的非洲國家(六顆),這使到她成為非洲非官方的科技中心。因此,在該國上月中發生規模盛大的反警暴示威活動#EndSARS中,通訊科技的普及就發揮了重大作用。
在很多非洲人的心目中,尼日利亞基本上就與科技兩字掛鈎,尤其是因為很多尼日利亞人移居非洲各地兜售科技產品為生,因此其「科技大國」形象深入非洲人心。不管身在非洲何處,民眾想買智能手機,多是去尼日利亞人開設的店舖。
當通訊科技愈來愈發達,會影響人們接收的資訊和行為模式,也會讓他們關注發達國家主宰的媒體生態,從而改變公民社會對政府的要求。就在「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 BLM)運動在美國燃燒得如火如荼之際,警察暴力對待黑人平民和示威者的影片也在尼日利亞的Twitter圈子瘋傳不停,讓非洲青年對警暴問題有所意識。
SARS在尼日利亞臭名遠播,他們不穿制服,多是便衣工作,民眾無法辨識其身份。SARS經常以年輕人的裝扮特殊為由,截查及搜身(stop and search)。所以,社會上一直都有要求解散SARS的聲音,只是尚未形成一股運動力量。
直到今年10月7日,在Twitter上流傳SARS警員用水桶狂打一名男子頭部的影片,多位社會知名人士轉發,並在網絡獲得很大的迴響,使到#EndSARS這個標籤被推上Twitter熱門搜尋。翌日,近10,000人在拉各斯上街,提出解散SARS的訴求。
街頭上的抗爭運動,又反過來在Twitter上造成迴響。著名黑客組織更入侵尼日利亞國營電視台的帳號,並發出#EndSARS的帖文。這情況在街頭和Twitter上維持了四天,警民衝突的畫面在網上廣傳,一人在衝突中死亡,因此,運動一直沒有降溫的趨勢。
可以說,是Twitter支撐了這一場運動,並將之擴散到尼日利亞其他州份和整個非洲。在尼日利亞36個州份之中,有12個仍然有活躍的示威行動。
反警示威當中也有不少騷亂份子,趁着和平示威者人數眾多而乘機暴動。事件導致警民雙方各有死傷。由於警察已經無法控制場面,10月20日拉各斯州(Lagos State)州長Sanwo-Olu宣布戒嚴,試圖制止群眾示威,但民情洶湧已經一發不可收拾。最讓人們憤怒的是,尼日利亞國營電視台在過去十天竟然沒有報道這場大型的民眾示威活動。
官方和民眾之間的巨大鴻溝給軍方提供了進場的藉口。在10月20日晚上6時45分,軍方關閉洛基橋收費站的通道及所有監控鏡頭,並向揮着國旗、唱着國歌、和平示威的民眾開槍。示威者只得落荒逃跑,事件造成至少15人死亡。整個過程在Twitter和Instagram全程直播。州長Sanwo-Olu從一開始否認軍方在場,到後來改口說有兩名示威者死亡,再到後來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接受訪問時表示,自己身在現場,沒有看到屍體。
尼日利亞的官方說法是「洛基收費站屠殺事件」是一宗「假新聞」,數以千萬計用智能手機看到衝突畫面的國民非常不滿。然而,最詭異的事情發生了,Facebook和Instagram竟把眾多「洛基收費站屠殺事件」的內容標籤為「假新聞」,並且刪除相關帖文,完全配合尼日利亞政府的官方說法。
這場始於社交媒體的運動,為何最後又被社交媒體在當今社會近乎超能的力量所傷害?若想深入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請閱讀《香港01》周報電子刊全文。
黃杰
曾在非洲工作、現在哈佛大學進修
上文節錄自第241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1月23日)《非洲版BLM對抗警暴 社交媒體輿論操縱惹關注》,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封面報道】從「港口一哥」到「夕陽行業」 如何拯救香港航運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