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反修例運動失敗原因 以建設性思維捍衛「一國兩制」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過去一年香港腥風血雨。本來在林鄭月娥上台後維持了一段時間的蜜月期,十多個月間卻變成如今這個田地:社會撕裂不在話下,中央也在香港「重拳出擊」,以《港區國安法》破解中美「冷戰」下的第一場前哨戰。
我們多次撰文指出,政府、建制派以至個別代表中央的人士令香港困局愈陷愈深。同時,引發這一年來一連串事件的深層次矛盾遠不止於單純的房屋或經濟不平等,更包括不少港人對政制、官僚主義、陸港關係的不明朗因素等根本性訴求。事實上,反修例運動正好反映了港人對北京以至陸港關係的「深層次誤解」,使參與在運動裏面的人士一次又一次錯失力挽狂瀾的機會,最終走上一條不歸路。
撰文︰石中堅

當然,歷史沒有如果,而很多人都會事後孔明。歸咎問責並非我們現在可以或需要做的事。因此,以下數點,既作為我們對是次運動的反思,也警惕港人要反思:應如何務實地跟中央溝通、以建設性思維捍衛「一國兩制」的核心價值?

應如何務實地跟中央溝通、以建設性思維捍衛「一國兩制」的核心價值?(資料圖片/高仲明攝)

一、不懂切割議題,運動上綱上線

反修例運動參與者不懂得切割議題,將所有問題捆綁在一起,最終導致「五大皆空」。綜觀示威者在運動初、中期提出的「五大訴求」,其實有多少會對陸港關係或國家治港構成重大影響?

首先是撤回修訂條例草案,這其實不會有重大影響,因為草案早已擱置以至於「壽終正寢」。建制派內部對再次推動修訂也毫無興趣,因為他們亟需因應去年11月的區議會選舉展開檢討。事實上,反修例運動早在去年6月初的和平遊行及低武力衝突後已「成功」爭取特區政府的回應。

至於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理論上也不會有太大影響。調查警察的個別濫捕、違規,以至官員的失職及過錯,本來並不會牽涉到國家對安全要求的底線。可一來為了發洩,二來為了印證自己的道德論述,反修例運動執意追求其餘「三大訴求」,當中包括肯定觸動不少建制支持者及中產市民底線的「無條件特赦」,以及初心無礙但時機未成熟的「重啟政改」(更演化成要求全體官員下台的「問責訴求」)。要中央在這些層面上讓步,不只需要時間,更須解釋為什麼北京要接納這樣的建議。

去年7月21日民陣發起的大遊行上,有民眾高舉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的橫額。(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可運動參與者明顯沒有解釋。從去年8、9月始針對在港工作的內地人,到11月選舉後執意要求「35+」及「攬炒」,再到11、12月到全球各地巡迴遊說,今年初再跳上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一艘「破船」,這場沒有大台的運動被光環圍繞的所謂「KOL」奪取實際話語權,讓他們將運動上綱上線,推出一系列反共反中論述。運動內較為溫和、反對港獨、反對這些「國際線」人士的所作所為者,則被這表面上沒有領袖的運動迅速「割席」。諷刺的是,港獨在八年前根本不成氣候,如今卻逐漸成為所謂「民主運動」冒起的主流思潮之一。

以為這些言論會對陸港關係、香港價值觀及「良好」現況、香港政制發展有良好影響者,不是太簡單和天真,就是徹底誤判中央七十多年來對國土完整及反殖民主義的執着。這些言論的支持者從來沒有站在中央角度來看香港,也沒有反思為何領導人或中共高層動不動便把任何香港民主化訴求與顛覆國家的力量掛鈎。諷刺的是,不少支持普選、熱愛民主的港人其實對推翻國家(政權)毫無興趣 ,但他們卻成為了運動最為激進者的「送頭」犧牲品。

港獨在八年前根本不成氣候,如今卻逐漸成為所謂「民主運動」冒起的主流思潮之一。(資料圖片/羅國輝攝)

二、不懂及時收手,扼殺紓緩空間

我們曾寫過不少文章,分析特區政府曾於何時有一定的主動權,可以扭轉形勢,充當港人與中央之間的溝通橋樑。同時,本地建制及問責班子在拿捏對關鍵國家議題站穩立場與反映及代表港人聲音的事宜上,很明顯是進退失據。他們在可以讓步的位置上拖拖拉拉,在不能讓步的議題上卻連最基本的辯護論述也欠奉,最終導致中央必須出手採取行動,對香港實行管治—這是誰的錯?明顯不是中央的錯。

但這又何嘗不是反修例示威運動的一大敗筆?從「7.21」遊行到對中聯辦扔雜物雞蛋碰觸國家「逆鱗」,再到特首於9月宣布正式撤回修訂《逃犯條例》草案,再到大家打得已經累了的區議會選舉,示威運動面對建制眼中的「橄欖枝」及「羞恥」非但沒有半點兒「收歛」,更變本加厲地乘勝追擊。階段性勝利也許不夠煽情,但階段性勝利是雙方都可以接受的一個下台階。

要說服中央在部份議題上讓步不是不行,但肯定要有起碼顯著的成效。站在中央角度來看,所謂的溫和泛民必須在關鍵時刻「有所表態」,然而,當這些游離及溫和聲音在運動立場漸趨民粹化和固定化之時,只會默默地「骨子裏反對、表面上不割席」。無論是泛民立法會議員或區議會議員、或是所謂的「黃營KOL」,對任何化解矛盾的提倡者皆是冷嘲熱諷,自然令紓緩妥協的空間愈收愈窄,最後大家一拍兩散。

反修例運動參與者不懂得切割議題,將所有問題捆綁在一起。(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讀者可能會問,什麼時候是收手的好時機?如果泛民議員在「6.16」之後願意譴責暴力,要求政府為是次反修例風波問責,同時跟「沒有大台」背景的倡議者及KOL團結一致,否決一切極端港獨分離份子的言論;如果運動參與者願意為對中聯辦大樓的破壞道歉,同時請求政府設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7.21」白衣人襲擊手無寸鐵市民;如果運動參與者在區議會選舉後不是實行「政治行頭、民生為次」的玉石俱焚路線;如果運動「發言人」不是一次又一次鼓吹年輕有為的學生為一個虛無縹緲而不可實現的「理念」埋葬自己的人生,也許香港的形勢不會變成今天這樣,也許我們仍能維持着一個較能正常管治及運作的政府,去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民生衝擊。

然而,世上沒有如果。運動中人一定會問:「你有什麼證據可以擔保你所講的是對的?」世上也沒有擔保,在時代的巨輪下,只有基層的無奈、失去工作及飯碗的小市民的痛苦、家庭撕裂而家園被摧毀的所有港人的傷痛。

三、不了解國家,未考慮同胞觀感

香港的任何政治改革必須在符合國家底線及利益的框架下進行,讓內地同胞看到「兩制」不會破壞「一國」的基本尊嚴及意識形態、讓港人對國家有歸屬感的同時,並不代表必須只餘下唯唯諾諾的投誠聲音,這兩點本來是促進「一國兩制」長遠穩定的關鍵因素。可反觀過去一年的社會運動:揮動港英旗和美國旗、 針對內地人、支持國際社會裏聲名狼籍的特朗普,甚至擁立他的白人至上主義言論……

反修例運動不屬於一個個體,而屬於一個鬆散地捆綁在一起的行動共同體。因此,內地民間對反修例運動的定調永遠是基於運動裏最為「刺眼」的份子,也是針對着個別人士最為激進的行為而對整個運動作出研判。偏偏這些搶盡風頭的人可能是為了發洩,也可能是處於一種根深柢固的仇中仇共價值觀,不斷做出一些明顯僭越國內同胞心中底線的行為。站在國內民眾角度來說,對殖民地政府盲目吹捧、對「海外勢力」不斷地獻媚、對國人幾近種族歧視式的白眼及欺凌,這些行為值得港人支持嗎?

過去一年的社會運動中,有不少人揮動港英旗和美國旗。(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然而,正是這一小撮極端人士的言論蓋過了不少支持改革、對現有制度有所批評的理性聲音。爭取「雙普選」並不等於支持港獨,爭取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也不是支持分裂國家。我們在其他地方也寫過,香港的政制改革必須在「一國」的文化及政治想像下進行。香港沒有可能獨立於國家,而港人也不能扼殺或忘記自己的身份及歷史。

正如港府並沒有嘗試認真了解或落實港人對其執政手法的期望,港人也不了解內地對香港的觀感及取態。將內地同胞非人化,以極右民粹主義主導的論述攻擊「內地新移民」、妖魔化內地的一切成就,做出這些行為的人可能會說這是因為他們對現況感到不滿,但若真如此,運動中人又怎能責備內地部份城市的民眾對港人的唾棄?

無論紅藍黃,相信絕大多數香港人都不想看見過去一年在此城發生的事。我們不能重蹈覆轍,必須在錯誤中學習—這些大家也說厭了。社會失衡、民粹當道、管治失誤、國家與港人關係糾結,這些皆是我城亟需解決的問題。然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的是對國情及國人有足夠掌握及了解的香港人。

2008年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國家有難的時候,港人八方支援,但過去這十二年走來,陸港關係卻急速惡化。須知道,現在不是追究責任,而是解決問題的時候。風起了,是時候讓我們尋找一個共同的未來:一個能夠符合國家期望、同時滿足港人渴求的新香港。

石中堅
一群對香港未來抱有希望的90後
相信香港必須自身從根本上改善管治
才能在環球政治中及中國崛起下
維持其獨一無二的地位,讓「一國兩制」重回正軌

▼▼反修例風波回顧▼▼

+36

上文節錄自第234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0月5日)《反思反修例運動失敗原因 以建設性思維捍衛「一國兩制」》。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34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故事】藉「一帶一路」 重整香港人才戰略

鄰區極速超車 本地持續落後 香港需要怎樣的智慧城市藍圖2.0?

與改革派青年黃裕舜對話 香港須在改革中「愈辯愈明」

利君雅突遭延長試用期 港台與港台記者的「雙重尷尬」

NVIDIA創半導體史上最大併購案 晶片霸主之位仍待確認

「法國MIT」崛起 挑戰英語大學霸權

閉關鎖國 探尋城市不同可能 疫情下,「宅度假」變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