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經濟座談會釋放的信號 對話陸銘:中國經濟危與機並存

撰文:吳婷 安震
出版:更新:

雖然隨着有序復工復產,中國經濟有所回升,但仍充滿很大的不確定性。值此之際,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提出,也被賦予了一層「絕地求生」的意味。圍繞中國經濟,《香港01》記者日前專訪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陸銘受邀參加了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的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且為習近平九位智囊中最年輕的經濟學家。他認為,中國經濟正面臨「此消彼漲」,當外貿盈餘這個部份的貢獻下降時,「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和外貿盈餘)其他兩個部份的貢獻應該上漲。

疫情之下,中國經濟已有所回升,但仍存在不確定性。(新華社)

香港01:您受邀參加了日前召開的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如何理解最近被多次提到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陸銘:首先,應該說官方借着這次座談會,對於社會各界如何理解「雙循環」作進一步的闡述。在這之前,國際社會包括國內可能都會有一些自己的認知,其中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提出「雙循環」是因為國際環境惡化,包括中美關係惡化,經貿領域會受到一些衝擊,所以「雙循環」是一個不得已而為之的想法。甚至有人認為,這是不是意味着中國接下來開放程度要下降。我認為這次座談應該是比較清楚地回應了這樣一種看法,習近平明確說中國要堅持改革開放,講國際國內「雙循環」,並不是放棄國際循環,而是說兩個循環要相互促進。

所謂的「此消彼漲」,我理解應該主要看兩個指標,第一個指標是貿易盈餘對於中國經濟的貢獻。從經濟學原理角度來講,貿易的順差是構成GDP正向貢獻的,如果貿易是逆差,則對GDP造成負面影響。中國在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以後一直到2008年的經濟危機衝擊之前,貿易順差最高的時候,對GDP的貢獻高達9%,但這對於中國經濟來講未見得是一個福利最大化的做法,這說明外向型的經濟並沒有很好地服務於國內需求,在國際上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因為中國的貿易順差對別的國家來講就是貿易逆差。

事實上,經過2008年經濟危機以後,中國正在逐步形成所謂國際國內兩個循環,並以國內循環為主的經濟結構,儘管這一概念今年才明確提出來,但其實這種逐步轉變早就開始了。

陸銘認為「雙循環」一直都存在於中國經濟中。(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陸銘:經過十多年的調整,今天中國的貿易順差對GDP的貢獻已經降到1%以下,也就是說,國際收支大約處在平衡的狀態,這是回歸常態的過程。所謂「此消彼漲」就意味着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和外貿盈餘(淨出口)中,外貿盈餘這個部份的貢獻下降,其他兩個部份的貢獻應該上漲。如果我們比較寬泛地把消費和投資都理解為國內需求的話,那麼我們可以認為,近幾年中國國內需求在經濟增長中所佔的比重已經上升了。

第二個解釋,我們可以觀察另外一個指標—貿易依存度,它是進出口總額在GDP中所佔的比重。在2008年經濟危機之前,由於中國加入WTO實現了開放的經濟發展模式,我們的外貿依存度曾經超過60%,從國際可比的指標來看,外貿依存度在一些比較大的經濟體,通常為20%至30%。

這個道理其實也很簡單,小的國家比如新加坡,很多東西沒法自己生產,所以外貿依存度很高,但是大的經濟體自給自足能力比較強,外貿依存度應該比較低。所以目前,由於內需的增長,對外貿的依存度開始下降也是一個正常的調整。

陸銘認為,未來中國會出現製造業出口加工貿易逐步被服務業替代。(新華社)

陸銘:第三個原因是跟經濟發展的階段和要素稟賦有關。隨着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服務業在GDP當中所佔的比重愈來愈高,當前中國服務業在GDP和就業當中所佔的比重都已經超過製造業了,但如果和其他發達國家歷史同期相比,我講的歷史同期是當他們的人均GDP達到今天中國水平的時候,中國的服務業比發達國家歷史同期低10%左右。而大多數服務業的特點是不可貿易的,是由國內供給來滿足的行業。

未來中國會出現兩個力量,一個力量是結構調整,原來中國高度依賴的製造業出口加工貿易會逐步被服務業替代,這可以概括為經濟結構自身要調整;另一個力量是,隨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為了滿足不同的市場需求,服務業佔比還會進一步提高。這兩個因素加起來以後,就會導致我們所講的內外循環。

上文節錄於第233期《香港01》周報(2020年9月28日), 文章原題《習近平經濟座談會釋放的信號 對話陸銘:中國經濟危與機並存》。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33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故事】新自由主義危機四伏 別被經濟排名牽着走

單憑審核教科書 就能解決通識教育的問題?

從左右逢源到左右為難 滙控對港啟示錄

解放軍軍機頻頻飛越 「台海無中線」到底是什麼概念?

張愛玲百歲冥誕 只是當時已惘然

種族之火蔓延城外 特朗普「製造恐慌」 拉攏巿郊選票

香港寓示新自由主義理想的失敗

《奪冠》背後的聯想 新體育經濟改變運動員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