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未來】疫苗競賽白熱化 供應挑戰正在後頭

撰文:孔祥威
出版:更新:

雖然至今仍未有任何核准予人類使用的mRNA疫苗,但當前的疫情給予了它一次寶貴機會。美國生物科技公司Moderna,其mRNA疫苗從研發到3月16日展開第一期臨床試驗,僅花了63天。Moderna已於上月27日展開第三期臨床試驗,共3萬人參與。同一天,美國藥廠輝瑞(Pfizer)與德國BioNTech和中國復星醫藥合作的mRNA疫苗也宣布將在美國、巴西及其他幾個國家進行第三期試驗。

這些疫苗的研發之所以進展快速,在於它們的方法有別於傳統疫苗。mRNA疫苗要注入的並非病毒或其蛋白,而只是製造這些病毒棘蛋白的遺傳指令。這些新疫苗平台一經證實安全,開發者只須因應不同病毒改變DNA或mRNA的編碼即可,所以,理論上可以更快製成接受測試,還可以更靈活和持久地對抗容易突變的病毒。美國畸形兒基金會醫療及健康總監Rahul Gupta認為,這也可能從此改變其他疫苗的生產方式,「我們可能正要見證一項百年未見的新技術誕生。」

科研或許只是這場疫苗競賽的第一回合。即使能夠證明疫苗有效,要向全球生產、供應和分配疫苗,可能是更大的考驗。

(香港01製圖)

首先,藥廠須先生產足夠的疫苗成份。他們都正致力擴充規模和加快腳步。例如楊森製藥正在研發的疫苗可使用與它生產伊波拉疫苗相同的生物反應器,但規模擴大至90倍。有些開發者需因應其疫苗而引入新工具。例如Siwik說,配製mRNA疫苗需要一個獨特的過程,因此,輝瑞正與其供應商一同設計新的機器,並調整其工廠以安裝這些所需設備。

【科技.未來】大國搶購自保 疫苗如何有效分配?

生產最後一步是所謂「填充和完成」,即是將疫苗注入到一個個玻璃小瓶,然後封口和檢查。德國玻璃生產商Schott正釋放工廠生產力,將愈來愈多生產線轉到小瓶。該公司已計劃在各個層面共投資3.2億歐元,包括更多工廠機械。

之後,藥廠要找處理藥品經驗豐富的物流供應商,將疫苗運送到分銷商或直接運送至醫療服務供應者。面對生產和運輸上的龐大規模,加上疫苗研發進度和疫情下貨運船期的不確定性,運輸業者坦承他們未找到應對方法。貨運代理商Flexport的空運關係全球主管Neel Jones Shah坦言:「沒有一家公司能擁有端到端(end to end)的疫苗供應鏈。合作將尤其重要。」邁阿密國際機場的航空貿易和物流經理Emir Pineda也同意:「我不認為我們已經準備好,因為我不知道我們將面對什麼。」

上文節錄自第228期《香港01》周報(2020年8月24日),文章原題《疫苗競賽白熱化 供應挑戰正在後頭》。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28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故事】防疫抗疫基金3.0 如何能堵塞漏洞精準紓困

【新冠肺炎】院舍爆發有迹可尋 疫情暴露安老服務缺陷

網紅直播頻出禍 法例落後「無王管」

疫情之後 武漢「狂歡」刺痛了誰的神經?

【美國大選】民主黨正式提名拜登 圖團結全國 冀破特朗普的對抗政治

女性加持 超韓趕日 中國有望膺「手遊霸主」

從TikTok被封殺說起 中國出海App荊棘滿途

疫苗競賽白熱化 供應挑戰正在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