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配搭環保概念 歐洲順勢「先行一步」推綠色新政

撰文:易汶健
出版:更新:

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人生觀。為健康着想,以及防範更大的疫情出現,愈來愈多民眾願意過善待環境的生活,各國忙於重啟經濟的同時,要求「重建更好未來」(building back better),重視善用資源的共享經濟必然會佔有重要角色。
然而,現階段的共享經濟不會也不可能成為主軸,畢竟它只集中於使用或消費者一方,若要進一步發展,必須配合生產系統的改革和城市的建設,例如加強推動再生能源、縮短物品供應鏈,完善集體運輸,而循環經濟和綠色投資,是其中兩個共享經濟需要配搭的概念。

疫後民眾對個人代步工具的需求上升,共享電動滑板車在西班牙等歐洲國家備受追捧。(Getty Images)

循環+共享:讓產品能真正永續

循環經濟指在設計產品時已考慮到產品生命終結時,如何能重新利用其材料,形成「生產迴圈」(closed loop),以提高自然資源的使用效率,減少廢物。這個概念旨在擺脫現時「直線經濟」時代資源無法重新投入生產鏈,從而導致耗損和浪費的弊病。

簡單來說,循環經濟要求製作物件的材料易於回收再造,且配件趨向模組化,容易更換和復修,此外,生產過程以減少廢水和廢氣排放為目標,排放時亦須妥善處理。不少評論形容,共享經濟是循環經濟在商業模式和消費者方面的運用,這是由於兩者的理念相似—同樣追求善用資源、延長物品壽命、減少浪費。然而,近年不少共享經濟活動雖有「共享」之名,卻反過來造成浪費,數年前內地海量共享單車「埋葬」郊外的畫面便是最好例子。

數年前內地海量共享單車「埋葬」郊外,造成浪費。(視覺中國)

綠色+共享:滿足個人環保需求

不少國家已「先行一步」加大綠色投資。韓國自4月起不斷傳出「綠色新政」的消息,總統文在寅在上周二(7月14日)公布詳細的計劃,包括讓這個亞洲第四大經濟體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推動電動和氫動力汽車、智能電腦和遠程醫療等,預計到2025會在「綠色新政」上投入114.1萬億韓圜(約7,347億港元)。假若有更多人放棄駕駛內燃機私家車,可望紓緩路邊空氣污染及馬路擠塞的情況,而若能共享這些代步工具,便可進一步節省資源、減少污染。

疫情期間,民眾擔心擁擠的公共交通工具會成為傳播病毒的途徑,更願意乘搭共享汽車,又或是以單車、電動滑板車等代步,英國在4月份的單車銷量便激增了六成。各地政府亦推出措施鼓勵民眾步行或以單車代步……

哥倫比亞波哥大臨時劃出76公里長的單車徑,方便民眾在疫下出行。(Getty Images)

上文節錄自第223期《香港01》周報(2020年7月20日)《配搭環保概念 重建更好未來》。如欲閱讀全文按此訂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相關文章︰

疫下掙扎與契機 重新審視共享經濟的價值

共享經濟要去蕪存菁 政府配合不可少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

223期《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泛民初選結果為香港敲響警鐘 要讓「抗爭派」成主流嗎?

【深度解讀】從唇槍舌戰到肢體衝撞 議事廳如何淪為泥漿摔角場

【深度解讀】不能教的「秘密」 纏繞校園的教育紅線

【其他精彩內容】

疫情撕破「國際都會」假面具 外傭隔離期間歷盡歧視與辛酸

【國際專題】千年神殿爭奪戰再起 「聖索菲亞」的當代難題

【科技.未來】當華為被封殺 群雄逐鹿5G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