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殺華為】轉軚禁絕華為5G設備 英國尚存獨立外交意圖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上周二(7月14日),英國數碼、文化、媒體及體育大臣杜永敦(Oliver Dowden)向下議院發表聲明,一如此前預期改變了本年1月容許華為有限度參與英國5G通訊設備市場的決定,宣布將通過《電訊安全法》(Telecom Security Bill),禁止英國電訊商在明年起購買華為5G通訊設備,並設下時間表,要求在2027年底前移除所有華為5G通訊設備。

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指此決定「讓人失望而且錯誤」,同時使英國對外來企業不帶歧視的營商環境成疑,嚴重破壞雙邊政府與企業的信任,更指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與美國聯手,將中國視為「對手、威脅和敵對國家」。

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直指英國封殺華為的決定「讓人失望而且錯誤」。(資料圖片/路透社)

英國禁令責在美國?

約翰遜政府完全將此次「轉軚」建基於美方5月時對華為落實的進一步制裁之上,只要美方政策有變,英方決策即可隨之而改。英國禁令的落實時間也可算是有迹可尋:畢竟到了本年年底,美國11月大選結果塵埃落定之際,下任總統的華為政策也將稍有眉目;如果到時候事態有變,英方收回成命的成本將是極低的。

即使美方政策不變,英國完全「怪罪」美國制裁的邏輯,也讓中方難有理據對英國作出外交詞令之外的嚴厲實質報復。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NCSC)技術總監利維(Ian Levy)表明,在美國制裁禁止向華為輸出由美國技術或軟件生產,或由相關技術或軟件製成的設備所生產的產品之下,英國禁絕華為5G設備的決定是建基於「在最近的諮詢中,華為也沒有不同意」的僅有三種可能情況之上。如果華為要在制裁下維持對英國5G通訊設備的後續供應和服務,第一種可能性是「有某方違反美國法律」,第二種可能是「華為放棄自身設計的晶片,而採用第三方的通用晶片」。第三種可能是「某方創造出新的晶片設計工具和製造程序,完全不用美國技術」。NCSC在其官方報告中還提到最後一個可能性,即「美國取消或刪減對華為的制裁」。不過英方明言這不太可能。

英國首相約翰遜以善於改變立場著稱。這次禁絕華為的決定,仍然有變數。(資料圖片/美聯社)

獨立外交仍需實力

無論英國當局禁絕華為的技術性邏輯如何穩妥,正如外界對於英國媒體此時報道「伊利沙伯女王號」將派往南海的關注一般,此刻同一訊息重新浮上枱面,難免被人與英方的華為決定合而觀之,並解讀為英方「疏中親美」的舉動。將英國此刻的疏中親美舉措解讀為「英國已經選邊站」,就似乎是一種過份解讀。畢竟,脫歐後的「環球英國」(Global Britain)自視為國際政治的獨立行動者,不受制於歐盟他國的決定,也自行處置與全球各國的關係。在全球兩強或多強對立的形勢愈發明顯之時,任何國家的個別行動在人們眼中當然也會是「疏此親彼」,可是,這不必然代表這個國家已整體加入某個陣營。

即使英國有獨立外交的意圖,以其今天的國力,有否不選邊站的本錢,就是另一個問題。縱觀全球,小國要行獨立外交,則必先聯合其他志同道合的小國,以多邊主義聯盟綜合實力。英國脫歐反其道而行,其成敗似乎早成定局。

上文節錄自第223期《香港01》周報(2020年7月20日)《轉軚禁絕華為5G設備 英國尚存獨立外交意圖》。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訂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

223期《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泛民初選結果為香港敲響警鐘 要讓「抗爭派」成主流嗎?

【深度解讀】從唇槍舌戰到肢體衝撞 議事廳如何淪為泥漿摔角場

【深度解讀】不能教的「秘密」 纏繞校園的教育紅線

【其他精彩內容】

疫情撕破「國際都會」假面具 外傭隔離期間歷盡歧視與辛酸

【國際專題】千年神殿爭奪戰再起 「聖索菲亞」的當代難題

【科技.未來】當華為被封殺 群雄逐鹿5G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