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上】新聞對讀者「有害」? 如何擬定閱讀策略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黑格爾曾道:「新聞如今佔據的權力地位,至少等同於信仰曾經享有的位置。」
有人形容今日為資訊爆炸時代,每人每天均被各種各類的資訊轟炸,甚至沒有絲毫喘息的空間,當中最重要的資訊來源,就是新聞(news)。尤其這幾個星期的香港人,翻開報紙、打開手機,一連串的政治經濟新聞來襲,身邊不少朋友大叫吃不消,甚至頭痛欲裂,希望可以暫時不接觸新聞一陣子,卻又擔心放下手機一會後,世界變了樣,而自己卻懵然不知。對於鋪天蓋地的新聞,心情矛盾,既愛又恨。
不過,即使是希望不接觸新聞的朋友,性質也只是相當短暫,過了一段時間,又會重新拿起。如果有人提倡「不如從此拒絕閱讀新聞」的話,應該會被視為瘋子,或者被譏笑一句:「你要回到洞穴裏生活嗎?」
撰文:羅乃智

殊不知,在千里之外的瑞士,卻有人高舉「拒看新聞」的旗幟,呼籲現代人遠離新聞,他的名字叫魯爾夫.杜伯里(Rolf Dobelli)。這位杜伯里,當然不是洞穴人,亦不是擁有反社會人格,更非不吃人間煙火之輩,更沒有被鎂光燈摧毀人生的慘痛經歷;恰恰相反,他在大學主修哲學與企業管理,並取得哲學博士學位,曾是瑞航集團分公司執行長,曾旅居香港、澳洲、英國、美國,更是暢銷書作家,寫過《思考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和《生活的藝術:52個打造美好人生的思考工具》兩本被翻譯成四十多國語言的著作。如此背景,為何寫下《拒看新聞的生活藝術》(Stop Reading the News: A Manifesto for a Happier, Calmer and Wiser Life),甚至在TED演講中大肆宣講「四個你應該停止看新聞的理由」(Four reasons you should stop watching the news)呢?

一切要從2013年在倫敦的一個早上說起。

話說當年杜伯里獲《衛報》邀請,到編輯部介紹《思考的藝術》英譯版,本來一切如常,記者們捧着咖啡等聽書介,打算應酬一下便馬上回來座位繼續與新聞廝殺搏鬥,殊不知總編輯洛斯布里傑(Alan Rusbridger)卻突然叫杜伯里講解另一篇刊登於其個人網站上的文章─《新聞對你有害》(News is bad for you),整個編輯室的氣氛馬上出現變化。他放棄心中關於新書的腹稿,在一眾《衛報》記者面前闡述自己為何鼓吹人們少看新聞的種種觀點,同日,文章的精簡版被刊於《衛報》網站上,成為當年點閱率最高的文章之一。

有見及此,杜伯里將文章化簡為繁,編寫成書,詳細闡述自己為何有此倡議,因此不同章節的標題,都是提綱挈領式的主題句,例如「新聞加劇了後見之明」、「新聞放大了現成偏誤」、「新聞會改變我們的大腦」,再以此延續,擴充成章。

常看簡短新聞 易導致思維萎縮

杜伯里措辭凌厲,認為在數碼化後,新聞由無害的休閒娛樂媒介,搖身一變,成為有害於人類心智健康的「毀滅性武器」,迴避這種危險成為必要之舉。那麼,為何新聞無緣無故會成為「毀滅性武器」呢?杜伯里認為其中主因,乃是新聞的篇幅往往很短、節奏明快,而且極端簡化事件來龍去脈,最適合人漫不經心地閱讀,這會阻礙大眾對世事的理解。杜伯里反新聞是因為在「TL;DR」(Too Long; Didn't Read,意思是不看太長文章)的文化下,新聞多數極為簡短,卻要講述整個故事,做法只有一個:簡化程序,讓讀者易於消化。

杜伯里認為在數碼化後,新聞由無害的休閒娛樂媒介,搖身一變,成為有害於人類心智健康的「毀滅性武器」。(資料圖片/Getty Images)

無論是社區的單純意外,抑或是全球經濟衰退,新聞從業員通常會以一兩個理由來解釋說明,杜伯里批評此舉只會讓讀者的頭腦愈來愈簡單,甚至會有「要理解未來乃輕而易舉」的錯覺,他甚至從大腦科學的角度,指出慣於消費簡短的新聞,會讓大腦物理結構逐漸改變─專門瀏覽簡短資訊的區域愈來愈發達,但代價是專司長篇閱讀及刺激思維的神經網絡將逐漸萎縮,無益於人類作深度思考。

同時,他認為新聞消費成本高,當然不是指報紙本身昂貴,或者付費牆(Paywall)模式讓人消費不起,而是寶貴的時間和專注力。消費新聞,無論是用耳朵或眼睛,或者是透過電視、收音機、手提電腦及電話接收,通通都需要付出時間成本。此外,將專注力由新聞拉回來,再重新聚焦在原來希望完成的任務上,有所謂的轉換模式成本*,加上新聞內容或者畫面有機會在腦海中縈繞不散,打斷思路。

*明尼蘇達大學商學教授李洛依(Sophie Leroy)在其論文《為什麼我的工作這麼難做?》中,曾提出「注意力殘留」的概念;她發現在工作切換間,人們的注意力仍然會殘留在之前的任務中,要經過一段時間後,才可以專注於眼前工作。換言之,如果在工作之間不停切換,將降低工作效率。

杜伯里認為情況在智能手機出現後更為嚴重,隨時彈出的短訊、新聞通知、不同的干擾,將讓專注力不足的問題日趨惡化。杜伯里甚至半認真半嘲笑地說,想像一位充滿智慧的人,如蘇格拉底、孔子、佛陀、耶穌,如果今天依然活着,追隨者見到他或她時不時滑動手機看新的簡短新聞,心中形象將馬上全毀。

新聞消費成本高,當然不是指報紙本身昂貴。(資料圖片)

關於專注力的近似觀點,「網絡中立性」(Net Neutrality)概念的原創者、哥倫比亞法學教授吳修銘也曾提出,他在著作《注意力商人》(The Attention Merchants: The Epic Scramble to Get Inside Our Heads)中指出,資訊爆炸年代,注意力愈趨稀缺,變相是匱乏的資源,亦成為傳媒人、廣告商、行銷人員、節目製作者競相爭奪的「新貨幣」,從而影響大眾的意識、決定消費行為,甚至形塑生活方式。

演算法普及化 加劇同溫層效應

杜伯里在過去的作品中,擅長點出人類思考盲點,例如著名的權威偏誤、後見之明偏誤、賭徒謬誤等,今次他認為簡短的新聞會造成讀者的「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堪稱為思考謬誤之父。何謂確認偏誤?

他在《思考的藝術》中有詳細解釋,一言以蔽之,就是人類喜歡尋找支援自己理論的證據,反對的證據則會被忽略。這種偏差經常出現在人類大腦思維中。在新聞發達的年代,當消費愈多新聞,愈容易及頻繁地發現那些能夠肯定自己觀點的內容,從而進一步引證自己的想法,然而,讀者的見解可能根本是錯誤的。

在對演算法相當熟悉的網絡世代中,確認偏誤進一步發酵,由社交媒體顯示給讀者的,正正是讀者偏好的資訊,否則就吸引不到用家讚好、留言及分享,久而久之,大家不會看到不同的見解,開始發覺身邊的朋友(比如Facebook上的朋友)與自己立場相同、見解相似,資訊來源同質性極高,自我感覺開始良好。這種現象稱為「同溫層」,香港網民常稱為「圍爐取暖」。

由社交媒體顯示給讀者的,正正是讀者偏好的資訊,否則就吸引不到用家讚好、留言及分享,久而久之,大家不會看到不同的見解。(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對新聞報道,甚至整個行業的批評論調,其實並非新鮮事,以著書立說的方式、寫下洋洋數十萬字來批評或者「提醒」的,當然不只有身在瑞士的杜伯里。有「英倫才子」之稱的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對新聞業界也有相類似的觀察。繼續閱讀:【資訊爆炸.下】商業化工廠式生產文章 正是新聞變質之始?

上文節錄自第217期《香港01》周報(2020年6月8日)《新聞對讀者「有害」? 資訊爆炸下如何擬定閱讀策略》。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或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