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遊樂場.下】推衛星公園概念 推動方式不在於快
即使在台灣,不同縣市的區情不同,起步點也不同,彼此也在汲取其他地區的經驗,香港也可以同步借鏡嗎?
承接上文︰【台灣遊樂場.中】媽媽組成公民團體 各縣市推動改革
未來:啟迪童智狂想曲
新北市也是因為一場契機而成功改造遊樂場,看到台北市的特色公園建成了,媽媽們本身也對新北市充滿期待,誰知政府起初只是改用塑膠遊具,當地媽媽們驚覺要變成特色公園不是這麼容易的一回事。抗議過後,在會議達成共識,新北的公園就開始動起來,建設四座示範公園,板橋四維公園就是其中之一。
這裏的設計不像華山採用在地特色,而是創造了一個具意象的「巨獸」主題,趣味性十足。邱筱婷和王筱恬是特公盟新北代表,她們都認為這種主題可以令小朋友有更多想像空間。
「我們發現不管國內或國外,很多公園就是喜歡具象化,蝴蝶就是蝴蝶,毛毛蟲就是毛毛蟲,小孩子的想像力會受局限,會說這張畫我畫不出來。巨獸就是有點跳脫,有比較多的想像空間。比如說我覺得這是巨獸,我覺得哪裏有手哪裏有角。以前我們中國人會說『龍』、『鳳』,我們也沒看過,巨獸是有這樣的意味。」邱筱婷說道。
王筱恬補充說︰「我覺得除了是標誌性之外,也是讓小朋友的遊戲可以更多,他們可把自己融入故事中。我要爬到怪獸的嘴巴上,或者太空堡壘,過程中也可以自己發揮想像力,好像在經歷一場冒險。以前沒有特色公園的時候,沒辦法做到這樣的事情。」
一群媽媽在各個範疇投入參與,她們認為教育民眾和里長,認識遊樂場如何在符合規範之下可以變得有挑戰性,也是重要的一環。本身也是桃園代表的邱筱婷分享,這是桃園現在面對的困難。
「里長要統籌這事情,一個公園蓋好了,有椅子坐,但後來里民就說這邊很空,為什麼沒有健體的設施,可是里長不知道,有安全規範這件事情,遊樂場是有特殊的規範,他就去找公所、議員,爭取經費要滑步機、單桿這些設施。承辦商、議員也不知道這事情,做下去遊樂場就會不合安規,甚至小朋友在遊戲時很容易受傷,現在一直建議,政府在推遊樂場時,也要落實教育,不只是對民眾,他們下面的區公所和里長也要。」她說。
群眾有了要改造遊樂場的意識,加上公部門下決心,就可進行,但需要有策略。在新北市,改造遊樂場由市政府城鄉發展局負責,其企劃建築科科長黃永盛指出,整個新北市29個行政區有多個遊樂場,裏面要改造的太多了,每年30至50個,也要做七至八年以上。
黃永盛表示,「我們今年也有統計,所以是分區持續改造,我們還有別的策略,新北的公園也有社區型、區域型、大型,觀念的部份要發展。有些社區型的,就在巷弄內,比如三峽龍學完成之後,社區變得太吵了。板橋中和發展得比較久,比較飽和,公園小小的,但幾步已經有公園在裏面,如果這裏一個滑梯,那裏又一個,就沒那麼有特色了。」
他提倡要發展的是一個衛星的概念,「也許這公園是滑梯為主,另外一個以擺盪為主,那走路沒幾分鐘可以到三個不同的公園,可以有不同的玩法。推動的方式不在於快,而是精和多。」
新北市政府城鄉發展局特色共融遊戲場示範專案承辦陳盈宇指,以新北市來講,已經算是有一定程度的成果,至少公部門在做改造的時候,不會再想也不想就擺罐頭,因為已經有sense了。「但也要看經費、基地夠不夠大,不是每個地方也可以變成特色公園,至少新北現在有了概念,很感謝特公盟媽媽。」他說道。
推動改造遊樂場這件事,不管是台北還是新北,也不過是四年的時間。特公盟的媽媽們也認為,仍需借鑑以往的經驗。「對比國外的遊樂場,我們真是剛入門的初學者,改造的過程中可能遇到做下去才發現當初未及考慮的問題,比如靠近附近民居,太吵了,大家不停地去修正。台北和新北也陸續制訂手冊,比如要做一個多大的遊樂場,巷弄距離應該要多少,遊樂場需要更多適合身障兒童的設施,有沒有廁所,距離最近路徑的停車場,路徑有需要爬坡嗎。」邱筱婷說道。
她們這些媽媽跟孩子去玩不同的遊樂場,也會了解在地居民的感受。例如觀察到公園旁是學校,公園建在巷弄裏,滑梯對着民宅,有九座滑梯,背向那側是攀爬架跟沙坑。老人家比較怕吵,一大早就有很多小孩子去玩,原來會很吵。
「公所那邊反饋,原來離民宅很近的時候,滑梯應該要轉向,比較安靜的可以離民宅近一點,比較吵的可以遠一點,溜滑梯因為速度快,小孩子就會尖叫,但爬高爬低不太會尖叫,聲音的傳導也要考慮進去。我們也不會說有遊樂場是一百分的,我們是從零開始一直摸索,公部門和我們把每次不理想的地方記錄下來,希望下一個遊樂場可以更完善。」她續道。
新北市除了改造罐頭遊樂場外,還會在適合的用地建設新的遊樂場,由新北市政府新建工程處負責,也因應不同的地區有在地化的特色。
台灣的特色遊樂場仍在持續在改造和建設當中。香港,顯然要急起直追了!
上文節錄於第199期《香港01》周報(2020年2月3日)《台灣遊樂場發展三部曲 寶島媽媽推動特色公園改革浪潮》。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