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寒冬】香港零售業怎麼了? 結構性挑戰大解構(下)
其實,只要稍稍拆解近五千億元的零售數字,不難得出一個結論——本港零售業向奢侈品傾斜。2009年「一簽多行」措施出台,為本港零售業另一個標誌性事件,那年珠寶鐘錶、服裝、百貨公司類的零售額達1,089億元,佔比挨近40%;到了2013年零售業高峰,有關零售額已升至1,981億元,佔比高達47%,如果計及藥物和化妝品的零售額,比例更升至54.83%(圖一)。過去半年,本港示威活動不斷,自9月起內地入境團已開始錄得九成跌幅,話語權較大的高端消費客群更激減,像今年10月,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銷售額僅39.16億元,按月跌幅達到42.9%,返回2009年水位。
承接上文︰【零售寒冬】香港零售業怎麼了? 結構性挑戰大解構(上)
對於奢侈品及化妝品撑起本港零售業的現象,徐家健認為,情況未必可以持續,但難斷言是不健康,「雖然珠寶店、化妝店不停擴充對本地消費者或屬『災難』,但對商家及GDP是好事,有錢的確要賺,營商主要視乎當時的商機及潮流。」
旺市追逐零售大餅 利潤不升反跌
過去,本港零售業迎來長時間上升周期,許多企業選擇在旺市中不斷擴充,「有錢賺咗先」,只是零售大餅愈做愈大,企業盈利能力又是否水漲船高?以自由行得益者、本地化妝品龍頭莎莎(0178)為例,2003年該公司於港澳地區只有34家分店,到2014年已增至109家。店舖多了,營業額也上升,由2003財年的14.28億元大升至2014財年的71.22億元,經營利潤為9.83億元,經營利潤率達13.8%。其後數年,莎莎減慢開店步伐,但截至今年3月底,港澳分店數目也有118間,只是營業額已無突破,經營利潤亦大減,例如2019財年,港澳生意額超過70億元,但經營利潤降至5.12億元,經營利潤率只有7.2%, 反映保住收入,利潤卻被租金及員工薪金等成本蠶食(圖二)。
旺市「搶攻」的策略,近日也為本港不少零售商帶來痛楚。中期業績「見紅」的莎莎已宣布,未來一年將會關閉30間以旺區為主的分店,更明言至少減租五成才考慮續租。另外,周大福(1929)第三財季初段港澳同店銷售大跌38%,下財年料最多關閉16間分店,而Prada(1913)本地最大的銅鑼灣旗艦店明年6月將不會續租,目前每月租金高達900萬元。
零售行業「小休」 需迎整合時期
畢馬威中國香港區消費品與工業市場主管合夥人葉嘉明認為,業界現在「不能夠一味縮」,反而要迎整合的時期,掌握及分析數據,針對性整合零售點分布。「零售行業的周期已步入『小休』時間,是重新準備的時機,業界應檢視過往問題,不能墨守成規。」
她續稱,本地零售商需想辦法提升人均消費、客戶忠誠度及購物體驗。一方面透過科技為商戶及顧客建立關係,整合線上線下連繫,以及在付款方式注入更多科技元素。「舉個例,一家服裝品牌可透過數據記錄高消費力客群的消費習慣,分析其喜好等資訊,讓前線員工掌握客戶的品味,令顧客感受到獨有的待遇及體驗。」目前,這類轉型升級,較多見於奢侈品或時裝品牌上,皆因它們更為重視高消費客群的忠誠度。
突出例子有英國高級百貨店Harvey Nichols,其位於金鐘太古廣場的亞洲旗艦店翻新後於9月底重開,面積減少一半,但就採用全新零售模式,由於實體店與網店的貨品少於一成重覆,舖內因而設有Online Style Lounge專區,讓造型師協助顧客網上購物,並根據他們的品味、需要及喜好,推薦最貼身、合適的產品。
另一方面是人才培訓,透過科技減省前線員工貨倉存貨、供應鏈等低技術、重複類的工作,讓前線員工可投入更多高增值服務,集中提升客戶連繫等體驗。面對零售業較難吸引人才入行,葉嘉明建議業界應變得更靈活,盡力配合科技發展,令員工不限於銷售層面,且包括客戶體驗及售後服務等,為零售業帶來更專業的形象。
專家呼籲業界轉型,林慶麟亦認為,香港零售市場或會重新定位,如減少開設實體店,只保留1至2間旗鑑店作廣告推廣之用,其餘集中於網上銷售。這名鐘錶界老行尊對前景依然樂觀:「奢侈品(行業)係唔會死,世界上有太多錢流動,依然有會有人嚟買。抗爭終有一日會完結,到時旅客就會返嚟,即使中港兩地價格收窄,香港購物選擇多、地點集中、又有信譽,有一定競爭力!」
上文節錄自第195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2月30日)《零售業飛來橫禍 轉型尋出路》,網上標題為編輯重擬。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