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政治學者馬嶽——地區政績仍具影響力

撰文:陳澔琳 陳智擁
出版:更新: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形容,是次區議會選舉本質上是一場「民意海嘯」。他早前在《明報》撰寫《區選三問》分析選舉結果時,認為現任議員的地區工作表現,仍然對區選具備一定影響力。馬嶽把民主派未能贏取的63個選區,分為大富(9區)、鄉郊(12區)、傳統深紅(19區)、分票失利(6區)、新屋邨(3區)及其餘挑戰連任失敗(14區)等六大類別,認為在民意海嘯下仍然守得住的建制派,反映其地區工作應該有一定質素;其次,向來重視地區工作的民主派政團勝選率頗高,例如民協、新同盟、工黨、街工差不多全勝,「反映早作部署早落區,仍然會比臨時空降的素人有更大勝算」;最後,他透過計算113名成功連任的民主派議員的平均得勝票比例(winning margin)26.1%,推算當投票率下降10%時,這些有地區工作基礎的民主派議員,也能夠「完全過關」。

承接上文:進入後修例時代 區議員怎樣實踐地區治理

馬嶽在接受《香港01》訪問時再解釋,是次選舉不能與往日區選相提並論,結果明確顯示不少市民只看政治立場,不看地區工作,當不少素人地區工作甚少,仍能得票過半數勝出,便是證明之一。「在過往區議會選舉中,或有三、四成人利用地區工作為投票標準,但今次可能只得一成,現任民主派(區議員)做得好,他便更穩陣;相反有建制派(區議員)的地區工作很強,便有機會守住議席。」被問及四年後政治氣氛會否變得淡薄、大眾會否以政治思維思考區議會選舉,馬嶽坦言這無人知曉,「但如果你有地區工作票,便會更穩陣。」

馬嶽認為,在「民意海嘯」下仍守得住議席的建制派區議員,反映其地區工作有一定質素。(資料圖片/葉家豪攝)

以政治表態為重心的區議會選舉並非首次上演,2003年政府試圖推動《基本法》第23法條立法,旋即引起民意反彈,另加上沙士(SARS)、負資產等民生經濟問題困擾,在同年的區選中,選民用選票懲罰為政府立法護航的建制派,在400個民選議席中,民主派取得161席,並取得深水埗及葵青區議會的主導權,打破此前建制派壟斷區議會的局面;不過,建制政黨沒有坐以待斃,為了收復失地,動用大量資源舉辦地區活動籠絡民心,終於在2007年區議會選舉大勝,但也令「社區福利主義」選舉模式日漸成為主流,使建制派在往後的選舉中屹立不倒。

是次選舉中,馬嶽認為「社區福利主義」或仍奏效,只是不敵高投票率及以政治為重心的投票標準。但他期望,當民主派在17區區議會變為大多數,區議會功能及選民對區議會的期望或會出現轉變:「之前的十多年許多居民只期望『蛇齋餅糭』,但現在期望區議會有更好的事:例如加強參與、改變政治面貌,大家的想法變得不一樣。」

11月25日,區議會選舉建制派失去大部分議席,建制派第一大黨民建聯召開中委會,會後見記者。主席李慧琼表示今次選舉受到重大挫敗,向市民致歉。(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經一事,長一智。自回歸以來,區議會選舉已走到第六屆,選舉結果對雙方有何啟示?就建制派而言,馬嶽認為建制派應認清自己有所局限——當政治環境對自己不利、而選民採用政治標準投票時,長年累月的地區工作也沒能使自己獨善其身。當特區政府信任度低落,如建制派仍然盲撐,這樣是福是禍?馬嶽說:「制度吊詭之處是建制派需要面對選舉,但(特首)林鄭(月娥)及中聯辦不用面對選舉,他們拿着權力便叫你(建制派)打鑼打鼓,結果懲罰不了林鄭,卻懲罰了民建聯。」

而對民主派而言,馬嶽認為地區工作很重要,需要協助居民解決問題,而且不應局限於自身所屬選區,「他們應否顛覆一些大眾對區議會功能的想像?讓別人覺得民主派能帶來新氣象,不論是地區資源或是居民關係也有新做法,這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測試,否則你上了去又如何?」馬嶽解釋,回看2003年選舉,事實上民主派勝出幅度不大,當時他們對區議會功能亦欠缺新想像,沒有意識改革議會,「他們那時不會覺得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需要翻天覆地作出多項改革,區議會傳統做法、活動資助在論述上沒有很大改變,結果2007年輸了,現在一隔便是十六年。」

上文節錄自第192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2月9日)《進入後修例時代 區議員怎樣實踐地區治理》。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