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政治.上】政治走入校園 能否完全禁絕?
一石激起千重浪,修訂《逃犯條例》引發的衝突不斷升溫,網民呼籲全港「三罷」,教育局亦因交通癱瘓宣布停課。反修例運動持續近半年,抗爭無處不在。自9月開學日起,除大學校園外,各種表達政治訴求的行動也如雨後春筍般在中學湧現。有論者認為「政治歸政治,教育歸教育」,呼籲別將政治帶進校園;亦有提出政治與教育互為表裏,「不談政治」剝奪了學生權利。教育與政治之間的爭論縈繞不散,如何疏理箇中關係,正是這場社會風波中不可迴避的一課。
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發表「反逃犯條例修訂示威」現場調查報告,團隊自6月9日至8月4日在全港多個反修例運動現場進行12次問卷調查,一共收回6,688份問卷。研究發現,參與者以年輕人為主,大部份介乎20與30歲,其中19歲或以下的參加者介乎6%至15.6%,反映不少學生曾經參與示威活動。
早於開學前,政務司司長張建宗發表網誌,指出鼓吹校園罷課會令寧靜、和諧、安全和包容的學習環境受到破壞,對學校和師生造成巨大壓力,「學校絕不是表達政治主張或訴求的地方,更不應成為政治角力的場地……罷課行為只會干擾學校的日常運作和剝奪學生的正常學習機會,將社會繃緊氣氛延至校園,影響學生學習情緒,對我們下一代的健康成長絕無好處。」
及至9月,中學生紛紛走入大眾視線,成為鏡頭下的主角:學生手築人鏈、組織靜坐罷課、佩戴頭盔參加早會、戴上防毒面具叫喊口號高歌,以行動表達政治訴求。隨着暑假結束,抗爭運動走入校園。數十名家長表示憂慮,響應網上號召,在中環遮打花園集會,並拉起「反洗腦,拒絕政治入侵校園」橫額。活動召集人劉可澄提出「五大訴求」,指教育局應嚴懲違反專業操守的校長及教師,加強監管或撤銷通識科,並促請教育局跟進政治入侵校園問題。她呼籲教師應教導學生守法,而非灌輸洗腦政治訊息。
當大眾提出校園應與政治絕緣時,曾否思考何謂「政治」?先賢孫中山提出,「政者,眾人之事也;治者,管理也」;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指出「人類天生是政治動物」,處於群體的大眾會對正義社會有所追求;政治哲學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則提出政治是所有平等且自由的人共同參與,集體討論及決定關乎大眾的重要事務。只要我們活於群體中,便無法迴避政治。
政治污濁,學生尚未成熟?
9月初,小西灣中華基金中學有學生籌組罷課,辦學團體負責人、前校監伍淑清表示,會勒令參與罷課的學生退學及辭退參與的教職員。翌日,校外有近百名校友及同區學生到場聲援,在校門外默站及高叫口號。有人批評為扼殺學生自由,製造白色恐怖。
10月初,聖保羅男女中學校董會向家長發信,批評學生在校外戴口罩靜坐屬違法,學校有責任指導學生如何以合法方式表達意見。校方強調所有人均不可利用學校作平台,在校內宣示政治立場,未經批准,不可以學校名義舉辦活動,違者一律視為違反校規,將面臨紀律處分。12所中學反修例關注組隨即發表聯合聲明,批評校董會以保護為名、打壓為實,箝制學生表達意見。
校園作為學習的公共領域,形形色色的政治早在日常運作及課堂中上演,例如學校的班會及學生會,通識科及公民教育科亦是學生接觸政治議題及相關理論的途徑。學校或基於校譽、社會壓力,不希望學生參與社會運動或公開宣示政治立場,並以各種理由阻止學生發聲,但避而不談及強力打壓,只會換來更大的反撲。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認為,學校禁絕學生表達意見,只會釀成正面衝突。他建議學生有需要可表達訴求,校方宜採取軟性態度。例如學生在上課前或放學後於校園外築人鏈,其表達方式並未干擾學校運作,校方應予以尊重。學校可派教師觀察情況,如學生與附近居民出現糾紛,可嘗試調解,以保護學生人身安全。
中學校長會主席鄧振強亦表示,校園作為社會的縮影,學生亦是社會一份子,當社會環境動盪,校園少不免受到牽連。他理解學生因社會躁動而影響情緒,並認為學校可適時提供支援及採取柔性方法處理。
他舉例說,大部份學校均容許學生張貼不涉及仇恨、暴力、失實或政治動員性質的文宣,例如寫有「香港人加油」的海報,這有助學生從正面角度表達訴求,疏導情緒。
「良心理政」成員、教育心理學家黃宇昆認為,年輕人與成年人最大差異,在於人生經驗與負擔。他指出,若認為青年投入社會運動只是出於盲動,無異向他們「扣帽子」。
他強調,年輕人熱衷社會運動的原因千絲萬縷。在校園內推行通識教育,提供了機會予學生了解社會,培養公民意識。在校園外,年輕人接收資訊的渠道多不勝數,社交通訊軟件的訊息促使他們產生許多想法及行動。
上文節錄自第191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2月2日)《當政治走入校園 師長如何應對》。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