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傳統建制割席 中間派不玩政治? 實政圓桌望代表另一政治光譜

撰文:歐陽翠詩
出版:更新:

傳統建制派候選人因為今次抗爭運動的發展,連擺街站和受訪也充滿顧慮。相反,標榜「中間派」的實政圓桌的幾位社區幹事均樂意接受訪問,並強調他們跟傳統建制派不同,認為在社會走向「極端藍黃政見」的當下,更需要實事求是、求同存異,更需要中間派別。

承接上文:反修例怒火延區選 年輕建制派如何自處 民建聯林琳︰未想過退黨

實政圓桌於2017年5月成立,由在該年4月退出新民黨的田北辰及六名新界西區議員組成。正因為這一背景,即使實政圓桌標榜自己為「中間派」,仍有不少市民認為其屬建制派。

田北辰要求港府先承諾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莊恭南攝)

在反修例風波中,實政圓桌是泛民主派以外,願意站出來支持政府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的政治組織。建制派立法會議員日前發表聲明,繼續批評示威者破壞法治,又促請政府成立「止暴辦」,田北辰未有一同作出譴責,及後會見記者時重申政治問題應政治解決,認為政府單依靠警隊不可行,強調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受廣大市民支持,更表示會去信國務院副總理韓正,說明監警會調查權力有限。

除了田北辰爭取連任荃灣愉景選區外,實政圓桌其餘六名現任區議員及另外五位社區幹事亦有出選,當中有四區與民建聯、新民黨「相撞」。他們沒有跟建制派協調,認為各有各做,交給選民自行抉擇。

實政圓桌七位現位區議員及五位社區幹事參選區議會,部分選區跟建制派撞區。(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參選東涌北選區的社區幹事潘俊恩開始地區工作一年多,認為實政圓桌求真、理性、實事求是的理念與自己想法一致。對於被坊間認為是建制派,他說香港的政治組織並非二元對立,而是可分為建制、中間、泛民、本土自決及很不起眼的親台派。「中間不代表凡事都是騎牆、中立,而是全力支持政府在有民意授權基礎的前設下施政,不是全盤接收和支持政府推出的措施,要符合現時的香港情況,是其是,非其非。」

潘俊恩認為,現時的社會氛圍和最初做地區工作時不同,對落區工作有一定影響。「我們的主要對象是理性的居民,我們的世界是3D的,但很多時變了2D(二元的)對立,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中間派的存在意義就是填補這空白,令人從極端感性轉為理性去看待事件。當然,以區議員來說,民生事務優先於政治議題,但不代表我們不講政治議題,是我們不玩政治。」

潘俊恩認為,中間派不代表中立或是騎牆。(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對於反修例風波引申的「警暴」爭議,他認為是良知問題。「我認為有必要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居民可能看到警暴的這一面,也有人很不滿意示威者的行為,看到的是另一面,但其實這個整體才是事實。」他向記者展示一幅圓柱體在不同角度投射出來的影子,有些角度會看到長方形,有些則是圓形,就好比「藍黃政見者」現時看到的面向,都不是真相的全部。「假設真的有警暴,查出來可以重塑警隊形象。政府也要重啟政改,讓人們能選出代表自己的行政長官。」

實政圓桌還有三位社區幹事願意受訪,他們均認同該黨的理念,回答問題時經常用到「實事求是」、「理性」、「最大公約數」、「以數據說實話」等字眼,強調堅持「做實事」,說是「不玩政治」,看起來卻很懂政治。

我希望兩邊的人都願意來跟我們談談,如果我們靠邊站,那只能聽到同一邊的聲音。現在我們反而能聽得更多,可以檢視一下為何社會變成這樣,如何可做得更好。
—實政圓桌社區幹事莊豪鋒
莊豪鋒希望在現時局勢下,更能透過跟街坊接觸帶出其「中間路線」。

參選元朗盛欣選區的社區幹事莊豪鋒指,現時沒有其他政黨跟他們走同一路線,之前會認真地思考選舉策略,會想如何去贏,但現在反而會想如何透過和街坊接觸,帶出這條中間路線。「我的區有五位候選人,我也很緊張和期望選舉的結果,因為這是香港人的選擇,代表了不同的光譜,當結果出來後,我們可以思考如何去行這條路。香港需不需要改變?是否需要我們這種聲音呢?我們沒有想太多現時氛圍對選舉結果有何影響,只是在走我們『是其是、非其非』的路。我們相信大部份港人是理性、溫和的,是『和理非』,希望我們的選擇沒錯。」

「黃藍」齊質疑 難以抹掉建制標籤

然而,中間派不是那麼容易做,特別是「中立」已被視為「自私」的當下,強調自己為中間派往往會受到「黃藍」兩邊支持者的責難。談到擺街站的情況,莊豪鋒表示,「藍絲」那邊會質疑他們為何支持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黃絲」那邊又會質問他們如何展開獨立調查、委員會的組成等。「有時在街站被人challenge(挑戰),我也不知道他是哪邊的人。我希望兩邊的人都願意來跟我們談談,如果我們靠邊站,那只能聽到同一邊的聲音。現在我們反而能聽得更多,可以檢視一下為何社會變成這樣,有什麼可以改善,如何可以做得更好。」

參選荃灣南選區的社區幹事馬庭熙表示認同,「對的,要勇敢發聲;錯的,也要勇敢指出。現時的氛圍需要有講道理的一方存在。社區需向前走,我們不理會顏色,繼續做好地區工作,在政治議題上尋找社會最大公約數。」

馬庭熙認為,現時落區的居民有不少也會問及有關他們政治組織的立場,以及對於這場運動的看法。(周穎瑤攝)

針對獨立調查委員會的問題,參選屯門欣田選區的社區幹事黃梓雋補充,要警員和示威者兩邊一起查,由公開、有代表性的大法官去查。他不認為居民的質問是一種挑戰,「我們的理念是在社區貫切自己的初心,既然你不是來罵我,我就有責任去介紹我們的政黨和解釋我們的理念。作為區議員候選人或區議員,如果不去面對群眾,又何來談實事呢?」

「每個街坊來問你,不管是什麼政見的人,也是給你一個解釋的機會,大家是來交朋友的,要保持正面態度跟他們接觸,分享理念。不管他們最後是否接受,至少你成功把理念宣揚出去,我認為這十分重要。」馬庭熙說。

實政圓桌希望市民理解他們作為「中間派」的立場,黃梓雋認為需多落區面對群眾。(受訪者提供)

對於仍有不少人把他們標籤成建制派,莊豪鋒坦言很害怕這種情況,擔心對方沒有深入了解他們跟建制派有何不同。「我們是第一個提出港人港審,需要修改(《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提出支持獨立調查委員會的親政府政治組織,但很多人未必知道。不同人對建制派有不同的定義,如果把它定義成愛國愛港,我們是;如果定義成盲撐政府的,我們不是。」

受訪的幾位社區幹事有到過示威現場,他們重申這不代表支持運動,又提到其中一個原因是需要了解交通情況,以提醒居民做好應變措施。但他們說,更主要的原因是想走入群眾,了解他們的想法,了解為何他們會出席這些活動。

除了受訪者外,各選區相關參選人還有—愉景:劉卓裕(荃民議政);東涌北:徐生雄、葉培基(民建聯);元朗盛欣:林慧明(新社聯)、吳嘉駿、黃國雄、區國權(民主動力);荃灣南:陳杰(民建聯)、陸靈中(公民黨);屯門欣田:賴嘉汶(民建聯)、盧偉明(民主黨)。

上文節錄自第189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1月18日)《反修例怒火延燒區選 年輕建制派中間派如何自處》。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