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取日本式保育經驗 大火燒不掉的首里城
上周四(10月31日)凌晨,位於日本沖繩縣那霸市的名勝首里城發生大火,主體建築群的正殿、北殿、南殿全部付之一炬。首里城不單是日本文部科學省確認的「國寶」,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首里城大火新聞一出,不只日本國內,不少喜歡日本的外國遊客也無不惋惜。不過,對首里城被燒感傷之餘,不消數小時,不少日本人已務實地展開募捐,政客也隨即與中央政府溝通,請求資助重建,令人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災後處理的效率。
沖繩首里城有着數百年的歷史,是過去琉球王國的都城,對當地民眾而言深具身份象徵意義。琉球王國的歷史與太平洋對岸的夏威夷王國微妙地相似。十五世紀之前,沖繩諸島處於三國時代,即北山、中山、南山三國,史稱「三山時代」。1426年,中山王國的尚巴志統一了三山,創立琉球王國,定都首里城(有部份學者認為中山王國本已定都於此)。
琉球王國處於東亞水路交通要點,為中日兩國交易航道的中繼點,得益於此而商貿繁盛。不過,因為身處夾縫,琉球不得不顧全政治現實,在中日之間做「牆頭草」,分別向兩國稱臣,成為二重藩屬國。日本明治維新後,對琉球的政治曖昧感到不滿,經過數年交涉,終在1879年以武力迫使國王尚泰遜位,琉球諸島正式以沖繩縣的身份成為日本的一部份。
文物大火未熄 極速募捐重建
首里城大火對很多曾經到訪該處的日本人而言,相當震撼。尤其因為沖繩是日本高中舉行「修業旅行」的熱門地點之一,而首里城則是沖繩旅行必到之景點。另一方面,象徵琉球王國歷史的首里城發生大火,也引發了一些政治小風波。大火起因至今尚在調查中,但起火後翌晨,沖繩地區少數的琉球統立運動派便開始指摘起火原因為縱火,乃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手下」或「自民黨狂熱信徒」,因忌恨首里城作為琉球過往主權的象徵而破壞。另一邊廂,日本國內的右翼則把矛頭指向近日關係急速轉差的韓國,認為是韓國人所為。不管如何,這些指斥都只是政治立場先行的「未審先判」例子,無助我們了解首里城大火一事。
首里城大火雖然帶來震撼,但對於日本人而言也許「習以為常」。日本傳統建築多以木造為主,加上日本處於地震帶,本來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就很高。按總務省消防廳統計,去年日本涉及神社、寺院類的火災就多達67宗。不少日本人對此也有相當的心理準備,在悲痛之餘很快就務實地開始思考「然後呢」的問題。
火災發生後的早上,九州熊本縣就已經開設為首里城重建的募捐活動。2016年熊本大地震時,熊本縣的地區象徵熊本城遭到嚴重破壞,至今尚未完成重建。此外,沖繩地區的眾議院議員宮崎政久在其Twitter發文指「雖然很悲傷,但不能只是繼續哭泣」,指他已向日本中央政府要求協助,希望能盡早動工修復首里城。民間也有不少人查詢如何捐款幫助重建首里城。這種務實解決問題的態度,似乎是日本國內的主流聲音。
大火雖然把首里城的主體建築群燒了,但似乎沒有燒掉「首里城」本身。加上今次,首里城總共被毀五次,上一次被毀乃1945年二戰時期被美軍戰艦破壞,主體建築群要到1992年才開始重建,直至今年初才完工。雖然重建首里城花費了不少人力物力,也有大量歷史學者、古建築專家、工匠技師參與;不過建築物本身並不算歷史文物,而內部絕大部份的歷史文物已經移往沖繩博物館,以及另外一部份早於二戰時被美軍掠奪而去,現存內部的展品多為仿製品。換言之,只要有財力有心力,假以時日,首里城絕對可以「浴火重生」,再現世上。
其實,這亦反映了日本人對保育文物有其一套邏輯。在西方,保育歷史建築往往就是指保持建築的原來構造,務求「原汁原味」。保育工作最多就是維護歷史建築,減緩其老化。例如在意大利羅馬,作為過去羅馬帝國的首都,以及教宗宗座所在的文化中心,保有不少極為珍貴的歷史建築。當地保育歷史建築物大體採用上述概念,這使不少羅馬時代建築得以保存最原始的面貌。不過,不少建築畢竟已經歷千年時光,期間又飽經戰火損害(羅馬城曾至少七次被洗劫),所以,無論如何保育也會「日久失修」,這亦使得不少曾到訪的遊客笑言,羅馬就像個「廢墟」一樣。
日本世遺建築 多屬修複重建
日本人保育歷史建築物並不太執着這種西式處理,他們很喜歡「修復」和「重建」。除了付之一炬的首里城外,其實很多日本歷史建築物,或多或少都有重建成分。例如歷史名城京都不少建築都存在千年以上,經歷過多次改修維護,主要是更換木材等較易腐爛的原料。例如港人「打卡」勝地清水寺,2008年起已開始改修,至今十一年尚未完工。又例如,日本上百座的城堡建築(天守),其實當中只有12座是直接繼承自數百年前的古董(「現存天守」),其餘大部份都是在遭破壞後重建的。即便這12座當中,大部份也像清水寺一般進行改修工程作維護。日本最高宗教聖地伊勢神宮更是每二十年就會進行「遷宮」儀式,重建本宮以內的建築群,上一次遷宮是2013年。
到底日本與西方式的建築保育理念孰優孰劣,不是三言兩語可以有定論。但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定的《世界遺產名錄》中,日本入選的18項當中,建築部份包括今次大火燒毀的首里城,還有姬路城、京都奈良諸古寺社、東照宮等,不少都包含了改修及重建成分。這些建築能被列入世遺,某程度反映了日本式保育概念獲得國際社會肯定。
除了建築物本身,日本式的保育概念也為公共歷史界和傳統工藝在商業社會保留了一個重要生存空間。雖然復古建築當中有像大阪城這類幾乎全新的設計,畢竟這只屬異類,大部份情況下,日本人都想盡量保留歷史風格與技術。復古工程所涉及的專門技術人員很多,包括歷史學、文物學、考古學研究者作考證工夫,包括傳統技術工匠作實際施工。由於日本經常有古建築重建工程,故此,創造出了不少需求和職位。
另類保育概念 助傳承古技法
可能由於這些古為今用的機會特別多,很多傳統技術得以保存下來。日本的歷史建築大多以木造為主,有部份是至今仍沒使用一根釘的純木造建築,難怪日本是當今保留東亞古代木造建築技術最完整的國家。
被稱為世界歷史最悠久家族企業的日本公司「金剛組」,傳說始創於578年(飛鳥時代),迄今有逾一千四百年歷史。其祖先據說是來自朝鮮半島的寺院名匠柳重光,受到日本聖德太子所邀而到佛教剛開始流行的日本大建佛寺,包括法隆寺在內等建築都出自於該家族之手。其至今仍以「隋唐風格的木造寺院建築」作招徠,主要負責進行各種木造建築的建設及復古等。除了木造建築之外,至今一些文物技術,亦可能像金剛組一樣,得益於日本人的保育理念,得以順利留傳至今。
首里城大火令人嘆息,但假以時日,相信首里城將會重現於世。同時,日本人務實處理問題和危機的態度,其實亦深深值得我們所學習。大火雖然燒掉了建築本身,卻毀不掉首里城本身。
相關文章︰
上文刊登於第187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1月4日)《記取日本式保育經驗 大火燒不掉的首里城》,標題為編輯重擬。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