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流言效應】辨清流言 止住流言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進入「後真相」時代,「假新聞」充斥市面,人們該如何自處?世上沒有「真理水晶球」,亦無「誠實豆沙包」,不能夠令人百分百辨清真偽;然而,《流言效應》一書,則至少讓你更好掌握何謂「流言」。撰文︰李道

《流言效應》由日本作家松田美佐撰寫。如作者指,流言乃世上最古老的傳媒,自古有之;由二戰時的流言研究起源,到最新的網絡世代流言,均為本書討論對象。(網上圖片)

《流言效應》由日本作家松田美佐撰寫。她畢業於東京大學,現為日本中央大學文學系教授,專攻溝通學、媒體學。書中除了闡述她的個人觀點,還引用了海內外大量學術文獻,可見這本流言天書並非一家之見,而更似綜合評述。如作者指,流言乃世上最古老的傳媒,自古有之;由二戰時的流言研究起源,到最新的網絡世代流言,均為本書討論對象。

本書寫於2011年「311」東日本大地震之後,松田美佐深深關注期間為何流言盛行,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亦然,兩場災難均為流言學提供上佳素材。書中還列舉了諸如「裂口女傳說」、「多啦A夢的結局」,以至美國、法國、台灣等地的流言,大家看來概不陌生。

究竟流言為何存在?松田美佐給出一條「流言公式」:R~i×a。這是由美國心理學家Gordon Allport在《謠言心理學》(Psychology of Rumour)所提,其中,流言的強度或散布量(R,Rumour),跟流言對當事者的重要程度(i,importance)和流言的證據模糊度(a,ambiguity)成正比。算式不是相加,而是相乘,i或a任何一個是零,則R也是零。

以訛傳訛令訊息變質

的確,在人心惶惶時,流言往往容易廣泛流傳;反之,如果流言無關痛癢,自然乏人關注。災難時物資短缺,最常見流言。好像香港SARS高峰期,我們便經歷過「盲搶鹽」。在「311」東日本地震時情況更甚,災區以外地方竟也爆發物資短缺流言,結果導致大家瘋狂囤貨,令流言「自我實現」。而在關東大地震,還出現「朝鮮人來襲」流言,指朝鮮人四處掠奪、在井下毒等;事後才知,朝鮮人當然並無來襲,但可悲的是,期間,日本人居然以「自衛」名義肆殺朝鮮人,據說犧牲者高達數千人。

松田美佐鄭重表示,如果僅將上述事件看成是愚蠢的人誤信流言,只是片面解讀。因為,「i」愈高自然「R」愈高,尤其於動盪時刻,人們更傾向「寧信其有,不信其無」。至少,傳播流言的人沒有「惡意」,甚至可能出於防患未然的「善意」;再加上,流言「不是我說的,而是大家說的」,故講者彷彿不用承擔責任,對他們堪稱「有利無弊」。惟無論如何,流言許多時都令災情擴大,不單會妨礙救災工作、浪費救援人力,且會令物資錯配,供應無端由無需要者囤積而非落到有需要者手裏,更莫說,有人要將「假自衛之名,行虐殺之實」合理化了。

災難時物資短缺,最常見流言。圖為2011年日本岩手縣遭海嘯肆虐後的場景。(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松田美佐以《羅生門》為例,說明證人的證詞也可能失真,因為立場不同而有不同體驗。(網上圖片)

至於何謂「a」?一如其名,定義也較模糊。畢竟,松田美佐直言「沒憑沒據的流言」和「無風不起浪」既是相互矛盾,卻又都能成立。何況,流言不是真,但也不一定全假,因不排除「自我實現」。的確,「成功」流言總是「七實三虛」,譬如常常來自「朋友的朋友」或所謂「真人真事」,資訊來源疑幻似真;而且,資料愈是完備,流言就愈易盛行,最好有齊時間、地點、人物之類,甚至是長篇幅的、有結局的故事。

提出「流言公式」者,將流言視為資訊的衰敗過程。就似「以訛傳訛」遊戲,遊戲裏每傳一次訊息,訊息多少有所變異,當中包含細節被簡化、重點被強化、偏見被同化——事實上,散布流言者每每將訊息「為己所用」,轉化扭曲為自己最可信、最有利的內容。松田美佐以《羅生門》為例,說明證人的證詞也可能失真,因為立場不同而有不同體驗。

心理學便提出記憶會被塗改,甚至有所謂集體記憶即相互塗改,在你一言、我一語的情形下合作構成。流言的傳播過程亦然,訊息會變得愈來愈「準確」、愈來愈為人接受,松田美佐直言「流言和現有價值觀或知識很少產生矛盾」,並修正指這未必是資訊的「衰敗」,而可視之為資訊的「產生」。由此可見,流言是多麼恐怖,好像懂得自我充實、壯大!

對政治和社會的抗議

流言之所以可以傳揚開去,動機往往離不開三個:想知道、想轉述、想交流。為了生存,掌握的情報固然愈多愈好,特別是危難之時,即使平日多聽流言亦無妨。因為,附耳說一句「有件事告訴你」,轉述過程可產生情報力優越感,顯得我知的比你多。與此同時,正如香港有謂「是非當人情」,交換流言尚可加強同伴意識,以至確立群體規範,還可預防罪案發生。

例如「有拐子佬」、「有愛滋針」、「有人偷器官」的流言,原來在全球許多地方都曾風行,不獨香港專有,而「疑犯」則多是「外國人」而非本地人——當然,相關流言式罪案皆被警方否認、被官方掩蓋。

的確,流言或帶禁忌性質。書裏引述《流言蜚語》作者清水幾太郎的話,「公眾輿論是多數社會成員的共同意見,而流言則往往不容於枱面上的輿論,才以流言形式流傳,故其本身亦包含對政治和社會的抗議。」松田美佐拿中日戰爭為例,指當時日本出現不少反戰流言,包括批評軍方和政府、質疑戰爭的價值等,反映人們對當權者的仇恨和反感。

流言之所以可以傳揚開去,動機往往離不開三個:想知道、想轉述、想交流。(Getty Images)

流言是個總稱,細分之下包括針對個人的「八卦」、牽涉面較廣的「都市傳說」,此外,還有「校園怪談」。由「奧爾良流言」即有女性遭綁架,到追求娛樂性多於真實性的「廁所裏花子」,作者都有詳談。而最令松田美佐關注的,乃新興的網絡流言,所花筆墨最多。

因為,流言除了重在內容,也重在媒介。作者分析「都市傳說」不單會與時並進,一旦登上電視甚至拍成電影,流言熱度更會火上加油。新聞正是流言「身價」十倍的重要媒介,好像大地震的流言報道,便令缺貨之類說法的可信度大增,畢竟大眾對「值得成為新聞的故事」或更有興趣,而退一步言,新聞本身也不排除會集非成是。有些流言尚會逆向操作,諸如大字標題《媒體沒有告訴你的真相》,此亦為流言瘋傳的慣常技倆。但松田美佐強調,縱有謂「電視沒有錯,錯的是節目」,惟同一時間「媒介即訊息」,媒介本身也是訊息的一部份,平台不一定是中立。

最古老的口耳相傳的流言,主要見諸熟人之間,傳遞對象是鎖定的,通常發生於血緣上、工作上或地理上相近者;但網絡流言則通過陌生人不確定地擴散,有匿名性且容許不負責任的言論。作者詳細比較了電話和電郵溝通等,提出不少繞富趣味的「不說不知」分別。

松田美佐詳細比較了電話和電郵等不同溝通方式,提出不少繞富趣味的「不說不知」分別。(資料圖片/juststock)

圍爐取暖致惡性循環

書裏固然有批評網絡「圍爐取暖」問題,直言學術界已為此敲響警鐘,認為網絡損害民主基礎,令想法相似的人更易交流,增加了「群體極化」風險,使群體內個人原本的主張更加極端,反之聽見相反意見的機會則減少,同一時間還涉及「資訊瀑布」,人們仰賴他人提供資訊,當某論點獲得支持時,就彷彿形成支持者愈多、論點愈可靠的現象,因而令資訊─不分真偽地擴散出去。網絡還有兩項特點,既可跨時空地進行,反正訊息就放在網上隨意傳閱,也更易為人接收,加上網民更易看到自己想看的東西,因而帶來誤會,以為自己所屬群體就是多數派─不論主動找資料,抑或被動收訊息皆然。

凡此種種,都助長網絡流言及網絡輿論的「惡性循環」。另外,作者還提到網上的記錄性質,以及歐洲開始關注「被遺忘權」等;然而,要令「艷照門」及AV女優引退後的資訊完全消失,實際又談何容易呢?

要攻破流言,辦法離不開讓真相浮面。近日,Facebook宣布會由法新社團隊查證(fact check)香港facebook平台的懷疑假新聞,包括中文及英文新聞。(資料圖片/路透社)

走筆至此,究竟要怎樣抗擊流言?流言終究不是真相,作者質問說,為何帶來聲譽損失的流言就是「問題」,帶來利益的則是「好公關」?按照「流言公式」,要攻破流言,辦法離不開讓真相浮面,例如進行「Fact Check」,以批判精神對模糊狀況(a)進行評估、比較、探討,最後只保留最合理的內容。她舉出法國透過高舉反種族主義來平息反猶太主義的「奧爾良案例」,直言僅澄清事實尚不夠,還需削弱蠱惑人心的「迷思性」和「故事性」,即治本。若然日本人對朝鮮人不存偏見,又哪來「朝鮮人來襲」流言?他山之石,可攻香港之玉。

《流言效應》堪稱是本不朽經典,適用於古今中外。筆者有一點要補充:有人為了善意傳播,這算「好心做壞事」;惟於此「假新聞」時代,市面上的惡意傳播也愈來愈多,甚至有人惡意地自製流言,則絕對是「壞心做壞事」。這本書所載知識,既有利「謠言止於智者」,但也不排除遭有心人用錯,以致「謠言源於野心家」;就似炸藥的發明,好的用途可助礦工,壞的方面則可殺人。

還望大家閱畢此書,可以更好識破流言、止住流言,而非利用流言、把真相埋沒。始終,較諸充斥流言的世界,肯定是真相好!

其他《香港01》周報書評:【書評.給孩子的港臺散文】老少咸宜的人間煙火【書評.黑箱:日本之耻】日本MeToo第一人親筆道遭遇【書評.味的世界史】在甜酸苦鹹中尋找發展軌迹【書評.伊斯蘭式幸福】日本女作家筆下伊斯蘭 陰影下的幸福日常【書評.國家為什麼會成功】紛擾亂世下的管治之道【書評.划向北方的女性】樂齡女性如何安度黃昏歲月【書評.我是阿爾法:論法和人工智能】非人化革命 挑戰資本主義【書評.余英時回憶錄】華裔史學家憶述香港緣

上文節錄自第178期《香港01》周報(2019年9月9日)書評《明白流言 止住流言》,網上標題為編輯重擬。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