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學費.三】借鏡海外經驗 讓年輕人自主規劃人生
現時本港不少學生為求一紙文憑而向政府借取貸款支持學業,名副其實是「先使未來錢」。這個現象並非香港獨有,美國更是深受其害,有統計顯示,70%美國大學生在畢業之後背負學債,平均每人3.7萬美元,截至去年中旬,全國學債總額達1.5萬億美元。而香港的學債情況雖未似美國般嚴峻,但以特區政府的財政儲備來說,是否該進一步將免費教育延伸至大學課程?
承接上文:【免學費.一】學債壓力沉重 政府需還年輕人財務自由【免學費.二】認清免費教育是人權 檢討學費成本比率
深受年輕人歡迎的美國民主黨總統初選參選人桑德斯(Bernie Sanders)積極提倡全民免費教育。他在政綱指出:「當你大學畢業時已累積有數十萬元債務,你並非享有真正自由;你不能追求成為一名教師、環保主義者、記者或護士的夢想,你並不是真正的自由,因為你無法賺取足夠的錢來償還每月的學債;當絕大多數提供高薪厚職的工作要求一個用數十萬元學債來換取的學位時,你並非真正自由。」
值得留意的是,去屆桑德斯參選時,其教育主張被視為異想天開,四年後卻成為民主黨一眾參選人的主流意見。而在大西洋彼岸,全民免費高等教育早已落地生根。現時全球有30多個國家提供免費高等教育,歐洲國家佔最大比例。
德國大學課程便以免費及高質著稱,不僅能發揮教育的意義、體現教育的價值,更能讓畢業生既輕鬆又無負擔地探究人生,追尋每一個可能。香港的人均生產總值(GDP)高於德國,但不少大學生一畢業就學債纏身,喪失規劃人生的自主性。
德國政府視教育為基本權利,強調所有人與生俱來就擁有平等的教育機會,因此,在德國政府的補助下,當地落實了人人平等的教育體系。至於芬蘭、丹麥及挪威等北歐國家,同樣崇尚機會平等,並達成學生畢業後會貢獻社會、免費高等教育是理想的人才投資這些基本共識。
在上述國家中,不單當地國民能享有免學費等教育福利,其他歐盟成員國的學生亦被囊括其中,每年只需支付價格相宜的課程註冊費,就可以入讀當地的公營學院,免費攻讀學士學位課程。
德國教育的成功與其獨特的教育體制有密切關係,有別於其他國家,德國是世界上少有未將教育市場化的地方。德國政府重視年輕人的成長發展,認為國家若能提供免費的教育服務,學生就能無負擔地自由探索,建立自信及人生觀,對年輕人的自身發展以至國家未來均有益處。
近年來,「教育市場化」一直飽受爭議,有意見批評不少政府刻意削減公共財政開支,將本屬公共事務(Public Affair)的教育經費,轉移成學生對個人投資增值的私人事務(Private Affair),企圖模糊自身提供免費教育的責任。雖從經濟角度出發,高等教育乃對自身的投資,在校園所習得的技能、建立的人脈關係、考取的任何證書,均有利於未來個人就業發展,故學生承擔自己的教育開支有其合理之處。然而,這種思維在歐洲備受質疑,因學歷並不保證帶來具有「一致性」的預期效益,反而增加學生財政負擔,導致家庭社經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之高低成為決定學生教育機會及質量條件的因素,更造成不少像明仔般的個案。
德國的免費教育政策亦非一帆風順,曾經遭受挑戰,經歷高低起跌。最大問題源於免費教育實施後,報讀公營學士課程的學生愈來愈多,政府對教育經費的投入因而大幅增加;同時,部份學生會故意延遲畢業,以享受學生身份帶來的諸多福利,例如交通、宿舍及消費補貼等。德國曾於2006年起,就大學學費進行檢討,並向學生收取每學期約500至1,000歐元不等的學費,惟收費引起學生不滿,發動連串抗議行動,當局最終於2014年正式恢復全民免費教育。
免費高等教育並非歐洲獨有的產物,近觀亞洲,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於2017年簽署了《全民優質高等教育普及法案》,宣布為國內超過100間國立大學及公營專上學院提供全額學費及雜費資助,實行全民免費教育,藉此培訓人才、提升國家競爭力。據估計,杜特爾特簽署該法案後,每年在高等教育的預算開支將高達1,000億披索(約156億港元),而該法案出台後,被讚揚是歷史性進步。
菲律賓的免費教育政策得來不易,以往因學費壓力而被逼中斷課業的個案亦時有發生,當中最受國際關注的,莫過於少女特哈達(Kristel Tejada)受學費困擾而自殺的案例。就讀菲律賓國立理工大學的16歲少女特哈達,因家境貧窮,拖欠學校費用,被學校強制暫停學籍。飽受壓力的她,於2013年3月15日自殺身亡,引發馬尼拉學生一連串的反學費示威運動,抗議菲律賓政府將高等教育商品化,莫視學費對貧苦年輕人造成的壓力。菲律賓國立理工大學校長巴斯克華(Alfredo Pascual)最終宣布廢除拖欠學費不得上課等規定,為有財政壓力的學生排憂解困。及後,菲律賓政府須開始檢討高等教育免費化的可能性。
在免費法案推行前,相對於其他東盟國家,菲律賓政府的高等教育投資較為低落,遠遜於同等發展程度的印尼、越南及泰國(表三)。同為發展中國家,根據菲律賓高等教育委員會於2016年發表的報告顯示,菲國政府在高等教育的投資表現頗差,人均教育開支只有548美元,與馬來西亞相差逾17倍,而社經發展水平更落後的柬埔寨,當地政府在高等教育人均投資比率亦比菲律賓高。最終,菲國政府自兩年前意識到危機,開始檢討學費政策,及後正式向高等教育注入大量資金,奠定免費高等教育必要的基礎,並以追趕東盟其他國家為目標。有論者指,該政策實質反映出杜特爾特對公共資源運用的態度和定位,懂得實行具前瞻性的部署,除了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亦能減少出現像特哈達的慘劇發生,造福所有受困的年輕學子。
反觀本港庫房「水浸」多年,過去十年均錄得巨額盈餘,財政儲備突破萬億元,卻甘願扮演「守財奴」角色,未有善用資源。回顧董建華年代,教育總開支曾於1997年至2004年間大幅提升,2004年更達致佔GDP 4.7%之多,是回歸二十二年來的高峰;到2008至09學年,時任特首曾蔭權將公營學校提供的免費教育延伸至高中,正式落實十二年免費教育。前特首梁振英曾開過十五年免費教育的空頭支票,而林鄭月娥雖加大了教育經常性開支,但未有進一步將免費教育延伸至大學課程。
對於《香港01》提倡八大免學費,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認為:「現時政府庫房累積了一定金錢,若不善用資源投資,似乎會令香港人勒緊褲頭,情況不太理想。而善用此筆款項,能改善香港人的生活,絕對值得考慮。」無可否認,香港公共教育的投資力度雖不算疲乏無力(佔整體GDP 4.1%),但對比其他發達地區,僅屬「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例如,根據2016年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數據,哥斯達黎加、挪威和丹麥的教育開支分別是6.334%、6.281%和6.237%,遠高於本港目前的教育投資水平,而在該組織的36個成員國中,亦有26個國家的開支比香港高。若政府能善用該筆款項,作長遠投資,相信既能減輕畢業生的學費負擔,亦可紓緩年輕人畢業後的財政束縛,讓他們能輕鬆地探索未來的各種可能性。
不過,葉建源亦補充:「很多提供免費高等教育的國家都是奉行福利主義,當地稅率偏高,政府自然有能力提供更多支援。而香港作為低稅率地區,若將免費教育延伸至高等教育,則政府在公共開支上是大政府,稅收卻成了小政府。」或許,從財政穩健角度而言,免學費是一項長期性投資,財政盈餘又不一定是常態,若環球經濟環境轉差,難免對庫房構成壓力。但是,當我們目睹發展水平更遜的菲律賓,也敢於嘗試一切可能時,特區政府是否仍要冷待上萬億的財政儲備,甘於故步自封,忽視進一步投資年輕人的可能,怯於冒這個不知何時來臨的風險?
繼續閱讀︰【免學費.四】自資學生壓力不容忽視 理應得到平等對待
相關文章:【大學撥款.二】院校競爭無處不在 人文理工貧富懸殊【青年困境】產業單一致學歷貶值 大學生不再吃香【預算案.政策分析】財政盈餘滿瀉 為何大學畢業生仍學債累累?【01倡議】八大免學費 畢業無學債
上文節錄自第179期《香港01》周報(2019年9月9日)《免費教育是人權 是時候寬免大學學費了》。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