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老精神病患者缺乏支援 照顧者:難道要放回醫院?

撰文:香港01評論
出版:更新:

香港人口患有一般精神疾病的比率為13.3%,即有約百萬人有不同種類的精神問題。隨着人口老化速度加劇,愈來愈多「夾心層」—步入老齡化的精神病康復者同時需要復康支援及長者服務,照顧他們額外需求的擔子則落在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ICCMW,下稱精神健康中心)上。但這些中心原本設計是服務當區所有15歲或以上的康復者、懷疑精神病患或家屬等,年齡跨度寬廣。每間中心的預設服務人口達33萬人,在如此定位之下,年長康復者的照顧需求為何難以滿足?應付康復者日漸增加的老齡化需求,在近年又如何成為營運精神健康中心的社福機構一道新考題?撰文:陳琬蓉

55歲的張先生,三十年前因目睹至親意外身故,罹患精神分裂症,屬於嚴重精神病康復者。儘管他蓄着「醒神」的平頭,亦掩不住比同齡人明顯的老態。他外表與憨厚木訥的中老年人分別不大,但半生與病為鄰,令他的反應變得十分遲緩,失去大部份自理能力,亦甚少開口說話,靠太太寸步不離照顧起居。

「他現在是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清楚。坐巴士、地鐵時,經常不自覺搖頭,在閘口拖沓好久才懂得要入閘,這時候其他人便會破口大罵『搞錯啊,望咩望!』所以一定要時刻跟着他。」作為「跟得保姆」的張太,每天的生活圍着丈夫轉,張先生每朝醒來前下樓買菜的兩小時,以及間中做替工幫補家計,是她僅有的獨處時光。一旦離開張先生,張太太便很不放心:「即便外出前為他留了飯菜,他連微波爐都不太會用,怕電死,唯有吃麵包。咬麵包(當主餐)不是不可以,但不太好囉!」所以張先生出行時,太太必定如影隨形。張太形容,相熟街坊見到他倆都會打趣地說「又帶兒子去街了」。她說:「他這一輩子就是這樣了。幸好我們沒有小朋友。」旁邊的張先生只是靜靜地坐在太太旁,遲緩地「嗯」了一聲,恍如一個乖巧的大孩子。

張先生罹患精神分裂,起居飲食都要靠太太照顧。(黃寶瑩攝)

這個「大孩子」的獨立能力還未來得及讓家人安心,便踏入了「衰老期」。除了精神分裂症之外,張先生約十年前確診早期認知障礙,出現記憶力衰退等徵兆,早期認知障礙症的平均發病年齡約六十歲。而那時張先生尚在四十多歲的壯年。最近五至六年,他的身體機能衰退症狀陸續浮現,例如有膝蓋痛、腰痛、睡眠窒息等問題,走着走着會突然乏力。

所以,張先生近年除了要定期到精神科覆診之外,還添上了骨科和呼吸系統科,多至張太也記不清:「好像還要看內科……你有無啊?」張先生只是一貫的掛着微笑機械式地搖頭,但這並非回答太太的問題,而是精神分裂症的症狀。百病纏身令張先生每日需要服逾十粒藥物,分藥的工作也需張太代勞:「他看見藥就頭暈,向我說『每種藥都不一樣,要我怎麼分?你不幫我,我就全部倒入口。』」她沒好氣地說。

由於張生患有多種病症,每天要吃十多粒藥,要靠太太幫忙分藥。示意圖,非受訪者服用藥物。(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長期高密度的照顧,令張太在兩三年前亦確診患上抑鬱症,與丈夫輪流進出精神科門診。她的心願只是希望能在做替工的時候有社區照顧隊提供送飯服務,或者間中能將丈夫放在日間社區中心暫托,以獲得一些喘息空間。

像這樣的精神病康復者,身體機能往往較同齡人早衰,即使未屆長者年齡定義,已經需要同等的密集關顧。但他們不僅無法申請長者可使用的服務,即使符合年齡資格,多半亦會因為社會標籤、相處問題等,與一般安老服務格格不入。張先生便因為年齡限制,未能獲得安全網照顧—因應體弱長者需要而提供的日間暫托、綜合家居照顧等服務,均需要通過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編配,而門檻是受助人65歲或以上。

社會支援不足,亦令張太感到自己「像野草,沒人關心」。(黃寶瑩攝)

另一邊廂,現時針對中年精神病康復者的社區支援,多側重於就業範疇,並未切合張先生的需要。張先生以前擔任保安員,約在2006年經歷病發住院後便無業至今。張太形容,即使現在要張先生到庇護工場工作亦不易,遑論重投社會的一般就業:「庇護工場的主要工作是入信封、入筷子,要求動作要快,但他慢得連一分鐘也放不了一次(湯匙),要想好久,自然又會被人嫌棄了。」

雖然張氏夫婦約兩年前經轉介後成為當區精神健康中心的會員,但經歷亦令他們不太愉快。張太憶述,當時中心的小組活動主要是針對所有年齡層的社交活動,甚少接觸外界的張先生不甚適應。加上後來張先生身體愈來愈差,變得更加少出門,所以當時負責張先生的精神健康中心社工便答允張太,約兩三個月內上門家訪跟進張先生情況。但後來張太聽聞社工工作繁重,連醫管局的個案經理亦難以聯絡上,外展探訪便不了了之:「最記得是(社工)答應了過年來探他(張先生),因為我們沒有朋友便十分期待。誰料現在連端午節都過了,還是一個電話都沒有。」張太說起還有些不忿:「當刻覺得自己就像野草,沒有人關心。」

張氏夫婦約兩年前經轉介後成為當區精神健康中心的會員,但經歷亦令他們不太愉快。(資料圖片/龔嘉盛攝)

「好像社會都沒有想到,這些精神病患一旦變老之後要怎麼辦……」想到張先生以後的社區照顧問題,身體情況同樣欠佳的張太也感到迷惘:「將來不可能將他放在長者中心的,他們都是精神正常的老人家,他不會合得來。ICCMW如果依舊是這樣(不重視老齡化康復者需求),更加不會去。」她也不自覺灰心:「難道要將他放回醫院去?」聽到「醫院」兩個字,全程訪問「耷着頭」的張先生即反射式地抬高頭,眼神一貫滿是迷惘。

老齡化需求浮面社會欠正式討論

張先生的情況或多或少反映了現時在社區的老齡化精神病康復者面臨的困局。而中老年及長者康復者的社區照顧支援需求,未來只會日益龐大。根據政府統計處統計醫管局精神科專科門診就診人次的年齡分布,十五年間精神科的就診人次上升了近1.7倍,而中老年(50至64歲)及長者(65歲或以上)的就診人次比例穩定增加,其中又以中老年的比例增長較明顯,由2001年的近20%,攀升至2016年逾30%。(見表)

可以預視,這群中老年人在未來將會逐步過渡成為長者,而對比普通長者,年老康復者所需要的不僅是主流的安老服務,而且還要更多精神復康的心理支援。此外,老齡化康復者除了會更早出現不同程度的身體問題外,相較成年康復者,他們可能會因為不良於行、或與社區聯繫薄弱,接觸社區時更為被動;當中更有一部份或會成為隱蔽康復者。

所以相對而言,老齡化康復者所需要的,是更多個案式的社區照顧及外展服務。現時除了醫管局針對嚴重精神病患者推出的「個案復康支援計劃」外,其餘在社區層面處理不同輕重程度的復康需求,主要落在各區的精神健康中心上。而在2010年開始運作、本來設計是為了處理全方位、不同年齡層精神復康社區支援的精神健康中心,近年也悄悄捲起了「高齡浪潮」。

繼續閱讀:精神健康中心長者會員大增 人手不足社工變看護

上文節錄自第171期《香港01》周報(2019年7月15日)《精神復康老齡化 社區支援寡又艱》。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