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中心.下】統籌調配醫療服務最理想 硬件配套仍有限制
由葵青區議會副主席周奕希執掌的「葵青安全社區及健康城市協會」中標營運的地區康健中心「葵青康健中心」將於今年10月開始服務;周奕希強調康健中心不是由零開始,而是有以往的地區服務經驗為基礎。他指出,葵青區有二十多間長者中心,服務眾多長者,若將醫療服務結合長者中心,無論是宣傳、教育、篩查等方面成效均較大。周奕希認為康健中心目標是成為區內提供醫療服務的地區聯絡中心,除了各大專院校護理學系、物理治療、藥劑師等醫護人員外,亦需要社區團體如業主立案法團、互助委員會等支持。他謂現時正着手聯絡區內的非政府組織商討合作模式,盼能夠擴大服務範圍,例如打流感針,補充服務不足。(此文章為《社區康健中心》報道下集)
承接上文:【康健中心.上】基層醫療第一線 分流病人減公立醫院門診壓力
至於發展困難,周奕希預期康健中心的服務會受到不少硬件限制。由於「土地問題」,中心能夠服務的人數有局限。即使中心盡量增加開放時間,一星期開放六日,每天朝八晚十,以滿足病人需要,但服務時間長,卻會對人手構成壓力。因此,周奕希指會盡量採用外購服務,如物理治療、職業治療、言語治療及視光服務等,但由於資源不足,關於藥物服務的提供,只能透過與地區組織合作推動。
周奕希亦特別提及電子病歷的限制。現時葵青區每星期有數百名長者到地區長者中心接受藥物覆檢服務,已經建立了區內市民慢性病、長期病的小型資料庫。未來康健中心啟用後,市民接受服務前需要先開通病人電子健康紀錄「醫健通」,政府會設計一套會員系統供康健中心使用,確保整合病人資料。可是,若要將病歷全面電子化,需要設置電子系統作紀錄,人手未必能夠應付龐大工作量。除此之外,病人較為全面的病歷大多集中於醫管局,社區藥劑師未有權限完全存取「醫健通」資料,康健中心未來的服務因而受掣肘,例如長期病患涉及不同種類,完善的藥物及相關病歷對於病人疾病管理更為有用。周奕希認為,最好做法是與醫管局的病人病歷做到「互聯互通」,令服務更能針對病人需要。
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臨床教授李大拔認為,理想的地區康健中心模式,除了是一個處理基層醫療的場所,亦是一個「衛星中心」(satellite centre),有效進行分流工作 ,負責統籌工作及調配醫療服務提供者。整個康健中心的關鍵是協助市民自己有效「進入」(access)合適的服務,發揮「有病預防」、「無病控制」(預防普查)、「社會參與」三個主要作用(見圖)。李大拔認為地區康健中心、非政府組織及醫生的角色不應重疊或分散,而是互相連結。衞生署現時在社區提供不同的服務,康健中心應該猶如一個統籌中心,將市民留在社區醫療網絡內,而參考英國發展基層醫療或預防醫學的模式,除了家庭醫生負責診治疾病外,亦會有其他專職醫療人員做下游工作,但香港現時就如同「斷了線」。
他續指,現時以非政府組織運作推展的社區服務模式有其限制,一來是屬小型醫務所形式,資金及人手有限,二來由於是單對單服務模式,一旦服務合約完結,未必有其他組織接手,服務無以為繼,令家庭醫生無太大信心和動力接觸地區的健康中心。李大拔解釋,康健中心未來若採用小組形式提供服務,不僅更有效率,更能營造社區氣氛推動基層醫療。所謂小組模式,是除了診所服務外,還有其他專職醫療如護士、物理治療師等,甚至有社工了解病人的情況,以一個團隊來照顧病人。單對單則是病人純粹向小型醫務所求診,接受服務後或未有團隊作後續跟進。他謂若要令家庭醫生有信心參與基層醫療的上游工作,就需要有一個清晰的制度及定位,而葵青康健中心正是重要的試點。
上文節錄自第163期《香港01》周報(2019年5月20日)《基層醫療第一線 康健中心價值在分流》。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