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其頓改名不是第一次 國家易名背後除大國角力 還有…

撰文:盧偉文
出版:更新:

「玫瑰不叫玫瑰,亦無損其芳香。」莎士比亞的雋語或許無法套用到現實政治當中,對人類社會來說,名稱並不是什麼可有可無的存在。主權國家馬其頓的國名爭議於上月中塵埃落定,雖只是加了一個「北」字,一路紛爭竟擾攘了數十年;在印度,北方邦(Uttar Pradesh)的一個古城更名撞上國會大選,其背後動機難免令人生疑;菲律賓——一個被沿用了數百年的名字,在強人統治的今天,突遭唾棄。改名,不止是語言表層的字換字,它透過回應當下,重新召喚起那些沉睡已久的記憶,指引大眾投射情感,凝聚新的身份認同,並導向未來的行動。我們身處的當下,民族國家屹立不倒,而改名正是民族主義的一種具體表現和操作。不過,正如馬其頓的例子所呈現出的那樣,改名還牽涉到波譎雲詭的國際地緣政治和外部干預。

2月12日,馬其頓正式更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隨着國名正式變更,政府已在國界和機場等場所換上新國名標誌。(美聯社)

2月12日晚,馬其頓政府發表聲明宣布,按照與希臘的協議,馬其頓正式更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North Macedonia)。

鄰國希臘不滿其國名

自1991年脫離南斯拉夫獨立,「馬其頓共和國」這一國名便一直沿用,但由此而來的麻煩也如影隨形——毗鄰的希臘便對這一國名頗為不滿,認為這暗示着馬其頓對其境內的「馬其頓大區」有領土和文化遺產的要求,故百般阻擾馬其頓加入聯合國,更不斷向對方實施經濟制裁。

(香港01)

1993年,馬其頓第一次讓步,將名字改為「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the Former Yugoslav Republic of Macedonia,FYROM),才順利獲得聯合國成員國的資格。然而,此後的二十多年,雅典政府並未停止對馬其頓的干涉,先後多次反對馬其頓加入北約和歐盟。

馬其頓的獨立之路磕磕絆絆,經濟發展亦不順遂,去年第二季度的失業率高達21.1%,是1993年有記錄以來最高。馬其頓人的平均月薪只有577歐元(約5,294港元),是南歐區內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亦在前南斯拉夫成員中墊底。

去年9月,馬其頓就是否更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舉行全民公投。(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現時,歐盟「老大哥」德國是馬其頓最大的經濟夥伴,馬其頓有逾四成半本地製造的貨物出口到那裏。對馬其頓政府來說,加入歐盟可以帶來單一市場(European Single Market)及稅務減免等經濟優惠,並取得成員國才擁有的各項權利和待遇。前「兄弟國家」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便分別於2004和2013年加入歐盟,並因而大大促進了經濟發展,有鑑於此,馬其頓自然也想效仿。

改名以換取「入歐」機會

然而,馬其頓若想加入歐盟和北約,需得到希臘首肯,而希臘提出的交換條件便是更改國名。去年6月,馬其頓總理薩耶夫(Zoran Zaev)與希臘總理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達成協議,將馬其頓改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以換取加入歐盟和北約的機會。

1月24日,希臘民眾在議會外集會,抗議總理齊普拉斯與馬其頓簽定的更改國名協議。(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對此協議,希馬兩國國內均有反對聲音。希臘的反對者認為便宜了馬其頓,因為新的國名仍有馬其頓三個字,馬其頓的反對者則捶胸頓足,悲痛協議「喪權辱國」。

同年9月,馬其頓政府舉行公投,讓國民決定是否改名。馬其頓外長迪米特羅夫(Nikola Dimitrov)在公投前嘗試說服人民支持改名:「過去的歷史中,我們執着於神話而犧牲了現實。如今,我們是在犧牲過往的神話以換取現實。而現實對今天的我們來說,至關重要。」

當地時間2018年9月17日,時任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到訪馬其頓,促請當地人民投票支持改名,更指摘俄羅斯試圖影響馬其頓公投結果。(Getty Images)

美防長指摘俄羅斯干預公投

支持改名的不止希馬兩國政府。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時任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Jim Mattis)等西方國家高級官員都曾到訪馬其頓,促請當地人民投票支持改名,後者更指摘俄羅斯試圖影響馬其頓公投結果。在訪問馬其頓的行程中,馬蒂斯對傳媒表示,美國有意在網絡安全等議題上與巴爾幹諸國合作。

然而,在巨大經濟誘因下,馬其頓民意並沒有一面倒支持改名,以換取「入歐」機會。有民眾認為歐盟之所以拉攏馬其頓,只是為削弱俄羅斯在巴爾幹地區的影響力,而且入歐並未惠及所有國民,更可能導致本國人才流失。

沒有實權的馬其頓總統伊萬諾夫(Gjorge Ivanov)直言不諱,稱改名是「公然侵犯國家主權的行為」。公投結果亦顯示,儘管贊成票逾九成,但整體投票率僅36.9%,未能達到憲法規定的50%投票門檻,因此公投無效。馬其頓中央選舉委員會主席德科斯基(Oliver Derkoski)表示,「顯然,人民還沒有作出決定。」

1月25日,希臘議會批准了與馬其頓的更名協議。(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儘管如此,由於公投沒有約束性,薩耶夫仍繼續推動國會修憲,以確認「多數人」的意願。幾經輾轉,馬其頓國會於今年1月11日通過憲法修正案,同意按照協議更改國名。同月25日,希臘議會亦批准該協議。

至此,馬其頓更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已成板上釘釘。在有着「火藥桶」之稱的巴爾幹半島上,一樁持續多年的民族爭議告一段落,而背後的大國角力則隱隱地仍在繼續。

主權國家馬其頓的國名爭議於上月中塵埃落定,雖只是加了一個「北」字,一路紛爭竟擾攘了數十年。在印度,北方邦(Uttar Pradesh)的一個古城更名撞上國會大選,其背後動機難免令人生疑;菲律賓——一個被沿用了數百年的名字,在強人統治的今天,突遭唾棄。

繼續閱讀:印度教民族主義情緒高漲 改名只為針對穆斯林?杜特爾特想改菲律賓國名 新名不受歡迎因字面意義是…

上文節錄自第152期《香港01》周報(2019年3月4日)《民族主義回潮下的舉動 改名背後:爭奪話語權》。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