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政府佛系應對 孩子「同一起跑線」夢落空

撰文:陳珈琋
出版:更新:

香港現行的「兒童發展基金」計劃成立10年來,只有約1.7萬名基層兒童參與,立法會議員邵家臻批評是「半桶水」措施。相比之下,新加坡政府設立各種基金,包括「兒童培育戶口」、「教育儲蓄戶口」等,涵蓋每一名兒童的成長階段,並採取特別措施協助基層學童,可能值得香港借鑑。「與其呢度塞吓、嗰度塞吓,無啦啦(派)2,500元,為什麼不好好地營運一個基金,令小朋友覺得政府有為他們的未來着想?」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蔣麗芸如是問。

【財政預算案】基層學童未跑先「輸」 政府派糖有何用?

蔣麗芸自2013年起,便倡議港府仿效新加坡等地,設立「新生代嬰兒基金」,更曾就此在立法會動議無約束力議案,以紓緩跨代貧窮問題,結果在功能組別及直選分組均被否決。不過,她仍然深信基金是長遠之策,可令不同家庭背景的兒童共享經濟發展成果,至陳茂波發表《預算案》後,她再重提方案。

蔣麗芸建議設立「新生代嬰兒基金」。(鄧倩螢攝)

蔣麗芸建議的「新生代嬰兒基金」,首先由政府撥出1,000億元作儲備金,予金管局負責營運及投資。同時,再為所有未滿18歲的嬰兒、兒童及青少年,開設個人戶口,並從儲備金中存入10,000元作「起步」存款。其後,政府及父母採取2比1的配對方式為該帳戶存款,直至儲蓄滾存至子女18歲時方可啟用,以進修、置業或治療危疾,若不使用則撥歸強積金戶口。

方案又訂明,當該年度有財政盈餘時,政府須撥出一定百分比注入儲備金。蔣麗芸認為,該方案主張投資下一代,理應沒有人有異議,惟港府仍然存在殖民時代的福利心態,不願承擔港人的長遠福祉。她語重心長地道:「他們(英國)當你殖民地,但香港是我們的家!作為政府應該做『父母官』,愛民如子。」

不少家長均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贏在起跑線」。(資料圖片/黃寶瑩攝)

事實上,除了新加坡外,不少地方亦有類似的兒童基金。例如英國政府曾在2005年推行兒童信託基金 (Child Trust Fund)計劃,為兒童設立免稅的長期儲蓄及投資戶口:兒童出生後,當局會以信託基金券形式,向家長發放250元英鎊(約2,600港元)供款,資助他們開設兒童信託基金戶口 ;低收入家庭兒童所獲金額會多一倍,即500元英鎊 (約5,200港元)。

按英國政府2003年推算戶口款項往後18年的增長,若家長並無投入額外儲蓄,戶口累積儲蓄金額將有456元英鎊(約4,715港元);若家長每月投入額外儲蓄,累積儲蓄金額最多可達14,399元英鎊(約14.9萬港元)。 這筆款項只能在戶口持有人年滿18歲後提取,可用於任何用途。不過,計劃運作六年後,因當地政府財政緊絀,改由免稅儲蓄戶口計劃取代。

蔣麗芸相信,全民兒童基金能令下一代敢於追夢。(鄧倩螢攝)

蔣麗芸提到,數年前有很多年輕人自尋短見,令她萌生提出上述計劃的念頭,「他們覺得自己一無所有,如果Baby fund有十幾萬元,咁就未必死住呀……有儲蓄便有夢想,不是一無所有。」鑑於當時英國兒童信託基金很受當地人民歡迎,她便着手研究香港是否可行,至今仍不斷遊說官員和議員。

孩子的未來是天下家長最關心的事。(資料圖片/鍾偉德攝)

議員學者批乏滅貧藍圖

另一邊廂,羅致光對此卻不以為然,他今年初在立法會重申:「如政府不論經濟條件,向所有兒童提供劃一款項或配對供款作儲蓄用途,與現時為基層兒童製造更平等發展機會的策略並不一致。」蔣麗芸反駁指,除了基層,更多香港人生活在小康之家,他們的收入雖足夠生活,但無法負擔更多額外開支。她提倡,應該給予下一代一個公平的基礎,站在「同一起跑線」,不論貧富均有機會擁有「第一筆錢」,主宰自己的人生。

根據《預算案》,財政儲備至下月底料有11,616億元,可見當局絕對有充足「彈藥」為下一代未雨綢繆。蔣麗芸批評政府欠魄力、不願承諾投放經常性開支,「他們不食人間煙火。」

假如本屆政府任內不做(新生代嬰兒基金),我會非常失望。(這)是一個非常沒有遠見,不懂得為下一代着想,不會為整個社會着想(的政府)。There’s no brain inside,只有草。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蔣麗芸

相對於派錢或各種措施的「小修小補」,邵家臻認為,政府制訂長遠的滅貧藍圖,才是改善兒童貧窮問題的有效對策。他續指,作為負責任的政府,在推行每一項措施時,都應該訂明期望達到的結果及目標,並定時檢討成效;而每當有關措施涉及一些根本性或結構性的改變時,當局更需要提交時間表及路線圖,訂明五年後、十年後貧窮兒童人口會減至多少,否則該政府只會是「佛系政府」:「(以為)緣份到了,自然滅貧。」

邵家臻(左)批評兒童發展基金計劃只具象徵意義。(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黃洪亦持同樣看法。他曾撰文批評,香港政府的扶貧政策沒有具體、可量度、可操作的目標,並在推動扶貧政策缺乏道德責任及委身的精神。他指出,現行扶貧政策或計劃只是對弱勢社群的緊急需要作出短暫、零碎及補救性的回應,反觀聯合國以至其他先進國家的扶貧政策會以減貧為具體目標,真正令扶貧工作走向滅貧的最終目標。

兒童的未來不只一條路,香港亦如是。港府既可完善現有兒童發展基金制度,又可定下消滅兒童貧窮的目標。關鍵在於,當權者應反思所謂「理財新哲學」,從長遠籌謀,作結構調整,才能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務」,讓不同背景的下一代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上文節錄自第152期《香港01》周報(2019年3月4日)《向基層學生派2500元的迷思 「同一起跑線」夢落空》。

相關文章:【財政預算案】基層學童未跑先「輸」 政府派糖有何用?【財政預算案】患寡而不患不均? 穩定經濟與紓解民困須並重【財政預算案】以新加坡為鏡看公共財政 香港出了什麼問題?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