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X影像】尋找「古早味」老照片 探索香港影像的數碼化進程
在專題開首,我們談到《紐時》和Google如何互相合作,針對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實體新聞歷史照片,進行保育和數碼化儲存工作。那麼,香港的情況又如何呢?紐約曼哈頓中心有《紐約時報》主理的「停屍間」,記錄百年世界史,香港觀塘也有一間香港歷史檔案大樓,珍藏香港百年回憶。(此為《雲端上的圖片》系列報道之五)
牆上掛着一幅充滿時代感的真人海報,綴以一個穿着黑白條子上衣的手繪公仔。公仔下方有一行從右至左讀起的小字:「斑馬佬話:『請用斑馬線』,1961年」。
細看方知這張政府宣傳海報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產物。1961年,香港因交通意外而死亡的人數共有289人,當中有64名是兒童。「斑馬佬」是政府塑造的卡通人物,希望藉此提高市民的道路安全意識。可以說,「斑馬佬」是今天「任何仁」、「清潔龍阿德」等政府「代言人的始祖」。
系列相關文章:
【01專訪】從《紐時》地庫「停屍間」 看一場百年舊照的重生之旅
【01專訪】Instagram取代實體相簿 細訴兩種攝影的意義
這張海報,張貼在香港歷史檔案大樓一樓的閱覽室。館內還有數十張不同主題的政府宣傳海報,點綴館內沉實無味的白色牆壁。不過,作為香港的歷史檔案藏貯心臟,這些海報僅是精選之作,共十層高的大樓,還儲存着超過百年來有關香港的老照片、影片、刊物、案卷和報刊等。
港版「停屍間」 記錄民生點滴
香港開埠一百多年以來,經歷過不少高低起跌,從昔日漁村華南之角,蛻變為今日的國際都市。歷經一百七十多年轉變,我們有多少圖片把它記錄下來?如果能夠親眼透過實體照片,回溯昔日的香港,我們得到的感受,會否與手指間滑過的數碼影像有所不同?
位於香港歷史檔案大樓的政府檔案處保存了超過150萬項不同格式的歷史藏品,當中包括約16,000張歷史圖片,時間幅度跨越兩個世紀,以圖片記錄百多年來的民生點滴。
十九世紀的中環和維港景觀、太平山區清拆後面貌、二戰日軍佔據香港時期圖集、興建地下鐵路景況、石硤尾大火相集……還有太平清醮、啟德機場、灣仔和油麻地社區發展等專題照片,題材涵蓋社會風情、節慶、交通、人物風貌、房屋建設、衞生發展等各範疇。
政府檔案處部分館藏:
檔案處職員接受《香港01》訪問時,向記者介紹一張題為《Painting of Hong Kong Island viewed from the north 1837》 (從北面繪畫香港島的圖畫,繪於1837年)的歷史圖像。
該圖畫被收錄在1897年出版的維多利亞女王鑽禧登基相冊中,它是香港歷史檔案大樓裏「年紀最老邁」的圖像藏品。畫中描繪的香港島風貌,當時仍屬清帝國極南方的一隅。可是,那時候英國官員已經為香港開埠史留下歷史圖像的筆觸。
由於館內有不同年代的歷史藏品,所以檔案處在保存藏品的工序上花費相當大的工夫。針對館內的庫藏,檔案處內部設有專業設施,希望能夠減慢歷史藏品的耗損速度。譬如館內有一套環控監測系統,維持適當的溫度、濕度,以及保持環境無塵污染,確保歷史照片的狀況和穩定性。
與大眾普遍認知有所不同,檔案處職員指出,修護部門很少以化學方式處理歷史圖片,因為他們擔心這會對歷史照片構成損害。他們補充,大多數照片只需要基本的鞏固工夫,當中常見的步驟包括修補紙本基底斷裂、去除具破壞性的膠紙及其膠黏劑。修復後的相片會收納在專用的紙涵套(silver-safe photo paper holder),並放在庫房儲存。
庫房的平均溫度為攝氏18℃(24小時內最多變化不多於1℃),相對濕度為50% (24小時內最多變化不多於2%)。室內的空調系統加裝了多重過濾及正壓通風設備,希望能夠減少空氣中的污染物及灰塵,並確保污染物及灰塵不能透過門縫隙間滲入,損及圖片檔案。庫房亦設有24小時溫度及濕度監控設施,實時「報告」庫房的環境狀况。
檔案處的確不像公共圖書館般,讓公眾隨便取閱,憑證可任意將心儀書籍文件帶回家。檔案處採取「閉架」形式,公眾若要查閱歷史檔案,需要做的步驟複雜得多。
公眾需先在檔案處官方網頁註冊帳戶,然後親身來到檔案處提供身份證明文件,進行帳戶驗證,最後才可在檔案處官方網頁的線上目錄,預約館藏資料。預約程序完成後,館員方能在貯藏室拿出資料檔案,供相關人士查閱。翻閱藏品時,需穿戴由館方提供、已經消毒的白手套。
職員解釋,訂立如此複雜的取閱程序,是因為館內大部分藏品皆是唯一正本,一旦遭塗污或損毀,對歷史藏品的傷害實在難以彌補。
不過,為了讓普羅大眾更方便看到珍藏相片,檔案處將部分館藏相片數碼化,並上載互聯網,市民可探究香港百年來的變遷。根據檔案處職員提供的數據顯示,現時館內約有16,000項圖片資料,當中數碼化的圖片有7,000項,約佔總圖片量44%。
館方表示,計劃在2020年中前,完成製作餘下約9,000項圖片的數碼複本。檔案處亦向英國國家檔案館(The National Archives,簡稱TNA)購買與香港有關的歷史檔案複本,每年都有來自政府部門、私人收藏者的歷史藏品,持續擴充庫藏。
從保育歷史圖片的角度來看,將有關照片數碼化,可以減少正本的耗用次數,有助保存容易損壞的圖片檔案。當然,到香港歷史檔案大樓親身感受歷史圖片的歲月痕迹,感覺截然不同。
檔案處職員表示,他們需要定期為數碼資料複製備份,檢查資料有否損壞。而且因為科網技術近年實在發展得太快,因此館方人員會密切留意最新的存輸科技發展。他們亦會制定格式轉移方案,將大量資料過渡至最新的格式與載體。
譬如說數碼化圖像的格式,檔案處現時採用的數碼影像圖檔格式Tagged Image File Format(TIFF)是一種靈活的點陣圖格式,主要用來儲存包括圖片和藝術作品在內的圖像。此格式經檔案處多方驗證,並得到國外多間檔案館,例如加拿大圖書館和檔案館(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簡稱LAC)、澳洲國家檔案館(National Archives of Australia,簡稱NAA)和美國國家檔案和記錄管理局(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簡稱NARA)認可,為現時最可靠的備份圖檔格式。
藉社交網絡 連結集體回憶
近年政府部門大打「網民牌」,設計出眾的「代言人」,以別開生面的方式向大眾傳遞各部門的相關訊息,譬如消防處代表「任何仁」、食環署的「清潔龍阿德」,還有更早期環保署推出的「大嘥鬼」。現在我們瀏覽社交平台,都會看到不少專頁介紹昔日香港的政治、社會及民生變遷,讚好及分享人數着實不少。
不只民間非牟利機構、新聞媒體都藉着社交平台,分享昔日香港的珍貴影像,以「當年今日」的方式與讀者緬懷舊日香港時光。不過,檔案處難得擁有大批昔日香港的數碼影像珍藏,未在社交網站開設平台, 將數碼藏品與大眾分享,實屬遺憾。
作為維繫時代碎片的管理人,當有責任使它們變得更「貼地」。持續推進藏品數碼化,也許只是第一步。
近年,香港政府處理歷史公共檔案的爭議甚囂塵上,不少民間聲音希望政府在管理歷史資源方面能增強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檔案處在未來會否試圖擺脫刻板形象,走上更「親民」的路線呢?
歷史照片是香港人的集體記憶紐帶,作為維繫時代碎片的管理人,當有責任使它們變得更「貼地」。持續推進藏品數碼化,也許只是第一步。
上文節錄自第149期《香港01》周報(2019年2月11日)《把記憶託付雲端 褪色老照片獲新生》。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