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日本職場的社畜是如何煉成?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本季最受關注的日劇之一,莫過於新垣結衣與松田龍平共演的《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開播之前觀眾們大多猜測是愛情喜劇,不料第一集播出之後大家才發現,這竟是一部極其寫實的職場劇。撰文:劉冉

新垣結衣飾演的女主角從頭到尾被上司壓榨、被同事推卸責任、為後輩收拾爛攤子、被客戶性騷擾,觀眾在氣憤心疼之餘也不禁心有戚戚:日本職場之嚴酷,果然不是傳說。

新垣結衣主演的《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是一部極其寫實的職場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劇照)

日本上班族以工作時間長、壓力大、禮數多、級別關係嚴明而著稱。筆者在大阪短居期間,曾被早高峰時擠滿上班族的電車嚇呆:只見滿滿一車廂人身着同樣款式的黑色西裝、手提同樣款式的公事包,姿態表情也如出一轍,恍若克隆大軍一般。儘管年輕人壓力大並非日本獨有,但似乎只有在這裏,工薪族的形象才如此整齊劃一地缺乏個性。

無怪乎日本上班族會自嘲為「社畜」,比英文中的「工薪奴隸」(wage slave)更進一步了。

日本上班族身着同樣款式的黑色西裝、手提同樣款式的公事包,姿態表情也如出一轍。(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社畜」一詞極貼切地描繪了為公司當牛做馬、喪失自我的上班族形象。這個詞最早出自小說家安土敏於1992年出版的《日本工薪族幸福處方》一書:「跳槽不自由的工薪族受困於公司之中,除了自己公司,之外的世界一概不知,除了升職之外,一概沒有興趣,話題也僅限公司之中的八卦。如此一來便更難離開公司生存,如同家畜一般的工薪族就成為了社畜。」從這裏也可看出,「社畜」一詞最開始與日本企業早期超乎尋常的終身僱用制相關。

日本人平均在每家企業的工作時間長達12年,許多人一輩子只在同一家企業工作;相比之下,美國人在同一企業的平均任職年限僅為4年左右。鐵飯碗固然能帶來安定生活,但也導致跳槽困難,不少大企業甚至拒絕接受跳槽者。

「社畜」一詞極貼切地描繪了為公司當牛做馬、喪失自我的日本上班族形象。(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為避免中年失業、生活無着,上班族們不得不對公司從一而終地賣命一輩子,即使與上司或同事產生矛盾,也不得不忍氣吞聲。

當然,隨着九十年代泡沫經濟的破滅,終身僱用制度和論資排輩文化逐漸消解,日本年輕人對跳槽的接受度也日漸升高。日本總務省的數據顯示,跳槽人數已經連續七年增加,2017年達到300萬人以上。不過,這些跳槽者仍然不到日本總勞動人口的5%。年輕人最想進入的大企業許多仍因循守舊地偏愛應屆畢業生、拒絕跳槽者。

+3

近年,雖然日本人的平均加班時間有所減少,但職場競爭仍然激烈,職場人際關係更令人頭痛。NHK文化放送研究所參與的一項國際社會調查顯示,日本人對工作的滿意度在全世界墊底,且近年來仍在下跌;不時發生的「過勞死」事件,也常常引發輿論大嘩。

2015年,一名東京大學畢業生在進入著名廣告公司之後不久,便因工作壓力過大而自殺,最後被勞動基準檢察署認定為勞動事故,要求僱主承擔責任。

2015年一名東京大學畢業生因工作壓力過大自殺身亡。(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儘管根深柢固的職場文化一時難以撼動,但由於少子化帶來的勞動力減少,使得就業市場出現供小於求的情況,日本的失業率近年來維持在極低水準;可以說年輕人只要不太挑剔,就不至於找不到工作。加上日本勞動法規對僱員保護較好,企業通常不會輕易解僱員工,也讓許多年輕人有了底氣。

在這一前提下,隨着「自我意識過剩」的「寬鬆世代」進入職場,前後輩們更產生了激烈碰撞;許多年輕人不再接受將工作與客戶擺在自己生活之上的職場文化。2016年的日劇《寬鬆世代又如何》中,也曾着重描繪這種矛盾。為工作庸碌一生的「社畜」,也許終將成為過去式。

上文刊載於第133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0月15日)《嚴酷的日本職場》,網上標題為編輯重擬。

更多《香港01》周報職場文章:【蔡東豪專欄】夜收工 不怪公司怪自己?​【蔡東豪專欄】打工族掌握熄機能力 日做夜做依然不會累?【蔡東豪專欄】心放工,才是真放工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